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20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包括拖车,拖车设有鹅颈,车体,轮系,其特征是车体通过在其鹅颈端,车体中部和车体尾端设置的横跨车体的条形操作台分隔为前部的故障吊具工位和后部的待装吊具工位;条形操作台由车本体段及沿所述车本体段上表面向其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操作台伸出段构成;在故障吊具工位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横跨车体并与车体上表面平齐向车体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故障吊具支撑台;在待装吊具工位内对应吊具主体外形平行设置两排横跨车体并高出车体上表面向车体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待装吊具支撑台;设包角导向板;定位导向板;工具箱;操作台伸出段的两侧设置防护栏;在操作台伸出段的端部设置车梯。

Trailer for replacing container spreader of shore bridge or field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replacement of the trailer, with a crane spreader or field bridge including trailer, trailer with gooseneck, body, gea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body in the gooseneck end, console and central bar set across the body of the vehicle body tail body is divided into the front and rear sling fault station to be installed sling position; bar operation table by the car body and the operating table to form in which both sides are symmetrically extended along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ar body extension section; fault body surface and sling across the body flush to the formation of extended symmetry on both sides of the body support tabl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t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fault in the sling; to be installed in th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ling body shape of the spreader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two rows across the body and higher body surface to the formation of extended symmetry on both sides of the body to be installed sling support platform; design packa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gle guiding plate; a positioning guide plate; a tool box; two sides of the extending section of the operation platform are provided with guard bars; the end of the extending section of the operation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vehicle lad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
本技术涉及码头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
技术介绍
在集装箱码头的装卸业务中,场桥或岸桥是主要装卸设备,在实际装卸操作中,场桥或岸桥是通过吊具吊装集装箱,由于装卸业务繁忙,吊具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对于发生损坏的故障吊具要经常进行维护或更换。目前,故障吊具一般是放置在车上进行维修和保养,但在更换吊具时,则要用拖车将待装吊具运输至场桥或岸桥下方。由于吊具位置高出地面1.8米以上,因此拆装吊具需要采用25T叉车配合进行,在整个吊具更换过程中需要维修人员、拖车、拖车司机、25T叉车、25T叉车司机及场桥或岸桥司机六个方面的资源配合;而拖车司机、25T叉车司机都是临时调配,加之人员取车并开至现场也需要耗费一段时间才能到达,从目前装卸现场看,一个吊具的平均更换时间长达40分钟以上;时间的拖延,对于连续作业性质的集装箱装卸作业受到严重影响,运营效率降低。如何缩短吊具维护更换的时间,保证港口码头装卸作业正常进行,成为业界关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实现及时提供待装吊具、及时维修故障吊具,保证码头装卸作业正常进行。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包括拖车,拖车设有鹅颈,车体,在车体后部下方设置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通过在其鹅颈端,车体中部和车体尾端设置的横跨车体的3个条形操作台分隔为前部的故障吊具工位和后部的待装吊具工位,所述条形操作台由车本体段及沿所述车本体段上表面向其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操作台伸出段构成;在故障吊具工位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横跨车体并与车体上表面平齐向车体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故障吊具支撑台;在待装吊具工位内对应吊具主体外形平行设置两排横跨车体并高出车体上表面向车体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待装吊具支撑台;在所述操作台伸出段的两侧设置防护栏,在操作台伸出段的端部设置车梯。在所述故障吊具支撑台的两外伸端与故障吊具的角锁锁箱对应设置卧装锁的锚定孔及包绕角锁锁箱角部且具有外敞斜面的包角导向板。所述两排待装吊具支撑台中的每一排均由间隔设置的两个分支撑台构成,各分支撑台的高度均为600-700mm,在各分支撑台的台面外伸端与待装吊具的吊具主体对应设置定位导向板。所述定位导向板为具有向车体外侧倾斜斜面的座板,在每排待装吊具支撑台中两定位导向板斜面相对设置。在车体前部下方两侧设置工具箱。在所述车体上表面铺设花纹板。所述车梯采用格栅板。在车梯尾端的所述防护栏之间,连接一安全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台专用于吊具更换的拖车代替了以往临时调用的拖车、叉车等,可同时承载故障吊具和待装吊具两台吊具,拖车上还设置了操作台、故障吊具支撑台、待装吊具支撑台,防护栏以及包角导向板、定位导向板等结构,从装放结构上看利于安装,装放有序,置位稳定;从装卸操作看方便维修人员拆装吊具及测试操作,并实现操作安全;同时,设有工具箱实现工具齐备有序管理,提高操作效率。经使用实践统计,按照节省25T叉车配合费用、拖车维修费用、场桥或岸桥停工造成的船舶延时,每年可节省资金约3万元;人员维修工时及叉司机配合工时每年可节省2万元。经现场测试,该吊具拖车于船边备用,5分钟内可到达更换位置,20分钟内即可完成吊具更换,至少可缩短吊具更换时间50%以上,克服以往时间拖延,码头装卸作业受到严重影响的弊端,使码头装卸作业正常进行,岸桥或场桥工作效率得到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B-B剖视图;图5是图2中的C-C剖视图;图6是包角导向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定位导向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1双栅格防护栏,2车梯,3操作台,30车本体段,3a、3b操作台伸出段,4故障吊具支撑台,5车体,51故障吊具工位,52待装吊具工位,6单栅格防护栏,7定位导向板,8待装吊具支撑台,8a、8b分支撑台,9轮系,10包角导向板,11工具箱,12锚定孔,13花纹板,14角钢,15工字钢,16格栅板,17安全链,18牵引销,19故障吊具,20待装吊具。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1-9示出了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及其结构件,图10是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该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包括拖车,所述拖车设有鹅颈50,车体5,在车体后部下方设置轮系9,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车体5通过在其鹅颈端,车体中部和车体尾端设置的横跨车体的3个条形操作台3分隔为前部的故障吊具工位51和后部的待装吊具工位52,所述条形操作台3由车本体段30及沿所述车本体段上表面向其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操作台伸出段3a、3b构成。在故障吊具工位5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横跨车体5并与车体上表面平齐向车体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故障吊具支撑台4。在所述故障吊具支撑台4的两外伸端与故障吊具19的角锁锁箱对应设置卧装锁的锚定孔12及包绕角锁锁箱角部且具有外敞斜面的包角导向板10,参见图6-7。由于在吊具四角角锁锁箱部位均对应有包角导向板10,便于吊具入位和稳定置放。在待装吊具工位52内对应吊具主体外形平行设置两排横跨车体并高出车体上表面向车体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待装吊具支撑台8,所述两排待装吊具支撑台8中的每一排均由间隔设置的两个分支撑台8a、8b构成,各分支撑台8a、8b的高度均为600-700mm,使用时,将待装吊具20支撑在分支撑台8a、8b上,并使其能按使用要求拉伸为40尺。在各分支撑台8a、8b的台面外伸端与待装吊具的吊具主体对应设置定位导向板7。所述定位导向板为具有向车体外侧倾斜斜面的座板,参见图8-9。在每排待装吊具支撑台中两定位导向板7斜面相对设置。采用定位导向板方便待装吊具定位,并放置稳固。如图1-3所示,在所述操作台伸出段3a、3b的两侧设置防护栏。在实际制作中,根据吊具的空间占位情况,防护栏的长短不同,如图4所示在鹅颈端的操作台伸出段的防护栏为双栅格防护栏1,较长,而中部、后部的防护栏为单栅格防护栏6,比较短,给待装吊具20让出空间。此外,防护栏为可拆卸式,在操作台台面设置插孔,使用方便。在操作台伸出段的端部设置车梯2,便于操作人员上下拖车。在车体前部下方两侧设置工具箱11,方便工具存放使用。在所述车体上表面铺设花纹板13。所述车梯采用格栅板16。采用格栅板结构,轻便透水且节材,雨天雨水不会沉积,自然通过格栅板流走。在车体尾端的防护栏6之间,连接一安全链17,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上述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其车体结构材料采用钢板或型钢,如工字钢15、角钢14,还有槽钢等。车体鹅颈安装的牵引销18采用GB/T4606-2006,50#,轮系的轮胎采用充气形态实心轮胎6.50-10-5.00F,单个轮胎承载力不小于2.64T。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台专门用于吊具更换的拖车代替了以往临时调用的拖车、叉车等,参见图10,该拖车设有两个吊具工位,即故障吊具工位51和待装吊具工位52,这样可以同时承载两台吊具,待装吊具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包括拖车,拖车设有鹅颈,车体,在车体后部下方设置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通过在其鹅颈端,车体中部和车体尾端设置的横跨车体的3个条形操作台分隔为前部的故障吊具工位和后部的待装吊具工位,所述条形操作台由车本体段及沿所述车本体段上表面向其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操作台伸出段构成;在故障吊具工位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横跨车体并与车体上表面平齐向车体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故障吊具支撑台;在待装吊具工位内对应吊具主体外形平行设置两排横跨车体并高出车体上表面向车体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待装吊具支撑台;在所述操作台伸出段的两侧设置防护栏,在操作台伸出段的端部设置车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包括拖车,拖车设有鹅颈,车体,在车体后部下方设置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通过在其鹅颈端,车体中部和车体尾端设置的横跨车体的3个条形操作台分隔为前部的故障吊具工位和后部的待装吊具工位,所述条形操作台由车本体段及沿所述车本体段上表面向其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操作台伸出段构成;在故障吊具工位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横跨车体并与车体上表面平齐向车体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故障吊具支撑台;在待装吊具工位内对应吊具主体外形平行设置两排横跨车体并高出车体上表面向车体两侧对称外伸形成的待装吊具支撑台;在所述操作台伸出段的两侧设置防护栏,在操作台伸出段的端部设置车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故障吊具支撑台的两外伸端与故障吊具的角锁锁箱对应设置卧装锁的锚定孔及包绕角锁锁箱角部且具有外敞斜面的包角导向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岸桥或场桥用集装箱吊具更换用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待装吊具支撑台中的每一排均由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纪勇吴强李卉斌李奇李振广梁毅赵君庆史册于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