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侧熔炼处理废铅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1799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侧熔炼处理废铅膏的方法,包括废铅膏、铁粉、石灰石制粒,在顶吹炉中进行氧化反应,然后在还原炉中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粗铅和废渣。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两台炉分别完成氧化和还原反应,工艺流程紧凑,处理量大,高S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侧熔炼处理废铅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顶侧熔炼处理废铅膏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铅酸蓄电池消费量日益增大,如何清洁回收废铅酸蓄电池,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回收的重点则在于废铅膏的清洁高效回收利用,因此规模化、集约化、环保清洁化的回收技术成为新时代回收铅企业的新需求。对于废铅酸蓄电池废铅膏的回收使用,目前一般多采用火法和湿法,以及固相电解还原、直接找出合适的添加比例制作铅膏、使用废弃铅膏合成四碱式硫酸铅、废弃铅膏制取超细PbO粉体、柠檬酸盐–焙烧法、化工产品合成法,现有的处理方法大多工艺方法复杂,处理量小,处理成本高,铅直收率低。而且现在的废铅膏中锑含量较高,如果不进行回收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是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企业的损失;顶吹炉和还原炉都是冶金中常用设备。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铅直收率高、处理量大的处理废铅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侧熔炼处理废铅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铅膏、铁粉、石灰石按照100:2~8:1~5的重量比进行配料,经圆筒制粒成粒料;2)将步骤(1)得到的粒料连续均匀地用皮带运输机送入顶吹炉,粒料加入量为20~40t/h,然后将粉煤和富氧空气一起从顶吹炉的炉顶喷枪喷入,所述的粉煤加入量为粒料加入量的3%~15%,富氧空气加入量为每吨粒料喷入500~800m3富氧空气,炉内温度控制在400~700℃,氧化熔炼1~3h,FeO、CaO与粉煤中的SiO2发生造渣反应形成SiO2-FeO-CaO炉渣系,控制SiO2-FeO-CaO炉渣系组成为10%~30%CaO,20%~30%SiO2和40%~60%FeO,同时反应产出高温烟气;3)保持步骤(2)中的粒料加入量不变,将炉顶喷枪喷入的粉煤加入量调整为粒料加入量的5%~25%,富氧空气的加入量调整为每吨粒料喷入100~400m3富氧空气,炉内温度控制在800~1100℃,还原熔炼2~8h,渣中PbO大部分转变为铅,铅和锑生成铅锑合金,渣中其他PbO和造渣成分生成富铅渣,待炉内熔体高度达到1.6~1.8m,将铅锑合金铸锭,富铅渣经渣槽流入还原炉,同时反应产出高温烟气;4)停止粒料的加入和炉顶喷枪的富氧空气喷入,从还原炉侧吹喷枪喷入粉煤,粉煤加入量为富铅渣重量的10%~30%,炉内温度控制在900~1100℃,还原熔炼1~4h,渣中PbO转变为粗铅,同时反应产出高温烟气;5)将还原炉侧吹喷枪喷入的粉煤加入量调整为富铅渣重量的15%~25%,将炉内温度控制在1100~1200℃之间,还原熔炼1~2h,分别从铅口和渣口放出粗铅和废渣,同时反应产出高温烟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顶侧熔炼处理废铅膏,使废铅膏在顶吹炉内完成氧化熔炼,在还原炉内完成还原熔炼,产出铅锑合金和粗铅,在两台炉分别完成氧化和还原反应,工艺流程紧凑,处理量大,高SO2烟气和低SO2烟气分开处理有利于SO2回收和处理。2、通过配入铁粉,铁被氧化成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碱性氧化物;配入石灰石(含氧化钙≥80%),氧化钙也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喷入的粉煤的灰分50%以上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钙、二氧化硅形成SiO2-FeO-CaO炉渣系,控制SiO2-FeO-CaO炉渣系组成为10%~30%CaO,20%~30%SiO2和40%~60%FeO,该炉渣渣型是铁钙硅酸盐的熔合体,具备熔点最低、粘度最小,有利于降低熔炼时间和降低渣含铅。3、通过采用顶吹炉炉顶喷枪同时喷入粉煤和富氧空气,粉煤代替柴油、天然气或块煤,成本低,使炉内反应容易控制,反应充分。4、本专利技术能够生产出铅锑合金和粗铅两种产品。5、本专利技术渣含铅低于2%,远远低于现有冶炼技术的平均废渣含铅大于3.5%,能够提高铅直收率,降低废渣含铅量和处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所示的顶侧熔炼处理废铅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铅膏、铁粉、石灰石按照100:2~8:1~5的重量比进行配料,经圆筒制粒成粒料;其中配入铁粉改善渣型,石灰石作为造渣剂;2)将步骤(1)得到的粒料连续均匀地用皮带运输机送入顶吹炉,粒料加入量为20~40t/h,然后将粉煤和富氧空气一起从顶吹炉的炉顶喷枪喷入,所述的粉煤加入量为粒料加入量的3%~15%,富氧空气加入量为每吨粒料喷入500~800m3富氧空气,炉内温度控制在400~700℃,氧化熔炼1~3h,废铅膏中的PbSO4在高温下分解成PbO和SO2烟气,废铅膏中的PbO2被煤还原成PbO和少量Pb,铁粉中的Fe被氧化成FeO,石灰石CaCO3在高温下分解成CaO和CO2,FeO、CaO与煤中的SiO2发生造渣反应,氧化铁、氧化钙、二氧化硅形成SiO2-FeO-CaO炉渣系,控制SiO2-FeO-CaO炉渣系组成为10%~30%CaO,20%~30%SiO2和40%~60%FeO,该炉渣渣型是铁钙硅酸盐的熔合体,具备熔点最低、粘度最小,有利于降低熔炼时间和降低渣含铅;反应产出高温烟气,粗铅、炉渣中的铅与生成的烟气中的PbS、Pb或PbO之间达成平衡;3)保持步骤(2)中的粒料加入量不变,将炉顶喷枪喷入的粉煤加入量调整为粒料加入量的5%~25%,富氧空气的加入量调整为每吨粒料喷入100~400m3富氧空气,炉内温度控制在800~1100℃,还原熔炼2~8h,渣中PbO大部分转变为铅,铅和锑生成铅锑合金,渣中其他PbO和造渣成分生成富铅渣,待炉内熔体高度达到1.6~1.8m,将铅锑合金铸锭,富铅渣经渣槽流入还原炉,同时反应产出高温烟气;4)停止粒料的加入和炉顶喷枪的富氧空气喷入,从还原炉侧吹喷枪喷入粉煤,粉煤加入量为富铅渣重量的10%~30%,炉内温度控制在900~1100℃,还原熔炼1~4h,渣中PbO转变为粗铅,使还没有反应完全的物料进一步反应,同时反应产出高温烟气,使粗铅和熔渣澄清分离,渣含铅降低到3%以下;5)将还原炉侧吹喷枪喷入的粉煤加入量调整为富铅渣重量的15%~25%,将炉内温度控制在1100~1200℃之间,还原熔炼0.5~1h,分别从铅口和渣口放出粗铅和废渣,粗铅含铅98%以上,渣含铅进一步降低到2%以下,同时反应产出高温烟气。步骤(1)中所述的废铅膏的主要成分为含铅60~90%,含锑1~5%,含硫2~8%。步骤(1)中所述的铁粉含Fe≥98%,所述的石灰石含CaCO3≥80%。步骤(1)中所述的粒料的粒度为2~8mm,水分为3~6%。所述的粉煤的粒度为-200目80%以上,其中含碳50~70%,含硫0.1~1.5%,灰分15~35%,挥发份10~20%。步骤(2)中所述的炉顶喷枪为垂直于炉顶设置的可升降炉顶喷枪。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的炉顶喷枪始终插入熔体0.3~1.0m。所述的富氧空气的氧气浓度均为30~50%。步骤(5)中所述的铅口位于还原炉底部侧面,所述的渣口高度为0.4~0.8m。所述的步骤(2)和步骤(3)中的反应产出高温烟气均经降温收尘后送硫酸系统制酸,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5)中的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顶侧熔炼处理废铅膏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侧熔炼处理废铅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铅膏、铁粉、石灰石按照100:2~8:1~5的重量比进行配料,经圆筒制粒成粒料;2)将步骤(1)得到的粒料连续均匀地用皮带运输机送入顶吹炉,粒料加入量为20~40t/h,然后将粉煤和富氧空气一起从顶吹炉的炉顶喷枪喷入,所述的粉煤加入量为粒料加入量的3%~15%,富氧空气加入量为每吨粒料喷入500~80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侧熔炼处理废铅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铅膏、铁粉、石灰石按照100:2~8:1~5的重量比进行配料,经圆筒制粒成粒料;2)将步骤(1)得到的粒料连续均匀地用皮带运输机送入顶吹炉,粒料加入量为20~40t/h,然后将粉煤和富氧空气一起从顶吹炉的炉顶喷枪喷入,所述的粉煤加入量为粒料加入量的3%~15%,富氧空气加入量为每吨粒料喷入500~800m3富氧空气,炉内温度控制在400~700℃,氧化熔炼1~3h,FeO、CaO与粉煤中的SiO2发生造渣反应形成SiO2-FeO-CaO炉渣系,控制SiO2-FeO-CaO炉渣系组成为10%~30%CaO,20%~30%SiO2和40%~60%FeO,同时反应产出高温烟气;3)保持步骤(2)中的粒料加入量不变,将炉顶喷枪喷入的粉煤加入量调整为粒料加入量的5%~25%,富氧空气的加入量调整为每吨粒料喷入100~400m3富氧空气,炉内温度控制在800~1100℃,还原熔炼2~8h,渣中PbO大部分转变为铅,铅和锑生成铅锑合金,渣中其他PbO和造渣成分生成富铅渣,待炉内熔体高度达到1.6~1.8m,将铅锑合金铸锭,富铅渣经渣槽流入还原炉,同时反应产出高温烟气;4)停止粒料的加入和炉顶喷枪的富氧空气喷入,从还原炉侧吹喷枪喷入粉煤,粉煤加入量为富铅渣重量的10%~30%,炉内温度控制在900~1100℃,还原熔炼1~4h,渣中PbO转变为粗铅,同时反应产出高温烟气;5)将还原炉侧吹喷枪喷入的粉煤加入量调整为富铅渣重量的15%~25%,将炉内温度控制在1100~120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著红马雁鸿吴红林李衍林代龙果杨光灿杨伟应希源甫耀富卢叶罗凌艳王瑞山杨树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