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97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其包括主投料槽、副投料槽、混合筒、搅拌装置以及下料器。所述下料器包括壳体、翻转轴和翻转板,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混合筒的下方,所述翻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翻转板固定在所述翻转轴上。转动翻转轴可改变翻转板的扣合程度,进而调节下料量。

Raw material mixing equipment for producing modified plast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w material mixing device for producing modified plastic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main feeding trough, a secondary feeding tank, a mixing cylinder, a stirring device and a lower feeder. The feeder comprises a shell, a turning shaft and a turnover plate, below the housing is fixed in the mixing cylinder, the turning shaft is rotatably mounted on the housing, the turnover plate is fixed on the turning shaft. The turning and turning shafts can change the buckle degree of the turning plate, and then adjust the amount of material to be c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性塑料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为改变塑料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性能,通常需要在原料中添加助剂。例如改善塑料阻燃性能通常添加溴类、磷类、氮类、氮/磷复合类膨胀型阻燃剂、三氧化二锑、水合金属氧化物等阻燃剂;改善塑料导电性能通常添加碳类、金属纤维等。为保证基础原料与助剂充分混合,有必要设置独立的混合设备。常见的混合设备有螺带混合机、无重力混合机、液体混拌机等等。现有的混合装置仅能混合物料,无法控制下料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可控制下料速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投料槽、副投料槽、混合筒、搅拌装置以及下料器,所述混合筒位于所述主投料槽的下方,所述副投料槽固定在主投料槽的外侧,所述副投料槽与主投料槽之间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以及螺杆,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主投料槽的侧壁,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连接至所述螺杆,该螺杆伸入所述混合筒,所述下料器包括壳体、翻转轴和翻转板,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混合筒的下方,所述翻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翻转板固定在所述翻转轴上。在本技术的这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中,所述翻转轴由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组成,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均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该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经一联动杆连接至所述第一转轴。在本技术的这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中,所述联动杆经一弹簧连接至所述壳体。在本技术的这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中,所述翻转板由第一翻转部、第二翻转部以及第三翻转部组成,所述第一翻转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翻转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三翻转部固定在所述第三转轴上。在本技术的这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中,所述翻转板的直径等于所述壳体的内径。在本技术的这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中,所述进料口设有筛网。在本技术的这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中,所述混合筒的下方设有弧形导向部。在本技术的这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中,所述主投料槽的侧壁还设有进料管。实施本技术的这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动翻转轴可改变翻转板的扣合程度,进而调节下料量。停止操作翻转轴时,弹簧可带动翻转轴回到闭合位置。在混合筒的下方设置弧形导向部可避免物料沉积。进料管可在必要的时候投放流体原料或者注入用于清洁设备的液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图3为图2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主要展示了下料器的内部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3所示的本技术的这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包括主投料槽10、副投料槽20、混合筒30、搅拌装置40以及下料器50。所述混合筒30位于所述主投料槽10的下方,所述副投料槽20固定在主投料槽10的外侧,所述副投料槽20与主投料槽10之间设有进料口11。本实施例的投料槽均为漏斗状结构。为便于区分,主原料和助剂可分别从不同的投料槽投入。所述进料口11设有筛网12,筛网12可过滤部分杂质,避免杂物进入混合筒30。所述搅拌装置40包括电机41、搅拌轴42以及螺杆43,所述电机41固定在所述主投料槽10的侧壁,该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搅拌轴42,所述搅拌轴42连接至所述螺杆43,该螺杆43伸入所述混合筒30。搅拌时,螺杆43上的叶片44带动物料向上螺旋运动。下料时,螺杆43上的叶片44带动物料向下螺旋运动。本技术的下料器50包括壳体51、翻转轴52和翻转板53。所述壳体51固定在所述混合筒30的下方,所述翻转轴5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51上,所述翻转板53固定在所述翻转轴52上。所述翻转板53的直径等于所述壳体51的内径。转动翻转轴52可改变翻转板53的扣合程度,进而调节下料量。参照图3,翻转轴52为多轴联动结构。翻转轴52由第一转轴521、第二转轴522和第三转轴523组成,所述第一转轴521、第二转轴522和第三转轴523均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51上。壳体51在转轴的对应位置设有支座54。该第二转轴522与第三转轴523经一联动杆55连接至所述第一转轴521。带动第一转轴521的拨杆58,第二转轴522和第三转轴523随之转动。所述翻转板53由第一翻转部531、第二翻转部532以及第三翻转部533组成,所述第一翻转部531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521上,所述第二翻转部532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522上,所述第三翻转部533固定在所述第三转轴523上。第一翻转部531为工字型,其端部伸入第二翻转部532和第三翻转部533。第二、第三翻转部的相应位置设置缺口56,避免第二、第三翻转部端部尖锐影响转动。较佳的,所述混合筒30的下方设有弧形导向部31。在混合筒30的下方设置弧形导向部31可避免物料沉积。所述主投料槽10的侧壁还设有进料管13。进料管13可在必要的时候投放流体原料或者注入用于清洁设备的液体。联动杆55经一弹簧57连接至所述壳体51。停止操作翻转轴52时,弹簧57可带动翻转轴52回到闭合位置,避免操作者误操作导致下料器50持续开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投料槽、副投料槽、混合筒、搅拌装置以及下料器,所述混合筒位于所述主投料槽的下方,所述副投料槽固定在主投料槽的外侧,所述副投料槽与主投料槽之间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以及螺杆,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主投料槽的侧壁,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连接至所述螺杆,该螺杆伸入所述混合筒,所述下料器包括壳体、翻转轴和翻转板,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混合筒的下方,所述翻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翻转板固定在所述翻转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改性塑料的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投料槽、副投料槽、混合筒、搅拌装置以及下料器,所述混合筒位于所述主投料槽的下方,所述副投料槽固定在主投料槽的外侧,所述副投料槽与主投料槽之间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以及螺杆,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主投料槽的侧壁,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连接至所述螺杆,该螺杆伸入所述混合筒,所述下料器包括壳体、翻转轴和翻转板,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混合筒的下方,所述翻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翻转板固定在所述翻转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轴由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组成,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均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该第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美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