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红卫专利>正文

一种轨距调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161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8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距调整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呈涡状线形且内部呈空心设置的推进座,推进座的内部空心部位的形状为涡状线形的液压腔,推进座的两端分别有用于与外部液压动力源相接且与液压腔内部相通的通油端,推进座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液压腔内密封滑移连接有推进塞,推进塞在液压腔内的移动路径为涡状线形,推进塞为金属材质;推进座上设有滑移连接有推进块,推进块内设有用于与推进塞发生相互磁吸的电磁铁,电磁铁与外界电源相连;推进块上设有能用于与导轨外侧壁相接触的抵触部;推进座中部位置连接有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固定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实现一次性调整相邻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Gauge adjus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uge adjusting devic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cluding a swirl shape and internal hollow seat set was to promote, promote the shape of the hollow part of a hydraulic cavity vortex line, advance sea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for external hydraulic power source connected with oil.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ternal hydraulic chamber end advancing seat is made of plastic material; the hydraulic cylinder seal slip connected with a propelling plug, plug in the forward moving path for the hydraulic cylinder vortex line, promote the plug is made of metal material; promote th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block connected with a push, push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and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electromagnet each magnet, electromagnet and external power supply connected; can be used to promote conflict in contact with the lateral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rail by block; promote the seat is connected with a central position and fixed solid ground Through the technical proposal,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guide rails can be realized at on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距调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位置调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轨距调整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铁路旅客列车的提速及高速客运专线的建设,铁道线路轨距验收标准的允许偏差均作了相应规定,偏差值大大减小,因而对新建线路及工务日常养护维修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轨距调整就是工务日常养护维修所涉及的作业之一。现有的液压轨距器如申请号为200920304411.4的中国专利一种适用于潘得罗扣件轨枕的手动液压轨距调整器,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柱塞泵和油箱,底座上设有柱塞油缸,柱塞油缸内设有伸出其外侧的柱塞,柱塞油缸与柱塞泵之间通过输油管路相通,底座上靠近柱塞的一端侧设有用于和杆状体相卡接的联接结构,结合其附图得知,该主要是由底座的柱塞油缸,通过柱塞来进行推动与之相抵的铁轨进行移动,实现最终的轨距调整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轨道交通路线中通常会存在两个相互间平行设置的导轨,对于轨距调整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采用带有上述结构的液压轨距调整器,仅仅只能调整其中的单个轨道,实际上最佳的调整轨距的方式为定两个导轨之间的中心,并且向两侧同时推动导轨,实现两侧导轨的定位调整工作,因此,急需一种带有同时调整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的液压轨距调整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距调整器,其具有一次性调整相邻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的特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轨距调整器,包括呈涡状线形且内部呈空心设置的推进座,所述推进座的内部空心部位的形状为涡状线形的液压腔,所述推进座的两端分别有用于与外部液压动力源相接且与液压腔内部相通的通油端,所述推进座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液压腔内密封滑移连接有推进塞,所述推进塞在液压腔内的移动路径为涡状线形,所述推进塞为金属材质;所述推进座的上表面滑移连接有推进块,所述推进块的在推进座上表面的滑移路径为涡状线形,所述推进块内设有用于与推进塞发生相互磁吸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外界电源相连;所述推进块上设有能用于与导轨外侧壁相接触的抵触部;所述推进座中部位置连接有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固定部。优选的,所述推进座的两侧均设有座延伸边,所述推进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块延伸边,所述块延伸边远离推进块的侧边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轮边与座延伸边背离推进块的侧壁相抵触。优选的,所述推进块靠近推进座的侧壁上滚动连接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与推进座的上表面相抵。优选的,所述抵触部包括旋转连接于推进块上表面的主支撑轴,所述主支撑轴远离推进块的端部上设有至少三根副支撑轴,所述副支撑轴以主支撑轴的轴芯为辐射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且所述副支撑轴所处的平面为水平面。优选的,每根副支撑轴远离主支撑轴的端部均铰接有抵触球,所述抵触球的铰接轴轴芯方向与主支撑轴的旋转轴芯一致。优选的,每根副支撑轴上均设有第一扇叶。优选的,所述滚轮靠近推进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扇叶。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推进座固接的固定台、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螺纹连接与固定台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固定步骤:把上述的轨距调整器放置于两个导轨之间,根据测量情况,确定轨距调整器的放置位置,并通过固定部把整个推进座与地面相连,从而实现固定推进座;运行步骤:推进块初始位置位于推进座的靠近中部的位置;通油端与外部液压动力源相连,与推进座靠近中部的通油端相连的外部液压动力源对其内部供油,而与推进座靠近外部的通油端相连的外部液压动力源对其内部放油;与此同时,推进块内部的电磁铁通电,通过液压腔内部液压的推动力,推进塞会沿着推进座进行移动,由于推进座的材质为塑料材质,而推进塞为金属材质,电磁铁会直接与推进塞发生磁力吸引,而不会与推进座发生磁力吸引,推进塞会直接带着推进块进行滑移;推动步骤:推进块的移动路径为涡状线形,即当运行步骤运行时间越长,推进块与推进座中心之间的距离越远,在推进过程中,推进块每绕一圈,推进块上的抵触部均会相应推动两侧导轨向相反方向进行移动,达到轨距调整器一次运作多段调动两侧导轨的目的。另外,当与推进座靠近中部的通油端相连的外部液压动力源对其内部放油,而与推进座靠近外部的通油端相连的外部液压动力源对其内部供油时,推进块就会沿反向复位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推进座;2、通油端;3、推进塞;4、推进块;5、电磁铁;6、抵触部;7、主支撑轴;8、副支撑轴;9、座延伸边;10、块延伸边;11、滚轮;12、滚珠;13、抵触球;14、第一扇叶;15、第二扇叶;16、液压腔;17、固定螺杆;18、外部液压动力源;19、固定部;191、固定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图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轨距调整器,包括呈涡状线形且内部呈空心设置的推进座1,该推进座1的内部空心部位的形状为涡状线形的液压腔16,该推进座1的两端分别有用于与外部液压动力源18相接且与液压腔16内部相通的通油端2,该推进座1的材质为塑料材质;该液压腔16内密封滑移连接有推进塞3,该推进塞3在液压腔16内的移动路径为涡状线形,该推进塞3为金属材质,推进塞3的材质可为铁质;其中金属材质的推进塞3的四周外侧壁可包裹有橡胶层(图中未示出),在实际运动过程中,橡胶层不仅能提升推进塞3与液压腔16腔壁之间的密封性,而且也同样有利于推进塞3在液压腔16内的滑移顺畅性;该推进座1的上表面滑移连接有推进块4,该推进块4的在推进座1上表面的滑移路径为涡状线形,该推进块4内设有用于与推进塞3发生相互磁吸的电磁铁5,该电磁铁5与外界电源相连;该推进块4上设有能用于与导轨外侧壁相接触的抵触部6;该推进座1中部位置连接有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固定部1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固定步骤:把上述的轨距调整器放置于两个导轨之间,根据测量情况,确定轨距调整器的放置位置,并通过固定部19把整个推进座1与地面相连,从而实现固定推进座1;运行步骤:推进块4初始位置位于推进座1的靠近中部的位置;通油端2与外部液压动力源18相连,与推进座1靠近中部的通油端2相连的外部液压动力源18对其内部供油,而与推进座1靠近外部的通油端2相连的外部液压动力源18对其内部放油;与此同时,推进块4内部的电磁铁5通电,通过液压腔16内部液压的推动力,推进塞3会沿着推进座1进行移动,由于推进座1的材质为塑料材质,而推进塞3为金属材质,电磁铁5会直接与推进塞3发生磁力吸引,而不会与推进座1发生磁力吸引,推进塞3会直接带着推进块4进行滑移;推动步骤:推进块4的移动路径为涡状线形,即当运行步骤运行时间越长,推进块4与推进座1中心之间的距离越远,在推进过程中,推进块4每绕一圈,推进块4上的抵触部6均会相应推动两侧导轨向相反方向进行移动,达到轨距调整器一次运作多段调动两侧导轨的目的。另外,当与推进座1靠近中部的通油端2相连的外部液压动力源18对其内部放油,而与推进座1靠近外部的通油端2相连的外部液压动力源18对其内部供油时,推进块4就会沿反向复位运动。推进座1的两侧均设有座延伸边9,该推进块4的两侧分别设有块延伸边10,该延伸边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轨距调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距调整器,其特征是:包括呈涡状线形且内部呈空心设置的推进座(1),所述推进座(1)的内部空心部位的形状为涡状线形的液压腔(16),所述推进座(1)的两端分别有用于与外部液压动力源(18)相接且与液压腔(16)内部相通的通油端(2),所述推进座(1)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液压腔(16)内密封滑移连接有推进塞(3),所述推进塞(3)在液压腔(16)内的移动路径为涡状线形,所述推进塞(3)为金属材质;所述推进座(1)的上表面滑移连接有推进块(4),所述推进块(4)的在推进座(1)上表面的滑移路径为涡状线形,所述推进块(4)内设有用于与推进塞(3)发生相互磁吸的电磁铁(5),所述电磁铁(5)与外界电源相连;所述推进块(4)上设有能用于与导轨外侧壁相接触的抵触部(6);所述推进座(1)中部位置连接有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固定部(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距调整器,其特征是:包括呈涡状线形且内部呈空心设置的推进座(1),所述推进座(1)的内部空心部位的形状为涡状线形的液压腔(16),所述推进座(1)的两端分别有用于与外部液压动力源(18)相接且与液压腔(16)内部相通的通油端(2),所述推进座(1)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液压腔(16)内密封滑移连接有推进塞(3),所述推进塞(3)在液压腔(16)内的移动路径为涡状线形,所述推进塞(3)为金属材质;所述推进座(1)的上表面滑移连接有推进块(4),所述推进块(4)的在推进座(1)上表面的滑移路径为涡状线形,所述推进块(4)内设有用于与推进塞(3)发生相互磁吸的电磁铁(5),所述电磁铁(5)与外界电源相连;所述推进块(4)上设有能用于与导轨外侧壁相接触的抵触部(6);所述推进座(1)中部位置连接有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固定部(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距调整器,其特征是:所述推进座(1)的两侧均设有座延伸边(9),所述推进块(4)的两侧分别设有块延伸边(10),所述块延伸边(10)远离推进块(4)的侧边上设置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的轮边与座延伸边(9)背离推进块(4)的侧壁相抵触。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李红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