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式岸桥主梁以及桁架式岸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4399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桁架式岸桥主梁,主梁包括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均分别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弦杆以及两根下弦杆,上弦杆和下弦杆位于四方形的四个角部,主梁的两个侧壁分别由固定设置于上、下弦杆间的多根腹杆构成;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的上壁由固定设置于两上弦杆间的多根上撑杆构成;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的下壁由固定设置于两下弦杆间的多根下撑杆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桁架式岸桥主梁以及应用该种主梁结构的岸桥有效地减小了主梁的迎风面积,降低了风载荷及其产生的岸桥轮压反力,减少了主梁在迎风时发生的晃动或形变,抗扭性能及抗疲劳性能好,同时大幅地减轻了主梁的重量,但仍可保持与常见实腹式梁同等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桁架式岸桥主梁及桁架式岸桥。
技术介绍
岸桥,又称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桥吊,用于在岸边对船舶上的集装箱进行装卸的设备,在港口集装箱的装卸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际贸易进程的加快、港口货运量的增大以及集装箱运输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大梁结构型式多采用实腹式箱形结构大梁。实腹式箱形结构大梁多为方形立方体或立方柱结构,采用实腹式大梁的岸桥不但自身重量重、能耗高,而且由于实腹式大梁迎风面积大,导致岸桥承受的风载荷大,对岸桥整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产生更大的工作轮压。为了解决前述岸桥设备自身重量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有少数岸桥采用板梁与桁架组合结构主梁来减轻岸桥的重量,板梁与桁架的组合结构主梁通过将上下平面设置成桁架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了岸桥设备自身的重量,但这种重量减少有限,而且两边仍为板状结构,依旧存在迎风面积大、能耗高的问题,且这种板梁与桁架组合结构主梁大多都只能用于参数小、工作级别较低的小型岸桥。为进一步减少岸桥自身重量、减少迎风面积,现有技术中,也有岸桥采用前大梁为三角形管桁架式结构、后大梁为箱形板梁结构的主梁。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398951A)公开了一种轻型小岸桥,包括四根立柱、左右侧的两根联系横梁、前后方向的两根下横梁、前大梁、后大梁;前大梁和后大梁安装在四根立柱上方,前大梁位于四根立柱前方,后大梁位于四根立柱后方;两根联系横梁前后方向的立柱连接,两根联系横梁位于立柱下方;两根下横梁与左右侧立柱连接,两根下横梁位于立柱下方;立柱和联系横梁及下横梁的截面为圆形。根据该专利技术专利明显可知,前大梁与后大梁为箱体结构,其侧壁均为实心板材,虽然该申请利通过改变横梁及立柱截面形状来减轻大梁的重量,但由于大梁仍采用箱体结构,重量较重,迎风面积较大,在实际使用时仍会承受较大的风力,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又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318781A)公开了一种折臂大梁起重机,该折臂大梁起重机的折臂大梁包括折臂内段大梁以及与折臂内段大梁相连的折臂外侧大梁,折臂外侧大梁为桁架结构,折臂内侧大梁为双箱梯形梁结构,即该专利技术提供的折臂大梁起重机靠海侧的折臂外侧大梁为桁架结构形式,而靠陆侧的折臂内段大梁仍采用常规的双箱梯形梁结构。桁架结构在保证大梁刚度的同时,在重量上会比同等要求的箱形结构重量上轻20%到30%,该专利技术专利文献提供的折臂大梁起重机通过将折臂外侧大梁设置为桁架结构,虽然能减轻岸桥自身的重量,降低岸桥的使用能耗,也能相应的减少迎风面积,但因折臂内侧大梁、后大梁依旧为双箱梯形梁结构,所减少的岸桥自身重量、使用能耗和迎风面积有限,后大梁依旧存在自身重量大、迎风面积大、能耗高的问题。由上述专利申请可知,通过将前大梁或者后大梁的上下片梁设置为桁架结构,虽然能相应减轻岸桥自身的重量,也能减少相应的迎风面积,但因后大梁或者后大梁的左右片梁依旧采用实腹式板梁结构,使得后大梁依旧存在自身重量大、能耗高和迎风面积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减少大梁的自身重量、减少大梁的迎风面积,同时使轻量化的大梁依旧能适用于参数大、工作级别高的大型岸桥,保证较高的载重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桁架式岸桥主梁,包括位于海面上方的海侧大梁以及位于陆地上方的陆侧大梁,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平行设置,且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铰接,通过铰接海侧大梁可绕铰接处相对于陆侧大梁转动,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均分别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弦杆以及两根下弦杆,从主梁的端面上看,两根上弦杆和两根下弦杆位于四方形的四个角部,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的两个侧壁分别由固定设置于上、下弦杆间的多根腹杆构成;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的上壁由固定设置于两根上弦杆间的多根上撑杆构成;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的下壁由固定设置于两根下弦杆间的多根下撑杆构成。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桁架式岸桥主梁有效地减小了主梁的迎风面积,降低了风载荷及其产生的岸桥轮压反力,减少了主梁在迎风时发生的晃动或形变,抗扭性能及抗疲劳性能好,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主梁结构有效地、大幅地减轻了主梁的重量,但仍可保持与实腹式梁同等的承载能力,具有较强的承载力以及抗变形力。优选地,上弦杆以及腹杆为“H”型钢或工字钢,且上弦杆与腹杆的截面高度相等。进一步地,上撑杆与下撑杆为杆件或管件。优选地,海侧大梁与陆侧大梁的四壁上的腹杆、上撑杆以及下撑杆沿主梁的轴向呈三角形或“N”型或“K型”或“米”字型分布,且在海侧大梁及陆侧大梁的四壁上分别由腹杆或上撑杆或下撑杆构成的任意三角形的顶点分别与上/下弦杆的形心轴线汇交。进一步地,两根上弦杆间、两根下弦杆间分别设置有多根垂直于上、下弦杆的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的端部与由腹杆构成的三角形的顶点共点或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位于上壁的由上撑杆构成的三角形交点与水平支撑杆的轴线汇交,位于下壁的由下撑杆构成的三角形交点与水平撑杆的轴线汇交。优选地,海侧大梁以及陆侧大梁内还分别斜设有一根或多根斜撑杆,斜撑杆与腹杆和/或水平支撑杆形成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地,斜撑杆设置于水平支撑杆上,且斜撑杆与腹杆位于同一平面,斜撑杆的一端与位于腹杆上端部的水平支撑杆固定连接,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位于腹杆下端部的水平支撑杆固定连接。优选地,斜撑杆的数量与水平支撑杆的数量相同。进一步地,斜撑杆为管件。优选地,下弦杆上沿主梁的轴向设有供载重装置滑行的轨道,轨道设置于两侧壁腹杆的外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桁架式岸桥,包括门架、上述主梁、梯形架和牵引主梁的多根拉杆,陆侧大梁固定设置在门架上,多根拉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主梁上,拉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于门架的立柱顶端的梯形架上。如上,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桁架式岸桥主梁简单,建造成本低,减少了岸桥的自身重量和迎风面积,降低了岸桥设备的使用能耗和使用成本,可广泛适用于参数大、级别高的大型岸桥中,提高了大型岸桥设备的实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桁架式岸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图2中海侧大梁11相对于陆侧大梁12旋转的示意图;图4-1为陆侧大梁12的俯视图;图4-2为陆侧大梁12的主视图;图4-3为陆侧大梁12的仰视图;图5-1为海侧大梁11的俯视图;图5-2为海侧大梁11的主视图;图5-3为海侧大梁11的仰视图;图6为主梁的截面图。元件标号说明:1主梁11海侧大梁12陆侧大梁13上弦杆14下弦杆15腹杆16铰接处17连接接头171辅助支撑杆18水平支撑杆19上撑杆10下撑杆2门架21立柱22上横梁23拉杆24梯形架3斜撑杆4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将结合优选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专利技术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专利技术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4/201611122925.html" title="桁架式岸桥主梁以及桁架式岸桥原文来自X技术">桁架式岸桥主梁以及桁架式岸桥</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桁架式岸桥主梁,包括位于海面上方的海侧大梁以及位于陆地上方的陆侧大梁,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平行设置,且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铰接,通过铰接所述海侧大梁可绕铰接处相对于所述陆侧大梁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均分别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弦杆以及两根下弦杆,从所述主梁的端面上看,两根所述上弦杆和两根所述下弦杆位于四方形的四个角部,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的两个侧壁分别由固定设置于所述上、下弦杆间的多根腹杆构成;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的上壁由固定设置于两根所述上弦杆间的多根上撑杆构成;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的下壁由固定设置于两根所述下弦杆间的多根下撑杆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式岸桥主梁,包括位于海面上方的海侧大梁以及位于陆地上方的陆侧大梁,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平行设置,且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铰接,通过铰接所述海侧大梁可绕铰接处相对于所述陆侧大梁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均分别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弦杆以及两根下弦杆,从所述主梁的端面上看,两根所述上弦杆和两根所述下弦杆位于四方形的四个角部,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的两个侧壁分别由固定设置于所述上、下弦杆间的多根腹杆构成;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的上壁由固定设置于两根所述上弦杆间的多根上撑杆构成;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的下壁由固定设置于两根所述下弦杆间的多根下撑杆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式岸桥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以及所述腹杆为“H”型钢或工字钢,且所述上弦杆与所述腹杆的截面高度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式岸桥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杆与所述下撑杆为杆件或管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式岸桥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侧大梁与所述陆侧大梁的四壁上的所述腹杆、所述上撑杆以及所述下撑杆沿所述主梁的轴向呈三角形或“N”型或“K型”或“米”字型分布,且在所述海侧大梁及所述陆侧大梁的四壁上分别由所述腹杆或所述上撑杆或所述下撑杆构成的任意三角形的顶点分别与所述上/下弦杆的形心轴线汇交。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桁架式岸桥主梁,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上弦杆间、两根所述下弦杆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明林伟华汪杰曾鹏张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