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叠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670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叠合机,包括:框架形的机架;设于机架内的传送机构;以及由传送机构支持并传送的放料机构,其中,放料机构设有两组且关于机架的横向中心线X对称设置,两组放料机构在传送机构上交替地作往复直线运动并逐步放出设于放料机构内的铜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及叠合效率,能够精确传送放料机构,有效防止铜箔发生窜动、重叠、断裂的现象,提高叠合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板叠合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合机,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叠合机。
技术介绍
线路板叠合机主要用于将压合线路板的材料按照预设的结构依次层叠,以便于后续工序中线路板的压合成型。现有技术中线路板叠合机采用半自动化或人工辅助步骤较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辅助的步骤较多,导致叠合效率及叠合精度低下;(2)缺少有效的传送机构,导致无法精确传送放料机构,导致铜箔从放料辊导出后容易出现左右窜动,从而容易导致放料过程中出现铜箔与镜板出现错位;(3)缺少能够对待叠合的材料进行自动对位的对位机构,往往需要人工辅助对位,这就造成叠合质量低下,效率不高;(4)缺少高效率、高精度的放料机构,导致铜箔从放料辊导出后容易出现左右窜动,从而容易导致放料过程中出现铜箔与镜板出现错位。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叠合线路板的叠合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板叠合机,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及叠合效率,能够精确传送放料机构,有效防止铜箔发生窜动、重叠、断裂的现象,提高叠合质量。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线路板叠合机,包括:框架形的机架;设于机架内的传送机构;以及由传送机构支持并传送的放料机构,其中,放料机构设有两组且关于机架的横向中心线X对称设置,两组放料机构在传送机构上交替地作往复直线运动并逐步放出设于放料机构内的铜箔。优选的是,机架包括底框及顶框,底框的顶部平行地设置有左支撑梁及右支撑梁,左支撑梁及右支撑梁相距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构成位于两者之间的传送通道,传送机构设置于传送通道当中。优选的是,传送机构包括横跨在传送通道中的第一传送杆及第二传送杆,第一传送杆的首端和/或末端传动地连接有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杆的首端和/或末端传动地连接有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及第二传送带分别传动连接有一组放料机构。优选的是,左支撑梁和/或右支撑梁上设有用于支撑及引导放料机构的滑动导轨。优选的是,传送通道中设有至少一组对位机构,该对位机构包括:与底框的顶部相固接的滑槽;以及设于滑槽中可选择性滑动的滑片,其中,滑槽的延伸方向与传送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滑片朝横向中心线X的一端固接有横向限位杆。优选的是,传送通道中设有可选择性升降的升降台,升降台上设有沿纵向中心线Y延伸的限位导轨,横向限位杆的至少一端滑动式地与限位导轨配接。优选的是,横向限位杆朝横向中心线X的一侧固接有至少一个微调气缸。优选的是,放料机构包括:具有一定内部空间的支撑架;架设于支撑架内的放料辊,该放料辊上设置有卷状的铜箔;以及沿铜箔的放料方向设置的导向组件,优选的是,导向组件与放料辊之间设有用于将导向组件上的铜箔张紧的张紧组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由于放料机构设有两组且相互对称设置,两组放料机构在传送机构上作交替往复直线运动并逐步放出设于放料机构内部的铜箔,从而能够将铜箔折成连续的且具有若干个折弯的S形结构,从而可以在S形结构中逐层放入待压合的板状材料;2、由于第一传送杆的首端和/或末端传动地连接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传动地连接有一组放料机构,第二传送杆的首端和/或末端传动地连接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传动地连接有一组放料机构,从而使得能够分别、依次控制两组放料机构,以便于两组放料机构在传送机构上作交替往复直线运动并逐步放出设于放料机构内部的铜箔;3、由于滑槽中设有滑片,滑槽的延伸方向与传送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滑片朝横向中心线X的一端固接有横向限位杆,从而使得可以根据镜板的尺寸大小随时调整横向限位杆距横向中心线X的距离;4、由于横向限位杆朝横向中心线X的一侧固接有至少一个微调气缸,微调气缸可用于微调带叠合板状材料在升降台上的位置,提高对位精确性;5、由于横向限位杆的滑动式地与限位导轨相配接,从而使得横向限位杆在来回调整时做到有迹可循,不至于发生错位;6、导向组件与放料辊之间设有用于将导向组件上的铜箔张紧的张紧组件,从而铜箔可被适当张紧,能够防止铜箔在放卷过程中发生重叠、窜位、断裂等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的三维结构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隐藏放料机构后的三维结构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隐藏放料机构及顶框后的三维结构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中底框与传送机构相结合的三维结构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中传送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中放料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中的放料机构隐藏支撑架后的三维结构视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中放料机构的正视图;图9为图8中沿A-A方向的纵向三维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参照图1及图6,线路板叠合机包括:框架形的机架10;设于机架10内的传送机构20;以及由传送机构20支持并传送的放料机构30,其中,放料机构30设有两组且关于机架10的横向中心线X对称设置,两组放料机构30在传送机构20上交替地作往复直线运动并逐步放出设于放料机构30内的铜箔321。参照图1及图2,机架10包括底框11及顶框12,底框11的顶部平行地设置有左支撑梁113及右支撑梁112,左支撑梁113及右支撑梁112相距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构成位于两者之间的传送通道114,传送机构20设置于传送通道114当中。参照图4及图5,传送机构20包括横跨在传送通道114中的第一传送杆21及第二传送杆22。第一传送杆21的首端和/或末端传动地连接有第一传送带212,第一传送带212传动地连接有一组放料机构3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送杆2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传动轮211,底框11上、与第一传动轮211相对处设有两个第一滑轮215,环状的第一传送带212套接于第一传动轮211与第一滑轮215之上,第一传送带212的下方设有第一张紧轮213,第一传送杆21上设有用于传递驱动力的第一驱动轮214。进一步地,第二传送杆22的首端和/或末端传动地连接有第二传送带222,第二传送带222传动地连接有一组放料机构3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传送杆2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传动轮221,底框11上、与第二传动轮221相对处设有两个第二滑轮225,环状的第二传送带222套接于第二传动轮221与第二滑轮225之上,第二传送带222的下方设有第二张紧轮223,传送通道114中还设有载盘115,第二传送杆22上设有用于传递驱动力的第二驱动轮224。进一步地,左支撑梁113及右支撑梁112均设有滑动导轨23,滑动导轨23上设有可沿其滑动的传送滑块231,放料机构30通过传送滑块231与滑动导轨23相配接,从而使得放料机构30可在传送轨道23上往复滑行。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左支撑梁113及右支撑梁112上分别设有用于防护滑动导轨23的左防护罩113a及右防护罩112a。参照图3,传送通道114中设有至少一组对位机构40,该对位机构40包括:与底框11的顶部相固接的滑槽41;以及设于滑槽41中可选择性滑动的滑片42,其中,滑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路板叠合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路板叠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形的机架(10);设于机架(10)内的传送机构(20);以及由传送机构(20)支持并传送的放料机构(30),其中,放料机构(30)设有两组且关于机架(10)的横向中心线(X)对称设置,两组放料机构(30)在传送机构(20)上交替地作往复直线运动并逐步放出设于放料机构(30)内的铜箔(3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叠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形的机架(10);设于机架(10)内的传送机构(20);以及由传送机构(20)支持并传送的放料机构(30),其中,放料机构(30)设有两组且关于机架(10)的横向中心线(X)对称设置,两组放料机构(30)在传送机构(20)上交替地作往复直线运动并逐步放出设于放料机构(30)内的铜箔(3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0)包括底框(11)及顶框(12),底框(11)的顶部平行地设置有左支撑梁(113)及右支撑梁(112),左支撑梁(113)及右支撑梁(112)相距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构成位于两者之间的传送通道(114),传送机构(20)设置于传送通道(114)当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20)包括横跨在传送通道(114)中的第一传送杆(21)及第二传送杆(22),第一传送杆(21)的首端和/或末端传动地连接有第一传送带(212),第二传送杆(22)的首端和/或末端传动地连接有第二传送带(222),第一传送带(212)及第二传送带(222)分别传动连接有一组放料机构(3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路板叠合机,其特征在于,左支撑梁(113)和/或右支撑梁(112)上设有用于支撑及引导放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嘉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