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酚性含氮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609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3:45
一种酚性含氮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如下结构通式Ⅰ的酚性含氮化合物:

Phenolic nitrogen compoun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Phenolic nitrogen compoun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phenolic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having the following general structural formula 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酚性含氮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类酚性含氮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竹笋是禾本科多年生植物竹子的嫩茎,在我国食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竹笋鲜嫩,肉质松脆,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低脂肪的食品,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长期食用竹笋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预防肠癌和心血管疾病之功效。除食用之外,其提取物的形式在食品、饮品、保健(功能)食品、天然药物、以及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添加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期研究发现竹笋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甾醇及其它化合物,但仍存在化合物结构不清楚、作用不明确等问题。酪氨酸酶(tyrosinase)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动植物以及人体中,是目前己知的生物体中参与黑色素(Melanin)合成的关键酶,不仅决定黑素合成的速率,还是黑素细胞分化成熟的特征性标志,与人的衰老、昆虫的伤口愈合与发育、果蔬的褐变等有密切关系。它不但用于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白癜风、黄褐斑、雀斑、老年斑等)的临床治疗,而且可用于化妆品使肤色增白,还有可能应用于农业生产上作为一种害虫调控剂和食品工业上作为食品添加剂。到目前为止,受限于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成本等因素,只有极少数酪氨酸酶抑制剂被用于商业上。因此,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目前迫切需要寻找安全和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而且,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组分天然化”和“回归大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安全而无毒副作用的天然植物成为该类产品的发展方向,天然的酪氨酸性抑制剂可能是一种替代非天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的酚性含氮化合物,其中,R1、R2、R3、R4和R5选自氢、羟基、卤素、脂肪烃基、脂肪氨基。上述脂肪取代基(脂肪烃、脂肪氨)是指饱和或不饱和脂肪烃取代基,其中,饱和脂肪烃基是指直链或带有支链的烷基、环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环丙基环十二烷基等,而不饱和脂肪烃基是指链烯基、炔基或链二烯基,链烯基如烯丙基、异戊烯基、1-十二烯基,炔基如1-十八炔基、2-十八炔基,链二烯基如香叶基、1,3-十八烯基、9-十八烯基等。上述脂肪取代基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即脂肪取代基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的脂肪烃基,如羟甲基、羟基乙基、胺基乙基、胺甲基、环氧丙基、8-羟基双氢香叶基等。优选的,所述酚性含氮化合物具有下述式Ⅱ所示的结构式,其化学名称为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本专利技术优选结构化合物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是从竹笋中得到的一个新的天然产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竹笋样品粉碎,用竹笋质量5-10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50~90%的乙醇溶液在50~80℃回流提取2~3次,每次回流2~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2)将上述滤液在50~80℃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后,得浓缩液;(3)浓缩液采用等体积的氯仿、乙酸乙酯或正丁醇溶剂进行萃取2~4次,合并萃取液,浓缩得浸膏,拌入浸膏质量1.5倍量的100~300目层析硅胶,拌样硅胶进行常规干燥,装柱;(4)以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液或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得到的洗脱液再用合成材料填充的层析柱分离,用醇类溶剂洗脱,回收溶剂后,得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粗品;(5)将上述粗品在有机溶剂中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到对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产品。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0-90%,优选60~8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4)的用合成材料填充的层析柱包括反相硅胶RP-18柱,RP-8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RP-C18或大孔树脂柱。所述步骤(4)的用醇类溶剂洗脱中的醇类溶剂是醇:水体积比为10:1~2:1的甲醇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竹子品种原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不同属的竹子,优选牡竹属的竹笋为主,如巨龙竹、麻竹、山竹。竹笋可以是竹笋肉也可以是竹笋全株,还可以是竹笋的废弃物如笋头和笋壳等。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将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应用在制备酪氨酸酶抑制剂中,即能够预防和治疗黑色素合成异常导致的人体色素沉着性疾病、黑色素瘤以及其它需要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病症。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制备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无需使用酸或碱等,制备过程无强酸强碱及高温高压,工艺条件缓和,且成本低廉,产品收率高,能够产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中方法如无特殊说明的均按常规方法操作,所用试剂如无特殊说明的采用常规市售试剂或按常规方法配置的试剂。实施例1:化合物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的制备取新鲜的巨龙竹(Dendrocalamussinicus)竹笋5kg,粉碎后,用竹笋质量5倍的体积百分浓度8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然后60℃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得浓缩液;浓缩液采用氯仿溶剂进行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在50℃下浓缩得浸膏,拌入浸膏质量1.5倍量的硅胶(100~200目),拌样硅胶进行常规干燥,装柱;以石油醚和丙酮(5:1,V/V)或者石油醚和乙酸乙酯(3:1,V/V)的混合液进行洗脱,洗脱物上反相硅胶RP-C18柱(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比为5:1),根据TLC检视收集洗脱液,洗脱液浓缩得化合物;粗品溶于甲醇-水混合溶液(体积比90:10)中,置于冰箱中,5℃下进行重结晶,为白色块状和白色针状结晶,干燥得108mg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产品,经高效液相法检测,纯度达98%;经鉴定此化合物为一个新的天然产物。将得到的对羟基苯甲醛进行检测所用仪器及条件:仪器:PESeries200LC;检测器:PESeries200UV/VISDetector;色谱软件:PESeries200TCWS色谱工作站;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min梯度变化10%~50%);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柱温:30℃。下面以化合物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为例,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特征:化合物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为无色晶体,易溶于丙酮,甲醇,微溶于氯仿。紫外光谱数据UVλmax(MeOH):206,226,276nm;质谱数据:HR-EI-MS[M]+m/z:219.1262(Cacld.219.1259forC13H17NO2)1HNMR(CDCl3,500Mz),13CNMR(CDCl3,125Mz)见表1。依据以上的波谱数据解析,其化学结构式为:系统命名为: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2,2-dimethyl-6-aryl-4-pyrilidinones],为一个新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表1:化合物2,2-二甲基-6-(对羟基苯基)-4-吡啶酮的碳谱和氢谱数据实施例2:化合物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如下结构通式Ⅰ的酚性含氮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如下结构通式Ⅰ的酚性含氮化合物:式Ⅰ;其中,R1、R2、R3、R4和R5选自氢、羟基、卤素、脂肪烃基、脂肪氨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酚性含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3为羟基,其他取代基为氢时,该化合物结构式如式Ⅱ所示,其化学名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瑞孔令朋曹建新程桂广樊建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