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以及采用该车轮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036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采用该车轮的车辆。所述车轮可与车辆的组装部连接,其包括轮辋、主动轮、动力装置和封装件,所述封装件用于跟车辆组装部固定连接,所述轮辋环设在封装件外围,所述动力装置与主动轮连接并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与封装件转动连接并与轮辋接触,轮辋和主动轮两者之一设置有齿,另一者设置有通孔,通过齿与通孔的配合实现主动轮带动轮辋转动。一种车辆,其采用如上所述的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轮以及采用该车轮的车辆安装、拆卸方便,且有利于排水、排泥沙或排出其他污质,可以适用于雨水、泥沙或者尘土等条件恶劣的路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轮以及采用该车轮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交通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车轮以及采用该车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以及细颗粒物已成为这些城市空气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因此,你我都需要“绿色出行”。而“绿色出行”最常见的出行方式就是人力脚蹬的交通工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但是,现有的人力脚蹬的交通工具,其骑行速度不是很快,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满足人们赶时间的需求;或者在远距离出行时,长时间的踩蹬容易让人疲乏。因此,电动自行车就成为了人们出行的新选择。但是现有的电动自行车都是将动力传输到链轮上,在实现电力驱动时需要将链轮和链条拆解下来再安装上动力源或者直接将动力源和链轮固定连接,安装、拆卸很不方便。因此,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存在的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电动自行车存在的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轮以及采用该车轮的车辆。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轮,其可与车辆的组装部连接,所述车轮包括轮辋、主动轮、动力装置和封装件,所述封装件用于跟车辆组装部固定连接,所述轮辋环设在封装件外围,所述动力装置与主动轮连接并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与封装件转动连接并与轮辋接触,轮辋和主动轮两者之一设置有齿,另一者设置有通孔,通过齿与通孔的配合实现主动轮带动轮辋转动。优选地,所述主动轮上设置齿,所述轮辋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贯穿轮辋,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齿与通孔进行配合传动时,齿从通孔的第一端进入通孔,车轮在转动时,通孔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优选地,所述轮辋包括内圈、外圈和连接圈,所述连接圈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所述轮辋的剖面结构为“工”字型或“C”字形或“一”字形或“口”字形沿轮辋圆周方向上的排列,,所述内圈与主动轮接触,所述内圈和至少一个主动轮两者之一设置有齿,另一者设置有通孔,通过齿与通孔的配合实现至少一个主动轮带动轮辋转动。优选地,所述内圈上开设有通槽,在该通槽中均匀设置的连接柱连接,相邻两个连接柱之间形成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柱为圆柱形。优选地,所述通孔沿轮辋径向方向上的剖面结构为蜂腰状。优选地,所述车轮进一步包括从动装置,所述从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从动轮,至少一个从动轮与轮辋接触并在轮辋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至少一个从动轮的中心设置有定位轴,该定位轴与所述封装件连接,该定位轴相对于封装件固定不动。优选地,至少一个从动轮与所述轮辋通过齿和通孔的配合传动,或者两者通过齿和齿的配合传动,或者两者通过摩擦传动。优选地,所述车轮包括一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上设置有两圈齿,轮辋上设置有两圈通孔。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与主动轮采用同一根中心轴,所述封装件与该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为外转子电机;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动力装置与主动轮采用偏心设置,至少一个主动轮的中心轴不转动,所述至少一个动力装置与至少一个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齿轮传动、摩擦传动或者齿和通孔的配合传动,所示至少一个动力装置为外转子电机或者内转子电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其采用如上所述的车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车轮,其可与车辆的组装部连接,所述车轮包括轮辋、主动轮、动力装置和封装件,所述封装件用于跟车辆组装部固定连接,所述轮辋环设在封装件外围,所述动力装置与主动轮连接并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与封装件转动连接并与轮辋接触,轮辋和主动轮两者之一设置有齿,另一者设置有通孔,通过齿与通孔的配合实现主动轮带动轮辋转动。本技术的车轮只需将车轮的封装件与车辆的组装部连接即可装,安装、拆卸十分方便,而且除了可以在正常路面行驶,因为齿和通孔配合传动的存在,可以排水、排水或排除其他污质,可以适用于雨水、泥沙等条件恶劣的路况。更进一步的,所述车轮进一步包括从动装置,从动装置与轮辋接触并在轮辋的带动下转动。从动装置的设置使车轮在运转状态时可以保持平衡。本技术的采用上述车轮的车辆,通过轮辋和主动轮配合实现动力传动,可以实现传统脚蹬以及电动车的两种模式的自由转换;另外主动轮和轮辋通过齿和通孔的配合有利于排水、排泥沙或排出其他污质,使车辆可以适用于雨水、泥沙或者尘土等条件恶劣的路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轮与车辆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封装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封装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C是本专利技术的轮辋的结构示意图。图3D是本专利技术的轮辋从A-A处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D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关于轮辋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关于轮辋的又一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通孔的结构示意图。图8A是本专利技术的关于轮辋上设置通孔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B是本专利技术的关于轮辋上设置通孔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的关于轮辋上设置齿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B是本专利技术的主动轮上设置通孔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a是本专利技术的轮辋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b是本专利技术的轮辋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c是本专利技术的轮辋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d是本专利技术的轮辋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从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只有一个主动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轮辋、主动轮以及动力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锁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轮10,其安装到车辆上从而使车辆运动,车辆上设置有组装部20以与车轮10进行组装。请参考图2,车轮10包括轮胎11、中轴12、轮辋13、主动轮14、能量供应装置15、控制装置16、锁合装置17、从动装置18、封装件19以及动力装置21。所述主动轮14和从动装置18与封装件19转动连接,所述中轴12、能量供应装置15和控制装置16均固定在封装件19上。所述轮胎11与轮辋13连接,轮辋13环设在封装件19的外围,轮辋13与主动轮14接触并在主动轮14的带动下转动。动力装置21与主动轮14电性连接并为主动轮14提供动力以使主动轮14转动。从动装置18与轮辋13接触并在轮辋13的带动下转动。能量供应装置15与动力装置21电连接以给动力装置21提供电能。控制装置16与能量供应装置15和/或动力装置21两者电连接以控制能量供应装置15的输出功率和/或动力装置21的输出功率。锁合装置17与中轴12固定连接,用以将车轮10锁合在车辆上并使封装件19相对于车辆的组装部20是相对静止的。轮胎11可以是实心轮胎、充气轮胎或者充液轮胎等其他形式的轮胎,本专利技术采用实心轮胎来做示范性说明,在此不作限定。轮胎11的结构可以是单层结构或者多层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单层结构来做示范性说明,在此不作限定。优选地,轮胎11至少具有下列性能的一种或多种: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轮以及采用该车轮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其可与车辆的组装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轮辋、主动轮、动力装置和封装件,所述封装件用于跟车辆组装部固定连接,所述轮辋环设在封装件外围,所述动力装置与主动轮连接并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与封装件转动连接并与轮辋接触,轮辋和主动轮两者之一设置有齿,另一者设置有通孔,通过齿与通孔的配合实现主动轮带动轮辋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其可与车辆的组装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轮辋、主动轮、动力装置和封装件,所述封装件用于跟车辆组装部固定连接,所述轮辋环设在封装件外围,所述动力装置与主动轮连接并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与封装件转动连接并与轮辋接触,轮辋和主动轮两者之一设置有齿,另一者设置有通孔,通过齿与通孔的配合实现主动轮带动轮辋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上设置齿,所述轮辋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贯穿轮辋,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齿与通孔进行配合传动时,齿从通孔的第一端进入通孔,车轮在转动时,通孔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包括内圈、外圈和连接圈,所述连接圈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所述轮辋的剖面结构为“工”字型或“C”字形或“一”字形或“口”字形沿轮辋圆周方向上的排列,所述内圈与主动轮接触,所述内圈和至少一个主动轮两者之一设置有齿,另一者设置有通孔,通过齿与通孔的配合实现至少一个主动轮带动轮辋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上开设有通槽,在该通槽中均匀设置的连接柱连接,相邻两个连接柱之间形成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与齿的接触面为弧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小龙邵伊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一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