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3239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在反应器中加入反应单体、催化剂和水,于常温下搅拌后,将反应器置于微波反应场内,反应60~120min后,加入终止物终止反应,即得聚合产物聚硅氧烷,所述各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反应单体100份、催化剂0.01~0.05份、水0.01~0.1份,终止物0.01~0.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应时间短、单体转化率高、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且分子量大小可调;反应过程中,不需额外加水进行降解反应;单体残留量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合成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聚硅氧烷是以Si-O键为主链,硅原子上直接连接有机基团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它具有很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在电子电器、化工、冶金、建筑、航天航空、医用材料等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环硅氧烷为单体的开环聚合是目前合成聚硅氧烷常用的方法。在聚合过程中,由于环硅氧烷开环聚合所采用的碱催化剂对水敏感,在一般条件下,微量水将抑制反应进行。目前主要采用间歇二步法工艺,即以环硅氧烷为单体、碱为催化剂,先聚合成高分子量的聚硅氧烷,然后进一步水解成合适分子量的聚硅氧烷。该法由于分两步进行,产品质量不稳定、控制困难。此外,这种合成方法采用普通加热方式,通常反应速度慢,工艺流程较长,且反应温度较高,温度不易控制,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与传统加热方式不同,微波加热是物质在电磁场中因本身介质损耗而引起的体积加热,因此它可实现分子水平上的搅拌,能量利用效率高,物质升温迅速,且加热均匀,温度梯度小。同时,微波加热无滞后效应,当关闭微波源后,再无微波能量传向物质。利用这些特性可实现对温度梯度很敏感的高分子合成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反应时间短、单体转化率高、聚合产物聚硅氧烷分子量分布较窄,且分子量大小可调,单体残留量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和工艺条件在反应器中加入反应单体、催化剂和水,于常温(20~30℃)下搅拌后,将反应器置于微波反应场内,反应60~120min后,加入终止物终止反应,即得聚合产物聚硅氧烷,所述各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反应单体100份、催化剂0.01~0.05份、水0.01~0.1份,终止物0.01~0.1份。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反应单体包括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或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所述碱性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铯(CsOH)、氢氧化锂(LiOH)、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或磷腈碱及其衍生物等;所述终止物包括二氧化碳、硫酸、磷酸或盐酸等。所述搅拌时间为2~5min;微波反应场功率为200~1000W;反应器带有回流冷凝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微波辐照的方法,替代传统的加热合成聚硅氧烷的方法,将单体、催化剂和水一次性加入到反应器中,通过微波功率或频率的调节,不仅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温度,且得到的聚硅氧烷质量好,透明性好,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反应过程中,不需额外加水进行降解反应;单体残留量低。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在带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入10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0.02g催化剂氢氧化钾(KOH),0.04ml水,于20℃下搅拌5min后,将反应器置于微波反应场内,开启微波反应装置,反应80min后,加入0.025g磷酸终止反应,测得在520W微波功率下,聚合产物的粘度205000mpa·s,数均分子量Mn21.6×104,重均分子量MW32.4×104,分子量分布MW/Mn为1.50,单体残留量为2.3%,产物呈透明状。实施例2在带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入100g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其中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含量为1%,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含量为8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含量为12%及其它环体),0.03g催化剂氢氧化钠(NaOH),0.02ml水,将反应器置于功率为1000W的微波反应场内,于25℃下搅拌2min后,开启微波反应装置,反应60min后,加入0.04g硫酸终止反应,即得到透明的聚硅氧烷,其数均分子量Mn14.6×104,重均分子量MW17.4×104,单体残留量为4.3%。实施例3在带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入10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0.04g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0.05ml水,于23℃下搅拌5min后,将反应器置于微波反应场内,开启微波反应装置,其功率为600W,反应120min后,加入0.06g磷酸终止反应,得到聚合产物聚硅氧烷,其粘度为172000mpa.s,单体残留量为5.1%,产物呈透明状。实施例4在带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入100g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0.02g催化剂磷腈碱,0.1ml水,于23℃下搅拌5min后,将反应器置于功率为900W的微波反应场内,开启微波反应装置,反应100min后,加入0.03g盐酸终止反应,得到透明聚硅氧烷。实施例5在带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入100g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0.05g催化剂氢氧化锂(LiOH),0.03ml水,于30℃下搅拌5min后,将反应器置于功率为650W的微波反应场内,开启微波反应装置,反应100min后,加入0.07g磷酸终止反应,得到聚硅氧烷。实施例6在带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入100g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0.05g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0.03ml水,于30℃下搅拌5min后,将反应器置于功率为650W的微波反应场内,开启微波反应装置,反应100min后,加入0.07g二氧化碳终止反应,得到聚硅氧烷。实施例7在带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入100g低粘度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0.04g催化剂氢氧化钾(KOH),0.05ml水,于23℃下搅拌5min后,将反应器置于微波反应场内,开启微波反应装置,其功率为600W,反应120min后,加入0.06g磷酸终止反应,得到聚合产物,其粘度为115000mpa·s。实施例8在带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入100g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0.05g催化剂氢氧化铯(CsOH),0.03ml水,于30℃下搅拌3min后,将反应器置于功率为650W的微波反应场内,开启微波反应装置,反应100min后,加入0.01g磷酸终止反应,得到聚硅氧烷。实施例9在带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入100g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0.01g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0.01ml水,于30℃下搅拌2min后,将反应器置于功率为200W的微波反应场内,开启微波反应装置,反应100min后,加入0.1g磷酸终止反应,得到聚硅氧烷。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和工艺条件在反应器中加入反应单体、催化剂和水,于常温下搅拌后,将反应器置于微波反应场内,反应60~120min后,加入终止物终止反应,即得聚合产物聚硅氧烷,所述各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反应单体100份、催化剂0.01~0.05份、水0.01~0.1份,终止物0.01~0.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体包括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或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铯、氢氧化锂、四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和工艺条件:在反应器中加入反应单体、催化剂和水,于常温下搅拌后,将反应器置于微波反应场内,反应60~120min后,加入终止物终止反应,即得聚合产物聚硅氧烷,所述各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反应单体100份、催化剂0.01~0.05份、水0.01~0.1份,终止物0.01~0.1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林何慧刘莉贾德民陈献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吉必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