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取聚唾液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4562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取聚唾液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一株产聚唾液酸大肠杆菌的发酵液为原料,经过过滤去除菌体,上清液加入适量氯化钠和乙醇等溶剂沉淀出聚唾液酸,聚唾液酸沉淀用去离子水溶解,再用过滤去除变性蛋白质,滤液经过碱性蛋白酶处理、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络合沉淀并解离后,再用过量乙醇沉淀出聚唾液酸,聚唾液酸沉淀用超纯水溶解,用层析柱进行分级纯化,收集洗脱液经过透析,冷冻干燥得聚唾液酸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效的聚唾液酸分离纯化方法,得到97%以上纯度的聚唾液酸产品,以用做药品和化妆品的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取聚唾液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

技术介绍
唾液酸是一类神经氨酸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是一个含有9个碳原子并具 有吡喃糖结构的酸性氨基糖,系统命名为5-氨基-3, 5-二脱氧-D-甘油-D-半乳壬 酮糖。根据5号碳位上不同的连接基团构成了不同的唾液酸衍生物,最主要的 两种唾液酸为5-乙酰氨基-3, 5-二脱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NANA, Neu5Ac, N—乙酰神经氨酸)和3-脱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KDN),其余的唾液酸均 是由这两种衍生而成。其中,N—乙酰神经氨酸在脊椎动物体内更为常见,如鱼 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动物。哺乳动物体内普遍存在唾液酸,相对而言 在脑脊液和粘液中最多。婴儿在幼年期唾液酸含量较高,对其身体发育具有重 要意义。聚唾液酸(Polysialicacid,Colominicacid)是唾液酸以a-2, 8和/或a-2, 9酮 苷键连接的线性同聚物,是少数几种细菌的胞外多糖组分。1957年Barry和 Goebel首先在Esc/^n'c/w'a co// K-235和K-l中发现该聚合物,以后又陆续在7Ve&sen'G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取聚唾液酸的方法,其特征是以一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K235-JYⅡ-74的发酵液为原料,经过板框过滤去除菌体,上清液加入氯化钠和乙醇溶剂沉淀出聚唾液酸,聚唾液酸沉淀用去离子水溶解,再用板框过滤或者硅藻土过滤去除变性蛋白质,滤液经过碱性蛋白酶处理、氯代十六烷基吡啶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络合沉淀并解离后,再用乙醇沉淀出聚唾液酸,聚唾液酸沉淀用超纯水溶解,通过层析柱进行分级纯化,收集洗脱液经过透析,冷冻干燥得聚唾液酸产品;各步骤工艺条件为:(1)过滤:发酵液中加入10~20g/L的80~200目的珍珠岩助滤剂,发酵液经过板框过滤去除菌体,过滤方式选择110目工业滤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晓北吴剑荣郑志永朱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