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程装置的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1961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升程装置的装配方法:第一步,电磁吸与电机的安装,转轮安装在转子上,所述转子的轴心为空芯设计,电磁吸安装在定子的底部并引出两个电触点或电源线,弹簧从推杆一端套入至推杆的台阶位置,推杆上的咬合片,推杆套入转子并和转子一起套入定子内使弹簧另一端顶住电磁吸;第二步,将安装后的升降器分别套装在平衡块的两边,既平衡块的两边各安装一个升降器;第三步,将两边的咬合片借助外力使其向内压缩收缩,然后把活塞从转轮上套入与活塞的内壁滚动结合;第四步,当活塞下行达到咬合片的位置时,松开咬合片使其成为一体。

Assembly method of lif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of assembling lift device: the first step, the electromagnetic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wheel mounted on the rotor shaft, the rotor design for air core, electromagnetic suction installed in the bottom of the stator and leads to the two electrical contacts or power line, from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spring step into position the push rod, the push rod of the occlusal film, a push rod sleeve into the rotor and stator and rotor together into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ing against the electromagnetic suction; the second step, the lifting device after installation are arranged on the balance block on both sides, a lifting device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lance block; the third step, the occlusal film with the help of external forces on both sides of the inward compression contraction, then the piston from the wheel set in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ston and rolling combination; the fourth step, when the piston down to the occlusal film position, loosen the occlusal film to be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程装置的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油发动机,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而改变气门弹簧压力的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气门弹簧是保证气门复位的唯一部件,气门弹簧弹力过大,严重损害配气机构的部件的磨损;气门弹簧弹力过小,气门复位滞后,导致气门和做功活塞碰撞。气门弹簧的复位力是按发动机的最高转速来设定,才能保证发动机的高速运转,但是,最高转速的气门弹簧的压力相对比较大,在低速时势必影响着发动机的扭力。更有的高转速发动机为了实现气门的复位速度,气门弹簧采用了双弹簧设计,一根内弹簧和一根外弹簧。而这样的设计虽然满足发动机的高速运转需求,但是,低速的负载导致低扭不足噪音偏大,油耗增加等问题。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气门弹簧的压力不能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随着发动机的不同转速下自动调节弹簧压力的装置,以满足发动机的效能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门调节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发动机转速同一气门弹簧压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控制发动机气门弹簧的方法,包含:基于发动机转速调节至所述气门弹簧的压力。其中,调节所述气门弹簧的压力包括调节与升降器连接的电控制。其中,所述气门弹簧为气门的内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的升程高时所述弹簧的压力大,所述弹簧的压力大时所述弹簧的复位快,所述弹簧的复位快时其所带动的气门回位速度快,所述气门回位速度快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快。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的升程低时所述弹簧的压力小,所述弹簧的压力小时所述弹簧的复位慢,所述弹簧的复位慢时其所带动气门回位速度慢,所述气门回位速度慢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慢。本专利技术运用的一种机动车,包含:发动机,及安装在发动机上的汽缸头,气门内弹簧放置在升程装置,所述升程装置安装在所述汽缸头的气门座上;所述升程装置内有一平衡块及至少一升降器。其中,所述升降器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平衡块的两边,与平衡块形成180°。所述升降器包括:电机和防滑器,所述电机和防滑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进一步电机包括:定子、转子,以及安装在转子上的转轮,所述转子的轴心为空芯设计,所述空芯用于安装防滑器。进一步所述防滑器包括电磁吸、弹簧和推杆,以及安装在推杆上的咬合片;所述推杆凸出一个台阶,所述台阶用于弹簧从推杆一端套入时的限位,弹簧另一端顶住电磁吸。所述转子与活塞的内壁转动连接,活塞的外壁套在升程装置的底座上。有益效果: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门弹簧的压力不能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2.提高时规链、时规链齿(时规皮带、皮带轮)、凸轮轴、摇臂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减轻时规皮带或时规链的传动力,以及凸轮推动摇臂顶开汽门的作用力,有效延长上述部件的使用寿命。3.提高低速扭力,增加中高速功率,并降低燃油消耗。4.减轻配气机构的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汽缸头安装后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升降座内部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升降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控制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终点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始点位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控制装置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00-----汽缸头200-----气门300-----升程装置310-----活塞320-----平衡块400-----气门弹簧700-----升降器710-----定子720-----转子730-----转轮740-----电磁吸750-----弹簧760-----推杆770-----咬合片780-----电机790-----防滑器900-----设定器910-----按键920-----显示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用于控制发动机汽门弹簧的方法,包含:基于发动机转速调节至所述气门内弹簧400的压力,调节所述气门内弹簧400的压力包括调节与升降器700连接的电控制。所述气门内弹簧400为气门200的两条复位弹簧中套在外弹簧内的弹簧。其中,如图1所示,气门内弹簧400套在升程装置300上,所述升程装置300安装在所述汽缸头100的气门座上。如图2所示,所述升程装置300包含一平衡块320及至少一升降器700和一活塞310。平衡块320一边安装一升降器700,活塞310套在升降器700的外面,所述活塞的内径与升降器的外径一致,升降器700、平衡块320、升降器700三者形成平衡使活塞310不会偏移。如图3所示,升降器700由电机780和防滑器790组成。电机780包括:定子710、转子720,以及安装在转子720上的转轮730,所述转子720的轴心为空芯设计,所述空芯用于安装防滑器790,所示转轮730与活塞310的内壁滚动结合。所述防滑器790包括:电磁吸740、弹簧750和推杆760,以及安装在推杆760上的咬合片770。所述推杆760凸出一个台阶,所述台阶用于弹簧750从推杆760一端套入时的限位,弹簧750另一端顶住电磁吸740。本专利技术的装配方法如下:第一步,电磁吸与电机的安装,转轮730安装在转子720上,所述转子720的轴心为空芯设计,电磁吸740安装在定子710的底部并引出两个电触点或电源线,弹簧750从推杆760一端套入至推杆的台阶位置,推杆760上的咬合片770,推杆套入转子并和转子一起套入定子内使弹簧750另一端顶住电磁吸740。第二步,将安装后的升降器分别套装在平衡块的两边,既平衡块的两边各安装一个升降器。第三步,将两边的咬合片借助外力使其向内压缩收缩,然后把活塞310从转轮730上套入与活塞310的内壁滚动结合。第四步,当活塞下行达到咬合片的位置时,松开咬合片使其成为一体。第五步,把电磁吸的电源线或端子与电源连接使其产生磁性并把咬合片770向内吸合,使活塞310完全套入到底,断开电源后,将底座从活塞的下方套入升程装置也就组装完毕。第六步,将升程装置压入汽缸头100的气门座位置,气门穿过气门座并经升程装置后,将吸附装置放入活塞310的凹槽上同时两条内弹簧直接放置在吸附装置上,然后按正常程序组装气门外弹簧即可。本专利技术的车载ECU,所述车载ECU的一号线与电磁吸740电连接,二号线与定子710电连接,三号线与升程位置传感器电连接,四号线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电连接,五号线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电磁吸740和定子710分别与车载ECU电连接,车载ECU与升程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连接。当车载ECU接收信号并符合预定参数后将执行升降器700工作,车载ECU首先导通电磁吸740的电源,推杆760在电磁的作用下克服弹簧750的弹力向电磁吸740位置移动,推杆760上的咬合片770脱离支柱;而后,车载ECU导通定子710的电源转子720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升程装置的装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程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电磁吸与电机的安装,转轮730安装在转子720上,所述转子720的轴心为空芯设计,电磁吸740安装在定子710的底部并引出两个电触点或电源线,弹簧750从推杆760一端套入至推杆的台阶位置,推杆760上的咬合片770,推杆套入转子并和转子一起套入定子内使弹簧750另一端顶住电磁吸740;第二步,将安装后的升降器分别套装在平衡块的两边,既平衡块的两边各安装一个升降器;第三步,将两边的咬合片借助外力使其向内压缩收缩,然后把活塞310从转轮730上套入与活塞310的内壁滚动结合;第四步,当活塞下行达到咬合片的位置时,松开咬合片使其成为一体;第五步,把电磁吸的电源线或端子与电源连接使其产生磁性并把咬合片770向内吸合,使活塞310完全套入到底,断开电源后,将底座从活塞的下方套入升程装置也就组装完毕;第六步,将升程装置压入汽缸头100的气门座位置,气门穿过气门座并经升程装置后,将吸附装置放入活塞310的凹槽上同时两条内弹簧直接放置在吸附装置上,然后按正常程序组装气门外弹簧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程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电磁吸与电机的安装,转轮730安装在转子720上,所述转子720的轴心为空芯设计,电磁吸740安装在定子710的底部并引出两个电触点或电源线,弹簧750从推杆760一端套入至推杆的台阶位置,推杆760上的咬合片770,推杆套入转子并和转子一起套入定子内使弹簧750另一端顶住电磁吸740;第二步,将安装后的升降器分别套装在平衡块的两边,既平衡块的两边各安装一个升降器;第三步,将两边的咬合片借助外力使其向内压缩收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景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丰州高捷摩托车节能实用科技产品销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