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5293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8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拔装置,包括拉座、支撑杆和拉杆,其中,拉座上开设有通槽;支撑杆穿设在通槽中;拉杆包括螺杆和托板,其中螺杆穿设在通槽中,托板设置在螺杆的一端,用于将工件托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起拔装置,实现了对无支撑点或无拉脚钩取位置的工件进行起拔,降低了拆卸难度,提高了拆卸效率。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lling device, including pull seat and a support rod and a pull rod, the pull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groove; the supporting rod is penetrated in the through groove; the draw rod comprises a screw and plate, wherein the screw penetrates through the through groove, a support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crew, used to work u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ulling device, the workpiece without support or no Lajiao position the pull hook, reducing the disassembly difficulty, improves the disassembly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拔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起拔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
,过盈压装是一种较常用的装配方式,如齿轮压装在轴上,轴承压装在曲轴上等,而在更换过盈压装件时,通常需要一种特殊装置来拨起过盈件。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马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拉马工装对过盈压装件进行拆卸,其中,拉马工装主要包括丝杆1’和拉脚2’,在其使用过程中,需要将丝杆1’抵顶在工件的支撑点上,同时拉脚2’钩住工件,并将工件向上拔出。但是,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拉马工装,要求所要拉起的工件上需提供丝杆抵顶的支撑点,同时所要拉起的工件的外部也需要给拉脚提供钩取位置,那么,对于无支撑点或无拉脚钩取位置的工件,拉马工装则无法使用,导致此类工件的拆卸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拔装置,以实现对无支撑点或无拉脚钩取位置的工件的起拔,降低拆卸难度,提高拆卸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拔装置,其中,包括:拉座,所述拉座上开设有通槽;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设在所述通槽中;拉杆,所述拉杆包括螺杆和托板,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通槽中,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一端,用于将工件托起。如上所述的起拔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撑杆通过与螺母的配合固定连接在所述拉座上。如上所述的起拔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的外径与所述螺杆的外径一致。如上所述的起拔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支撑部。如上所述的起拔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拉座是长方体块状结构,在所述拉座的各边均设置有倒角。如上所述的起拔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的数量是两个。如上所述的起拔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螺杆的数量是两个,且所述螺杆平行固定在所述托板上。如上所述的起拔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拉杆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中间的位置。本技术提供的起拔装置,实现了对无支撑点或无拉脚钩取位置的工件进行起拔,降低了拆卸难度,提高了拆卸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马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拔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的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拔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丝杆2’-拉脚1-支撑杆1.1-支撑部2-螺杆3-拉座3.1-通槽4-托板5-螺母6-第一工件7-第二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拔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的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拔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请同时参照图2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拔装置,用于拔出工件。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件6套设在第二工件7的外侧,且二者过盈配合。该起拔装置包括拉座3、支撑杆1和拉杆,其中,拉座3上开设有通槽3.1;支撑杆1穿设在通槽3.1中;拉杆包括螺杆2和托板4,其中螺杆2穿设在通槽3.1中,托板4设置在螺杆2的一端,用于将第二工件7托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工件6和第二工件7为过盈配合,在对第二工件7进行起拔前,需根据所要起拔的第二工件7的高度和直径调整支撑杆1的高度和固定点,以使拉座3下方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而便于将第二工件7从第一工件6中完全拔出;支撑杆1调整合适的高度后,将支撑杆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工件6的表面,或者固定在与第二工件7分离的其它物体的表面,以提供支撑作用;再将拉杆上的螺杆2从第二工件7的底部穿入,并依次穿过第二工件7和通槽3.1,直到托板4与第二工件7相接触,此时将螺杆2上超出通槽3.1的部分通过螺母5预拧紧,最后通过扳手等工具继续将螺杆2上的螺母5拧紧,随着螺母5与螺杆2的不断旋紧,带动螺杆2和托板4向上移动,直至第二工件7被完全拔出。进一步地,支撑杆1上设置有螺纹,支撑杆1通过与螺母5的配合固定连接在拉座3上。具体地,支撑杆1上可以设置有两个螺母5,在支撑杆1相对拉座3的高度调整完毕后,使螺母5分别在拉座3的两侧同时拧紧,以将支撑杆1和拉座3紧固;在需要调整高度或支撑位置时,可以将螺母5轻微拧松,即可实现支撑杆1在通槽3.1中自由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杆1并不仅限于通过螺母5固定在拉座3上,也可以在拉座3上开设螺纹孔,并使支撑杆1与螺纹孔配合,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具体固定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进一步地,支撑杆1的外径与螺杆2的外径一致,以便于支撑杆1和螺杆2可以无差别地穿设在通槽3.1中,同时也便于支撑杆1在通槽3.1中的移动,调整支撑位置。优选的是,支撑杆1在第一工件6上的固定可以通过支撑部1.1来实现,具体地,支撑杆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部1.1,该支撑部1.1可是固定在支撑杆1端部的螺母,支撑部1.1的设置可以增大支撑杆1与第一工件的受力面积,以稳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拔装置,同时也可以承受起拔工件过程中的作用力。拉座3可以是长方体块状结构,在拉座3的各边均设置有倒角,以避免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因与拉座3的棱角摩擦而受伤,实现了人员的安全操作。为了实现稳定的支撑,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的数量是两个。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杆1的数量不仅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者更多,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中支撑杆1所需承受的力以及起拔装置的稳定性为准,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为了实现对第二工件7施力均衡,可以设置螺杆2的数量是两个,且螺杆2平行固定在托板4上,以保证两个螺杆2可以同时穿过通槽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螺杆2与托板4间有多种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焊接等,具体以保证螺杆2与托板4固定连接为准,以实现在螺杆2拉拔过程中可以带动托板4将第二工件7拔出。进一步地,拉杆设置在两个支撑杆1中间的位置,以便支撑杆1可以自由调整支撑位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拔装置,实现了对无支撑点或无拉脚钩取位置的工件进行起拔,降低了拆卸难度,提高了拆卸效率。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起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座,所述拉座上开设有通槽;用于撑在第一工件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设在所述通槽中;拉杆,所述拉杆包括螺杆和托板,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通槽中,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一端,用于将第二工件托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座,所述拉座上开设有通槽;用于撑在第一工件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设在所述通槽中;拉杆,所述拉杆包括螺杆和托板,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通槽中,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一端,用于将第二工件托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撑杆通过与螺母的配合固定连接在所述拉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径与所述螺杆的外径一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林李龙超周涛赵文仲张雪林冯玮玮丁光辉宁科亮雷淋森王书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