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33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具备:扬谷机轴,其两侧从脱粒室朝向外侧延伸;管轴,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外插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第一副轴,其比所述机架靠前方、且沿着机体宽度方向,并通过所述管轴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以及第二副轴,其以如下状态通过所述第一副轴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沿着机体宽度方向、且该第二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机架靠所述第二侧的位置,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的端部向脱粒筒轴对脱粒筒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从所述第二副轴的第二侧的端部向所述扬谷机轴的第二侧对扬谷机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从所述第二副轴向割取装置对割取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

Combine harves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bined harvester: winnower shaft, from both sides of the threshing chamber toward the lateral extension; the axis of the tube, the first side to the relative free rotation mode extrapolation to the shaft to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machine body; the first countershaft, than that of the front frame, and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machine body, and through the tube axis movement and input rotation power; and second auxiliary to the following state by the first countershaft action with a rotating power input end of the second side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machine body, and the body width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of the countershaft located on the second side position than the the frame, end from the second side of the first countershaft to the driving force on the cylinder threshing cylinder shaft drive transmission, from the end of the second side of the second countershaft to the winnower shaft The second side of the fan drive drive transmission, cutting device for cutting off the driving force to drive the transfer from the second axial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联合收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合收割机。
技术介绍
提出有如下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发动机,该发动机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脱粒装置,该脱粒装置载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比所述发动机靠机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以及割取装置,该割取装置以能够升降的方式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其中,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动力向所述脱粒装置的扬谷机(winnower)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输入,并将旋转动力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传递。这样,对于利用所述扬谷机轴作为从所述发动机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和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的传动路径的主传动轴的所述现有结构而言,既在所谓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中得到利用又在所谓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中得到利用,其中,所谓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在利用割取装置割取的穗秆的整体投入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内的状态下进行脱粒处理(参见下述专利文献1),所谓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利用进给链(feedchain)装置对由割取装置割取的穗秆进行输送,并且在仅有所述割取穗秆的穗尖侧突出进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室内的状态下进行脱粒处理(参见下述专利文献2)。所述现有结构中,在将所述脱粒装置的所述扬谷机轴兼用作将动力从所述发动机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和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传递的主传动轴这一点上较为有用,但是,另一方面,还存有下述改善点。即,所述扬谷机轴具有在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的下方且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将所述脱粒室贯穿的长度,所述现有结构中,必须使这样的机体宽度方向上的长条状的所述扬谷机轴的整体都形成为能够耐受对所述脱粒筒进行驱动的动力、对所述割取装置进行驱动的动力以及对扬谷机进行驱动的动力的合力的强度,并且,对所述扬谷机轴的两端进行支承的部分也必须形成为能够耐受对所述扬谷机轴所施加的载荷的强度,其结果,导致成本高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35557号专利文献2:授权技术第25390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这样的现有技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的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将旋转动力从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发动机向载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脱粒装置、以及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的割取装置传递,能够防止传动载荷集中在具有与所述脱粒装置的机体宽度方向长度相当的长度的扬谷机轴等长条轴,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所述动力传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发动机,该发动机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脱粒装置,该脱粒装置载置于作为所述行驶机体的所述第一侧的相反侧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以及割取装置,该割取装置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其中,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扬谷机轴,该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及第二侧从形成脱粒室的机架分别朝向第一侧及第二侧延伸;管轴,该管轴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扬谷机轴的所述第一侧,并通过所述发动机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第一副轴,该第一副轴比所述机架靠前方、且沿着机体宽度方向,并通过所述管轴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以及第二副轴,该第二副轴以如下状态通过所述第一副轴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沿着机体宽度方向,且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机架靠所述第二侧的位置,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的端部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轴对脱粒筒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从所述第二副轴的第二侧的端部向所述扬谷机轴的第二侧对扬谷机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从所述第二副轴向所述割取装置对割取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能够防止传动载荷向具有与脱粒装置的机体宽度方向长度相当的长度的扬谷机轴等长条轴集中,并且,能够合理地将旋转动力从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的发动机向载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的脱粒装置的脱粒筒和筛选机构以及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的割取装置传递。在第一方式中,所述联合收割机可以具备:传动箱体,该传动箱体以供所述脱粒筒轴的前侧突出进入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脱粒装置的前方;脱粒筒输入轴,该脱粒筒输入轴以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突出进入所述传动箱体内的状态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且从所述发动机向该脱粒筒输入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对旋转动力进行驱动传递;锥齿轮机构,该锥齿轮机构以使得所述脱粒筒输入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与所述脱粒筒轴的前侧连结而进行动作的方式收纳于所述传动箱体;以及作业系统传动轴,该作业系统传动轴以如下状态而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在所述传动箱体内以无法绕轴线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连结。在该情况下,所述脱粒筒输入轴以及所述作业系统传动轴分别作为所述第一副轴以及第二副轴而发挥作用。在所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中,所述锥齿轮机构可以具有:驱动侧锥齿轮,该驱动侧锥齿轮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以及从动侧锥齿轮,该从动侧锥齿轮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脱粒筒轴,并与所述驱动侧锥齿轮啮合。在该情况下,所述作业系统传动轴能够经由所述驱动侧锥齿轮以无法绕轴线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而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连结。在第二方式中,所述联合收割机可以具备:传动箱体,该传动箱体以供所述脱粒筒轴的前侧突出进入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脱粒装置的前方;脱粒筒输入轴,该脱粒筒输入轴以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突出进入所述传动箱体内的状态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且从所述发动机向该脱粒筒输入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对旋转动力进行驱动传递;锥齿轮机构,该锥齿轮机构以使得所述脱粒筒输入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与所述脱粒筒轴的前侧连结而进行动作的方式收纳于所述传动箱体;以及传动轴,该传动轴比所述脱粒筒输入轴靠前方、且沿着机体宽度方向,该传动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连结而进行动作。在该情况下,所述脱粒筒输入轴以及所述传动轴分别作为所述第一副轴以及第二副轴而发挥作用。所述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具有:前旋转件,该前旋转件将从所述割取装置的供给输送机输送来的穗秆向所述脱粒室的穗秆投入口送入;以及前旋转件驱动轴,该前旋转件驱动轴沿着机体宽度方向,并对所述前旋转件进行驱动,在该情况下,能够使所述前旋转件驱动轴作为所述第二副轴而发挥作用。可以取而代之地使所述割取装置的供给输送机的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割取输入轴作为所述第二副轴而发挥作用。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发动机配置于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且配置于在前部设置的驾驶部的下方,插入于从所述发动机至行驶部件的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的变速器配置于所述驾驶部的下方、且配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前方,脱粒装置配置于所述驾驶部、以及在所述驾驶部的后方设置的谷粒贮存部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割取装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以能够升降的方式与所述行驶机体连结,经由在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的前方沿着机体宽度方向配置的脱粒筒输入轴而从所述发动机向所述脱粒装置以及所述割取装置对旋转动力进行驱动传递,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所述发动机以发动机输出轴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行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联合收割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发动机,该发动机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脱粒装置,该脱粒装置载置于作为所述行驶机体的所述第一侧的相反侧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以及割取装置,该割取装置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扬谷机轴,该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及第二侧从形成脱粒室的机架分别朝向第一侧及第二侧延伸;管轴,该管轴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扬谷机轴的所述第一侧,并通过所述发动机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第一副轴,该第一副轴比所述机架靠前方、且沿着机体宽度方向,并通过所述管轴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以及第二副轴,该第二副轴以如下状态通过所述第一副轴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沿着机体宽度方向,且该第二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机架靠所述第二侧的位置,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的端部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轴对脱粒筒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从所述第二副轴的第二侧的端部向所述扬谷机轴的第二侧对扬谷机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从所述第二副轴向所述割取装置对割取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09 JP 2014-248522;2015.03.12 JP 2015-04908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发动机,该发动机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脱粒装置,该脱粒装置载置于作为所述行驶机体的所述第一侧的相反侧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以及割取装置,该割取装置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扬谷机轴,该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及第二侧从形成脱粒室的机架分别朝向第一侧及第二侧延伸;管轴,该管轴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扬谷机轴的所述第一侧,并通过所述发动机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第一副轴,该第一副轴比所述机架靠前方、且沿着机体宽度方向,并通过所述管轴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以及第二副轴,该第二副轴以如下状态通过所述第一副轴进行动作而输入有旋转动力:沿着机体宽度方向,且该第二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机架靠所述第二侧的位置,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的端部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轴对脱粒筒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从所述第二副轴的第二侧的端部向所述扬谷机轴的第二侧对扬谷机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从所述第二副轴向所述割取装置对割取驱动力进行驱动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传动箱体,该传动箱体以供所述脱粒筒轴的前侧突出进入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脱粒装置的前方;脱粒筒输入轴,该脱粒筒输入轴以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突出进入所述传动箱体内的状态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且从所述发动机向该脱粒筒输入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对旋转动力进行驱动传递;锥齿轮机构,该锥齿轮机构以使得所述脱粒筒输入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与所述脱粒筒轴的前侧连结而进行动作的方式收纳于所述传动箱体;以及作业系统传动轴,该作业系统传动轴以如下状态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在所述传动箱体内以无法绕轴线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连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机构具有:驱动侧锥齿轮,该驱动侧锥齿轮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以及从动侧锥齿轮,该从动侧锥齿轮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脱粒筒轴,并与所述驱动侧锥齿轮啮合,所述作业系统传动轴经由所述驱动侧锥齿轮以无法绕轴线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而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连结。4.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发动机配置于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且配置于在前部设置的驾驶部的下方,插入于从所述发动机至行驶部件的行驶系统传动路径的变速器配置于所述驾驶部的下方、且配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前方,脱粒装置配置于所述驾驶部、以及在所述驾驶部的后方设置的谷粒贮存部的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侧,割取装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以能够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入江信行大家辉光北冈治正
申请(专利权)人:洋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