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7578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成形品质比以往高的压力机。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力机(10),在冲头(12)一边按压工件(90)一边移动时,对置加压构件(30)一边在对置施力机构的作用下从冲头(12)的相反侧按压工件(90)一边追随冲头(12)地移动。由此,可防止工件(90)的局部鼓出。另外,在冲头(12)脱离工件(90)时,通过伺服马达(77)限制对置加压构件(30)的追随冲头(12)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在使工件(90)向侧方移动时产生伤痕。即,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力机(10),能够抑制工件(90)的局部鼓出和伤痕的产生,提供成形品质高的工件(90)。

pres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ss with higher forming quality than before.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of the press (10), the punch (12) while pressing the workpiece (90) side moves opposite the pressing member (30)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orce mechanism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punch (12) from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workpiece (90) while pressing the punch (12) to move to follow. As a result, the local bulging of the workpiece (90) can be prevented. In addition, the movement of the follower punch (12) of the opposed pressurizing member (30) is limited by the servo motor (77) when the punch (12) is separated from the workpiece (90). Thereby, it is possible to suppress a wound when moving the workpiece (90) to the side. That is, a press (10)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suppress partial bulging and scar generation of the workpiece (90) and provide a workpiece with high forming quality (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头使工件从相对于冲模的成形孔的一侧向另一侧通过而拉深该工件并在另一侧使工件脱离冲头的压力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压力机,已知通过冲头使平板状的工件通过冲模的成形孔而将该工件拉深成筒形的压力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也已知使筒形的工件通过冲模的成形孔而进一步拉深的压力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071524(图1、图2,段落[0024]、[0029])然而,在上述的以往的压力机中,在工件被拉深时,工件的与冲头的前端面对置的对置部分有时向远离冲头的一侧鼓出而不成为按照设计的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成形品质比以往高的压力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做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机通过冲头使工件从相对于冲模的成形孔的一侧向另一侧通过而对该工件进行拉深,在所述另一侧使所述工件脱离所述冲头并向与所述冲头的直线运动方向交叉的侧方移动,其中,所述压力机具备:对置加压构件,其以能够直线运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冲头的前方;对置施力机构,其对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向所述冲头侧施力,以使所述工件在被所述冲头和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夹着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成形孔;干涉构件,其被支承为能够在所述对置加压构件的移动区域内移动;作为所述干涉构件的驱动源的伺服马达;以及马达控制部,其控制所述伺服马达,以使得在所述冲头脱离所述工件时,所述干涉构件配置于限制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向所述冲头侧移动的位置,在所述工件向所述侧方移动后,所述干涉构件配置于允许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向所述冲头侧移动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力机的侧剖视图。图2是工件稍微冲入冲模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3是冲头到达下止点时的压力机的侧剖视图。图4是冲头到达下止点时的压力机的侧剖视图。图5是压力机的控制器的框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压力机的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压力机;12…冲头;13…冲模;18…成形孔;30…对置加压构件;34…杆部;35…抵接突部;36…气缸装置;37…缸体;38…活塞杆;56…直线运动引导件;57…滑块;63…干涉构件;70…滚珠丝杠机构;71…滚珠螺母;72…丝杠构件;74…带轮(动力传递机构);75…正时带(动力传递机构);77…伺服马达;80…压缩螺旋弹簧;90…工件;96…控制部(马达控制部)。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1~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压力机10。在该压力机10的压头11的下表面的冲头保持件51,以在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等间隔排列的状态保持有多个冲头12。与之对应地,在压力机10的垫板14的上表面的冲模保持件52,同样以在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等间隔排列的方式保持有与多个(例如5~15个)冲头12对应的多个冲模13。并且,由分别上下对置的多组冲头12和冲模13构成多个加工台,其中通过传送装置16依次将工件90从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的纵深侧端部(以下,酌情称作“始端”)的加工台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的近前侧端部(以下,酌情称作“末端”)的加工台搬运并实施冲压加工,使起初为板状的工件90成形为剖面长方形的方筒形。在图1~图4中示出了末端的加工台,在该末端的加工台配备有本专利技术的对置加压构件30、干涉构件63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没有图示,在压力机10的横向(图1中的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部配备有垂直立起的一对支承框,在该支承框的下端部之间桥接有支承板53,并且在靠近下端的位置之间桥接有支承基座50。并且,在支承基座50之上固定有垫板14。另外,支承板53重叠配置于铺设于工厂的地面上的共用基座之上。而且,压头11支承于在一对支承框的上端部之间架设的未图示的压头驱动用的凸轮轴而上下移动。该凸轮轴由图5所示的马达95A驱动。另外,在凸轮轴安装有用于检测旋转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98(例如,编码器、旋转变压器)。在对末端的加工台进行说明之前,对本实施方式的压力机10整体的具体构造进行简单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压力机10中,除始端的加工台以外的所有加工台的冲模保持件52的上表面和与冲模13的上表面配置成大致共面,在包括这些冲模13的上表面等在内的平坦的工件搬运面15在包括始端的加工台在内的所有加工台呈带状延伸。在工件搬运面15的两侧,配备有沿着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传送装置16的一对传送滑动件16A、16A。在两传送滑动件16A、16A以等间隔排列的方式安装有多个机械手17,该多个机械手17隔着工件搬运面15对置。一对传送滑动件16A、16A由如图5所示的伺服马达95B驱动,以沿着工件搬运面15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另外,对置的机械手17、17由安装于传送滑动件16A的气缸17C进行开闭。并且,每当压头11上下移动时,传送滑动件16A、16A沿着工件搬运面15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并且对置的机械手17、17被开闭,各加工台的工件90被夹持于机械手17、17并分别朝向相邻的加工台搬运。虽然没有图示,在始端的加工台配备有跨工件搬运面15和传送装置16的门形构造的支承台,在该支承台中的从上方覆盖工件搬运面15的部分支承有冲模。在该冲模形成有上下贯通的例如椭圆形的成形孔。该成形孔从上下方向的中途起呈阶梯状地缩径,该台阶面的上侧为冲裁部,下侧为拉深部。与之对应地,冲头在椭圆筒状的冲裁用冲头的内侧具备椭圆柱状的拉深用冲头。并且,每当压头11上下移动时,按规定长度向冲模之上供给板料,冲裁用冲头从该板料冲裁出椭圆板状的工件(通常称作坯件),拉深用冲头将该工件压入到通过成形孔的位置而成形为椭圆筒形的工件90,并移交给传送装置16。除始端和末端以外的加工台在冲模13的成形孔的纵深部具备脱模销。并且,在冲头12将工件90压入冲模13的成形孔而进行拉深后上升时,脱模销也上升而将工件90上推至工件搬运面15上。另外,除了末端以外的加工台在传送装置16的上方位置具备未图示的一对工件脱模器具。并且,在冲头12上升时,该一对工件脱模器具关闭而卡止于工件90的上端部,使工件90脱离冲头12。这样一来,工件90从始端的加工台向末端的加工台依次移动而逐渐被拉深,从椭圆筒形成形为剖面长方形的方筒形。需要说明的是,工件90在剖面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以及在剖面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上由一对机械手17、17夹持。以下,对末端的加工台进行详细说明。图2所示的末端的加工台中的冲模13的成形孔18在从上方观察时呈长方形,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另外,成形孔18朝向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而逐渐变窄。冲头12在下端部具有与成形孔18嵌合的形成为剖面长方形的长方体状的头部12K。并且,在利用传送装置16将工件90搬运到成形孔18的上方位置时,冲头12下降进而头部12K冲入工件90内,在该状态下冲头12进一步下降进而使工件90从成形孔18的上侧通过而到达下侧以拉深工件90。为此,在冲模保持件52中的成形孔18的下方延长线上,形成有比成形孔18大一圈的长方形的工件下降孔20。在冲模保持件52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以沿着前后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横切工件下降孔20的方式形成有引导孔19。引导孔19的剖面形状形成为上下扁平的长方形,在引导孔19中的隔着工件下降孔20的两侧部分,嵌合有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力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机,其通过冲头使工件从相对于冲模的成形孔的一侧向另一侧通过而对该工件进行拉深,在所述另一侧使所述工件脱离所述冲头并向与所述冲头的直线运动方向交叉的侧方移动,其中,所述压力机具备:对置加压构件,其以能够直线运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冲头的前方;对置施力机构,其对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向所述冲头侧施力,以使所述工件在被所述冲头和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夹着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成形孔;干涉构件,其被支承为能够在所述对置加压构件的移动区域内移动;作为所述干涉构件的驱动源的伺服马达;以及马达控制部,其控制所述伺服马达,以使得在所述冲头脱离所述工件时,所述干涉构件配置于限制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向所述冲头侧移动的位置,在所述工件向所述侧方移动后,所述干涉构件配置于允许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向所述冲头侧移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1 JP 2016-2066831.一种压力机,其通过冲头使工件从相对于冲模的成形孔的一侧向另一侧通过而对该工件进行拉深,在所述另一侧使所述工件脱离所述冲头并向与所述冲头的直线运动方向交叉的侧方移动,其中,所述压力机具备:对置加压构件,其以能够直线运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冲头的前方;对置施力机构,其对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向所述冲头侧施力,以使所述工件在被所述冲头和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夹着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成形孔;干涉构件,其被支承为能够在所述对置加压构件的移动区域内移动;作为所述干涉构件的驱动源的伺服马达;以及马达控制部,其控制所述伺服马达,以使得在所述冲头脱离所述工件时,所述干涉构件配置于限制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向所述冲头侧移动的位置,在所述工件向所述侧方移动后,所述干涉构件配置于允许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向所述冲头侧移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其中,所述对置施力机构是将气体密封在缸体与相对于所述缸体直线运动的活塞杆之间而成的气缸装置,所述缸体相对于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固定于所述冲头的相反侧,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气体的压力而对所述对置加压构件向所述冲头侧施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机,其中,所述活塞杆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对置加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浦学
申请(专利权)人:旭精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