一种防短路锂电池极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06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短路锂电池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镍带,所述第一极耳下方设置有第二极耳,且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上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部安装有低膨胀金属片,所述低膨胀金属片之间通过高膨胀金属片连接,所述腔室两侧设置有台阶位,所述镍带右侧固定有铝带,且镍带和镍带上分别包裹有长绝缘膜和短绝缘膜,所述第一极耳通过条带状金属与锂电池主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外部电路出现短路时,极耳电流过载而引起其温度急剧升温,高膨胀金属片会有较大膨胀,以凹陷部为固定位向上下两端伸展,带动上下两横向的低膨胀金属片远离台阶位,断开两极耳之间的电性连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短路锂电池极耳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防短路锂电池极耳。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因其技术成熟、使用安全稳定,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供电。现有锂电池极耳通常采用单一的整体构造,在实用中,一旦锂电池出现外部短路,电流增大引起的热量会使得电池电芯中的隔膜损坏,造成无隔膜的两极片直连,引发锂电池的用电不安全事故。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防短路锂电池极耳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短路锂电池极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短路锂电池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镍带,所述第一极耳下方设置有第二极耳,且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上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部安装有低膨胀金属片,且低膨胀金属片上设置有孔洞,所述低膨胀金属片之间通过高膨胀金属片连接,且高膨胀金属片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凹槽,所述腔室两侧设置有台阶位,且台阶位上设置有槽壁,所述镍带右侧固定有铝带,且镍带和镍带上分别包裹有长绝缘膜和短绝缘膜,所述第一极耳通过条带状金属与锂电池主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大小规格相同,且上下相互对称。优选的,所述孔洞共设置有四个,且孔洞呈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低膨胀金属片通过固定胶与腔室紧密连接。优选的,所述长绝缘膜和短绝缘膜是采用聚酯纤维绝缘材料压制而成。优选的,所述腔室周边设置有弧形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锂电池极耳用于锂电池正负极耳,其第一极耳另一端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二极耳另一端与电池电芯的正负极片连接,外部电路出现短路时,极耳电流过载而引起其温度急剧升温,高膨胀金属片会有较大膨胀,以凹陷部为固定位向上下两端伸展,带动上下两横向的低膨胀金属片远离台阶位,断开两极耳之间的电性连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当外部电路恢复正常时,极耳电流、温度恢复正常,金属片组件恢复原始状态,两极耳连通,大大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镍带和铝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锂电池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腔室;2-高膨胀金属片;3-凹槽;4-孔洞;5-第一极耳;6-低膨胀金属片;7-台阶位;8-槽壁;9-第二极耳;10-镍带;11-长绝缘膜;12-铝带;13-短绝缘膜;14-条带状金属;15-锂电池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短路锂电池极耳,包括第一极耳5和镍带10,第一极耳5下方设置有第二极耳9,且第一极耳5和第二极耳9上设置有腔室1,腔室1内部安装有低膨胀金属片6,且低膨胀金属片6上设置有孔洞4,低膨胀金属片6之间通过高膨胀金属片2连接,且高膨胀金属片2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凹槽3,腔室1两侧设置有台阶位7,且台阶位7上设置有槽壁8,镍带10右侧固定有铝带12,且镍带10和镍带10上分别包裹有长绝缘膜11和短绝缘膜13,第一极耳5通过条带状金属14与锂电池主体15固定连接,第一极耳5和第二极耳9大小规格相同,且上下相互对称,孔洞4共设置有四个,且孔洞4呈圆形结构,低膨胀金属片6通过固定胶与腔室1紧密连接,长绝缘膜11和短绝缘膜13是采用聚酯纤维绝缘材料压制而成,腔室1周边设置有弧形壁。本技术在使用时,第一极耳5下方设置有第二极耳9,第一极耳5和第二极耳9上设置有腔室1,腔室1内部安装有低膨胀金属片6,其第一极耳5另一端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二极耳9另一端与锂电池主体15的正负极片连接,外部电路出现短路时,第一极耳5和第二极耳9电流过载而引起其温度急剧升温,低膨胀金属片6上设置有孔洞4,低膨胀金属片6之间通过高膨胀金属片2连接,高膨胀金属片2会有较大膨胀,带动上下两横向的低膨胀金属片6远离台阶位7,断开第一极耳5和第二极耳9之间的电性连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当外部电路恢复正常时,第一极耳5和第二极耳9电流、温度恢复正常,金属片组件恢复原始状态,第一极耳5和第二极耳9连通,高膨胀金属片2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凹槽3,腔室1两侧设置有台阶位7,镍带10右侧固定有铝带12,且镍带10和镍带10上分别包裹有长绝缘膜11和短绝缘膜13,其中长绝缘膜11下端边比另一侧的短绝缘膜13下端边长1mm以上,长出部分在极耳弯折时在外包覆极耳的弯折处,可避免极耳弯折后造成的导电部分外露,减少短路事故的发生,同时能增加带状扁平导体与绝缘膜的粘接面,使绝缘膜不易脱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短路锂电池极耳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短路锂电池极耳,包括第一极耳(5)和镍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5)下方设置有第二极耳(9),且第一极耳(5)和第二极耳(9)上设置有腔室(1),所述腔室(1)内部安装有低膨胀金属片(6),且低膨胀金属片(6)上设置有孔洞(4),所述低膨胀金属片(6)之间通过高膨胀金属片(2)连接,且高膨胀金属片(2)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凹槽(3),所述腔室(1)两侧设置有台阶位(7),且台阶位(7)上设置有槽壁(8),所述镍带(10)右侧固定有铝带(12),且镍带(10)和镍带(10)上分别包裹有长绝缘膜(11)和短绝缘膜(13),所述第一极耳(5)通过条带状金属(14)与锂电池主体(1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短路锂电池极耳,包括第一极耳(5)和镍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5)下方设置有第二极耳(9),且第一极耳(5)和第二极耳(9)上设置有腔室(1),所述腔室(1)内部安装有低膨胀金属片(6),且低膨胀金属片(6)上设置有孔洞(4),所述低膨胀金属片(6)之间通过高膨胀金属片(2)连接,且高膨胀金属片(2)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凹槽(3),所述腔室(1)两侧设置有台阶位(7),且台阶位(7)上设置有槽壁(8),所述镍带(10)右侧固定有铝带(12),且镍带(10)和镍带(10)上分别包裹有长绝缘膜(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创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