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苝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5499287 阅读:7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苝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从肉座菌科真菌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Henn.)的子座中,经一定的制备步骤分离得到一种新的苝醌类化合物,称为竹红菌素E。竹红菌素E经超导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多种检测,确定其分子式为C

A kind of perylenequinones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erylenequinone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ine, in particular from Shiraia bambusicola Henn (Shiraia bambusicola Henn.) in the stroma, get a perylenequinones by the new preparation steps of some separation, called hypocrellabambusae E. The E was determined by superconductivit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d mass spectrometry. The molecular formula was determined to be 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苝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以真菌竹黄子座为原料首次分离到的一种苝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上述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研制新的抗肿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也可作为研制治疗多种临床常见多发癌症的药物。
技术介绍
真菌竹黄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ShiraiabambusicolaHenn.)的子座,该药材目前收载于江西省中药材标准2014年版。真菌竹黄是一种寄生在竹子上的真菌药材,别名竹花、赤团子、竹赤团子等,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江西、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具有通经活络、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胃气痛、气管炎、百日咳等病症。真菌竹黄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且结构多样,目前已经从真菌竹黄分离出来的苝醌类化合物有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竹红菌丙素、竹红菌丁素、hypomycin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下式(I)的新化合物或其前药或其溶剂化物,式(I)化合物分子式为C30H22O9,属于苝醌类化合物,可以命名为为竹红菌素E。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涉及式(I)的化合物的前药。此处“前药”是指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苝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I)的化合物或其前药或其溶剂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的化合物或其前药或其溶剂化物:2.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或其前药或其溶剂化物,以及可药用载体或赋形剂。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用乙醇对真菌竹黄的子座进行加热回流,过滤后得乙醇提取液;(2)将乙醇提取液浓缩,得乙醇浸膏;(3)将乙醇浸膏用水溶解后,再用氯仿萃取,得氯仿萃取液;(4)将氯仿萃取液浓缩,得氯仿浸膏;(5)对氯仿浸膏进行柱层析分离,得粗品;(6)任选地对(5)所得粗品进行纯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5)包括:(a)将氯仿浸膏与硅胶拌样,转入柱层析,用氯仿-甲醇混合液梯度洗脱,将洗脱液进行薄层检验,浓缩合并类似洗脱液,得8个馏分,然后(b)将第3个馏分与C18拌样,转入C18反相柱层析,用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将洗脱液进行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瑞建周国平袁铭铭吉腾飞陈伟康郑洋滨匡佩琳梁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