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916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该油分离器包括油分筒体(1)和设置在油分筒体(1)内并沿油分筒体(1)的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导流结构(2),油分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气进口(3)、回油口(4)和油分出口(5),油气进口(3)位于螺旋导流结构(2)的旋入端,回油口(4)和油分出口(5)位于螺旋导流结构(2)的旋出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分离器,能够提高油分离器的惯性分离能力,提高油气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油分离器在制冷机组中起到了分离气态冷媒中细小油滴的作用,原理包括撞击惯性分离、筛分分离以及吸附分离,旨在防止压缩机排气中的油滴进入冷凝器,继而进入蒸发器,影响机组整体能效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外置油分如立式、卧式油分设计发展相对成熟,但是随着客户对机组的集成化要求逐渐增高,内置油分的研发势在必行,外置油分离器设计往往侧重于油分离效率,内置油分不仅需要考虑分离效率,还要兼顾空间布置、系统回油等其他设计要素。传统内置油分离器一般采用简单的挡板分离,很大程度降低了惯性分离的能力,降低了油气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能够提高油分离器的惯性分离能力,提高油气分离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包括油分筒体和设置在油分筒体内并沿油分筒体的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导流结构,油分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气进口、回油口和油分出口,油气进口位于螺旋导流结构的旋入端,回油口和油分出口位于螺旋导流结构的旋出端。作为优选,回油口位于油分筒体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分筒体(1)和设置在所述油分筒体(1)内并沿所述油分筒体(1)的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导流结构(2),所述油分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气进口(3)、回油口(4)和油分出口(5),所述油气进口(3)位于所述螺旋导流结构(2)的旋入端,所述回油口(4)和油分出口(5)位于所述螺旋导流结构(2)的旋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分筒体(1)和设置在所述油分筒体(1)内并沿所述油分筒体(1)的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导流结构(2),所述油分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气进口(3)、回油口(4)和油分出口(5),所述油气进口(3)位于所述螺旋导流结构(2)的旋入端,所述回油口(4)和油分出口(5)位于所述螺旋导流结构(2)的旋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口(4)位于所述油分筒体(1)的底部,所述油分出口(5)位于所述油分筒体(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筒体(1)与所述螺旋导流结构(2)的底部之间形成有连接至所述回油口(4)的回油槽(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结构(2)的底部设置有回油槽(6),所述回油槽(6)的截面积d1满足4mm2≤d1≤50m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结构(2)包括多块依次连接的螺旋导流板(7),多块所述螺旋导流板(7)之间通过拉杆(8)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筒体(1)内还设置有滤网(9),所述回油口(4)设置在所述滤网(9)靠近所述螺旋导流结构(2)的一侧,所述油分出口(5)设置在所述滤网(9)远离所述螺旋导流结构(2)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筒体(1)内还设置有挡油板(10),所述挡油板(10)设置在所述滤网(9)远离所述螺旋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峰洪丽胡东兵胡海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