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用作为杀线虫农药
: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源生物农药
。具体地,涉及一系列从多花茜草中提取分 离得到的醌类化合物,其作为杀线虫剂,以其作为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 在制备杀线虫农药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线虫是世界性的病原生物,每年会给农作物造成上千亿美元的损失,而我国又是 一个农业大国,粮食产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找到根治线虫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目 前化学防治线虫依然是主流,在人工合成的杀线虫剂中,许多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合物如有 机磷类以及氨基甲酸酯类等药剂多为高毒或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人畜以及环境安 全,从而限制了化学合成杀线虫剂的应用。这使得对线虫防治研究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转移 到了生防研究上。目前已有两代生防制剂问世一直接利用菌体的第一代生防制剂和利用 菌株代谢产物的第二代生防制剂。第一代生防试剂是活菌体,而土壤的抑菌作用使得第一 代生防试剂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试用产生了不稳定性和不一致性。为克服这一难题,人 们对于第二代生防产品一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与开发给予了更多地关注。在近30 ...
【技术保护点】
如下结构式所示的茜草醌类化合物rubiasin D(1),
【技术特征摘要】
1. 如下结构式所示的茜草醌类化合物rubiasinD(l),2. 杀线虫剂,以如下结构式所示的茜草醌类化合物rubiasinD(I)、 2 -methoxy-1,4 -naphthoquinone(2)或 / 和1,4 -naphthoquinone⑶为有效成分,3. 制备如下结构式所示的茜草醌类化合物rubiasinD⑴、 2 -methoxy- 1,4 -naphthoquinone(2)和 1,4 -naphthoquinone(3)的方法,取多花茜草 的根及根茎,经干燥、粉粹后,用甲醇回流提取3 - 4次,时间为2 - 4小时,提取液经减压浓 缩得总浸膏;将总浸膏经硅胶柱层析,用100: 〇, 10:1,5:1,2:1,0:100石油醚/丙酮梯度洗 脱,结合TLC将之合并为十个组分Fr.I-Fr. 10 ;其中Fr. 1组分再经硅胶柱层析,以30:1, 10:1,5:1,1:1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分为五个亚组分Fr.I-I-F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宁华,曾广智,赵思蒙,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