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段共聚物树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93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嵌段共聚物树脂,由至少两个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及至少一个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嵌段组成,上述嵌段共聚物树脂具有下述特征:(1)选自下列其中一种线性结构式:A1-B1-A2-B2-A3、A1-B1-A2-B2-A3-R、A1-B1-A2-B2-A3-B3-A4;(2)嵌段共聚物树脂中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含量与共轭二烯系单体含量的比值=65~95重量%/35~5重量%;(3)嵌段共聚物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双峰分布,其中双峰含量比值为55~85重量%/45~15重量%,且其中一波峰的峰值(peak)的分子量介于120,000~200,000,另一波峰的峰值(peak)的分子量介于50,000~90,000;(4)嵌段共聚物树脂中的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的分子量分布至少呈三峰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透明性、耐冲击强度、刚性等物性平衡,且耐折性佳,以及树脂成型时无龟裂现象的嵌段共聚物树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线性共轭二烯系/乙烯基芳香族系嵌段共聚物树脂,特别是指具有透明性、耐冲击强度、刚性等物性平衡,并且具有耐折性佳,以及树脂成型品时无龟裂现象的嵌段共聚物树脂。
技术介绍
共轭二烯系/乙烯基芳香族系嵌段共聚物树脂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热可塑性聚合物树脂,由于其透明性及耐冲击强度佳,因此,经常被运用在饮料容器、衣架、玩具等物品成型上。此类共聚物树脂的制法已有很多专利提及,例如USP4,080,407、4,403,074、4,704,435等,但在先前专利中,其刚性、耐冲击强度的平衡上、耐折性及成型应力龟裂等物性上,仍无法令人完全的满意。特开平2-59164或特开平11-158241记载中树脂具有良好的刚性及耐冲击强度,但树脂的耐折性却不佳;另外,例如特开平5-51503或特开平2-57087或特开昭61-252217记载中,当树脂的耐折性佳时,其刚性及耐冲击强度就无法满足,尤其是由某些已知制法制得的嵌段共聚物树脂在射出成形时,其成型品容易产生龟裂,特别是厚肉成型品的情况更为严重。因此,使嵌段共聚物树脂具备良好的透明度、刚性、耐冲击强度等物性平衡,同时在耐折性及射出成型品不会产生龟裂现象,便为共轭二烯系/乙烯基芳香族系嵌段共聚物树脂发展上待改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机械性质良好、透明性佳、耐折性佳,且射出成型品不会产生细微龟裂的嵌段共聚物树脂。本专利技术的嵌段共聚物树脂,是由至少两个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以及至少一个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嵌段所组成,上述嵌段共聚物树脂并具有下列特征(1)为线性排列结构,并选自下列线性结构式A1-B1-A2-B2-A3 A1-B1-A2-B2-A3-RA1-B1-A2-B2-A3-B3-A4其中,A1、A2、A3、A4是以乙烯基芳香族单体为主成份的聚合物嵌段;而B1、B2、B3是以共轭二烯系单体为主成份的聚合物嵌段,R为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及共轭二烯系单体所形成的聚合物嵌段,且R中的共轭二烯系单体的含量大于A3的共轭二烯系单体的含量;(2)嵌段共聚物树脂中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含量与共轭二烯系单体含量的比值=65~95重量%/35~5重量%;(3)嵌段共聚物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双峰分布,其中,嵌段共聚物树脂的双峰含量比值为55~85重量%/45~15重量%,且其中一波峰的峰值(peak)的分子量介于120,000~200,000,另一波峰的峰值的分子量介于50,000~90,000;(4)嵌段共聚物树脂中的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的分子量分布至少呈三峰分布。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嵌段共聚物树脂为线性排列结构,其结构式是选自下列其中一种A1-B1-A2-B2-A3A1-B1-A2-B2-A3-RA1-B1-A2-B2-A3-B3-A4其中,A1、A2、A3、A4是以乙烯基芳香族单体为主成份的聚合物嵌段。而B1、B2、B3是以共轭二烯系单体为主成份的聚合物嵌段,R为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及共轭二烯系单体所形成的聚合物嵌段,且R中的共轭二烯系单体的含量大于A3的共轭二烯系单体的含量。上述嵌段共聚物树脂中的乙烯基芳香族成份为均一分布或呈乙烯基芳香族成份渐增或渐减式的分布。本专利技术嵌段共聚物树脂中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含量与共轭二烯系单体含量的比值=65~95重量%/35~5重量%,较佳为65~90重量%/35~10重量%,更佳为70~80重量%/30~20重量%。当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含量低于65重量%时,嵌段共聚物树脂的刚性差、落锤冲击强度差、透明度亦不佳。若大于95重量%,则树脂的耐冲击强度与耐折性皆差。本专利技术嵌段共聚物树脂的分子量构造较佳为线性分子的结构,此对树脂的流动性、刚性及耐折性的物性平衡上有良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嵌段共聚物树脂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具体例如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o-methyl styrene)、对-甲基苯乙烯(p-methyl styrene)、对-第三丁基苯乙烯(p-tert butylstyrene)、1,3-二丁基苯乙烯(1,3-di-butyl styrene)、α-甲基苯乙烯(α-methyl styrene)、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α-甲基-对-甲基苯乙烯、溴-苯乙烯,上述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可单独使用或数种合并使用。本专利技术嵌段共聚物树脂的共轭二烯系单体例如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2,3-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等,上述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其中又以1,3-丁二烯或2-甲基-1,3-丁二烯为较佳。本专利技术的嵌段共聚物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双峰分布,且其双峰的含量比值(即高波峰峰值/低波峰峰值)为55~85重量%/45~15重量%,在分子量的分布上,低波峰峰值的分子量介于50,000~90,000,而高波峰峰值的分子量介于120,000~200,000。当本专利技术双峰含量比值大于85重量%/15重量%时,共聚物树脂的冲击强度差,耐折性亦差。而当高低双峰的含量比值小于55重量%/45重量%时,树脂的耐折性及弯曲弹性率的物性平衡变差。又本专利技术嵌段共聚物的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中,双峰的峰值的分子量不在前述范围内时,则无法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良好的透明性、耐冲击强度、刚性(弯曲弹性率)等物性平衡,并且具有耐折性佳,树脂成型时无龟裂现象等优点。由本专利技术中锐意研究得知,就本专利技术特定构成的嵌段共聚物树脂的物性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嵌段共聚物树脂以分子量呈双峰分布者为较佳,亦即可得到冲击强度、刚性的较佳物性平衡,同时可得到具有较佳耐折性的嵌段共聚物树脂。当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单峰分布、三峰分布或三峰以上的分布时,无法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例如分子量采用单峰分布时,树脂的耐冲击强度差,耐折性亦差,而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三峰时,弯曲强度及弯曲弹性率变差。上述嵌段共聚物树脂的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式是由GPC测量而得。检量线以一般市售标准的苯乙烯聚合物作成。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双峰分布的含量比值以GPC曲线的面积比求得,双峰相重叠的地方以双峰相连接的中间为最低点区分计算而得。本专利技术嵌段共聚物树脂中最大的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占嵌段共聚物树脂中的乙烯基芳香族成份的45~75重量%,较佳为50~70重量%,最佳为50~65重量%。另外,本专利技术树脂中最小的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含量较佳为占嵌段共聚物树脂中全部的乙烯基芳香族成份的3~20重量%,更佳为3~18重量%,最佳为5~16重量%。上述树脂中最大或最小的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含量在前述范围内时,耐冲击性、刚性、耐折性及成型品耐龟裂性等物性平衡上更佳。本专利技术所谓乙烯基芳香族嵌段是指嵌段共聚物树脂构造中,以乙烯基芳香族单体为主成分的嵌段而言,即A1、A2、A3、A4,前述A1、A2、A3、A4较佳为100重量%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所构成。又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嵌段共聚物树脂中最大的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的数平均分子量以60,000~140,000为较佳,而最小的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的数平均分子量较佳为3,000~10,000。若在前述范围内时,可得到更佳的透明性、耐冲击强度、刚性等物性平衡,并且具有更佳耐折性及成型品的耐龟裂性。本专利技术的嵌段共聚物树脂中乙烯基芳香族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段共聚物树脂,其特征在于该树脂由至少两个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以及至少一个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嵌段所组成,上述嵌段共聚物树脂并具有下列特征:    (1)为线性排列结构,并选自下列线性结构式:    A1-B1-A2-B2-A3    A1-B1-A2-B2-A3-R    A1-B1-A2-B2-A3-B3-A4    其中,A1、A2、A3、A4系以乙烯基芳香族单体为主成份的聚合物嵌段;而B1、B2、B3系以共轭二烯系单体为主成份的聚合物嵌段,R为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及共轭二烯系单体所形成的聚合物嵌段,且R中的共轭二烯系单体的含量大于A3的共轭二烯系单体的含量;    (2)嵌段共聚物树脂中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含量与共轭二烯系单体含量的比值=65~95重量%/35~5重量%;    (3)嵌段共聚物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双峰分布,其中,嵌段共聚物树脂的双峰含量比值为55~85重量%/45~15重量%,且其中一波峰的峰值的分子量介于120,000~200,000,另一波峰的峰值的分子量介于50,000~90,000;    (4)嵌段共聚物树脂中的乙烯基芳香族聚合物嵌段的分子量分布至少呈三峰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宏扬朱志南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