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承受轴向力的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6112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承受轴向力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设在同一轴承平面的内圈、中间圈和外圈,且所述内圈与中间圈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滚动元件,所述外圈与中间圈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滚动元件;多个所述第一滚动元件在内圈与中圈之间以间隔垂直交叉的方式排列,和/或多个所述第二滚动元件在外圈与中间圈之间以间隔垂直交叉的方式排列;所述内圈、中间圈和外圈分别具有沿减速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和外圈延伸部,所述中间圈延伸部设在所述内圈延伸部与外圈延伸部之间传输波浪型减速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普通轴承的优化设计,使之变成可以承受轴向力并具有减速功能的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的优点。

A reducer that is able to bear axial for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n withstand the axial force of the reducer, the reducer is arranged in the same plane including the bearing inner ring, the middle ring and the outer ring, and between the inner ring and the middle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rolling element, a plurality of rolling element secon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ring and the middle ring; a plurality of the first rolling elements are arranged in spaced vertical cross way between the inner ring and the middle ring, and / or more of the second rolling element in between the outer ring and the middle ring at intervals perpendicular to the arrangement; the inner ring, the middle ring and the outer ring are extending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inner ring reducer, extension the middle ring and the outer ring extension extension, the intermediate ring extends between the inner r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extension part and the extending part of the outer ring transmission wave deceleration action; the utility model based on the ordinary bea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and can be changed into a reducer which can bear axial force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reducing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承受轴向力的减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与轴承结构一体化且体积小,减速效率高的减速器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变速箱本身不能或者不适合承受径向力,因此通常要配合外部或附加径向轴承使用。许多技术应用要求减速动作,但是面临一个问题,也即,众所周知的配合轴承使用的减速箱体积太大,不适合机器人以及电动车和电动轮等小型化要求强烈,并且转速的降低要稳固且精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的用于降低滚动元件的转速并可以承受轴向力的减速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以承受轴向力的减速器,包括轴承部和减速部,所述轴承部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在同一轴承平面的内圈、中间圈和外圈,所述内圈与中间圈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滚动元件,所述外圈与中间圈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滚动元件;多个所述第一滚动元件在内圈与中圈之间以间隔垂直交叉的方式排列,和/或多个所述第二滚动元件在外圈与中间圈之间以间隔垂直交叉的方式排列;所述减速部具有至少一个减速级,其中,所述内圈、中间圈和外圈分别具有沿所述轴承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和外圈延伸部,所述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以及外圈延伸部位于同一减速级平面上;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设有凹部;或者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设有凹部;所述中间圈延伸部设有用于置放径向移动元件的径向通道;所述径向移动元件分别与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接触;所述中间圈延伸部设在所述内圈延伸部与外圈延伸部之间传输波浪型减速动作。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滚动元件和/或第二滚动元件为圆柱滚子。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滚动元件之间装设有间隔保持器或者隔离块;所述第二滚动元件之间装设有间隔保持器或者隔离块。在本技术中,所述中间圈与中间圈延伸部的连接处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轴承座圈。在本技术中,所述凹部为沟槽,且该凹部的数量与所述径向通道的数量不同,并且所述凹部的径向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凸部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在本技术中,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上的沟槽的径向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上的凸部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在本技术中,所述凸部的形状反映所述凹部的形状的颠倒形式。在本技术中,所述径向移动元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至少一组滑动件或移动件。在本技术中,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与所述中间圈延伸部之间插置有径向柔性滚柱轴承。在本技术中,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上或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上的凸部的数量为偶数或至少三个的奇数。在本技术中,所述内圈延伸部设有输入连接键槽,所述中间圈设有输出连接孔、所述外圈延伸部设有用于附接到支撑结构的通孔。在本技术中,所述内圈设有轴向中心开口,所述轴向中心开口的直径大小为所述外圈的外径的35%-9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将如上述任一种结构的减速器与所述电机的集成,其中,所述电机的壳体形成所述减速器的支撑结构,并且,所述电机的转子驱动式的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圈或者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圈成整体。本技术通过将轴承结构和减速结构组合在一起并进行优化设计,使之变成可以承受轴向力并具有减速功能的减速器,跟通常的减速器相比较,不需要单独的可以承受轴向力的轴承结构,将轴承与减速器设计为一体结构,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减速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内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中间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外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减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减速轴承设有并联二级减速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减速轴承设有并联二级减速级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c为图7b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d为图7b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减速轴承设有串联二级减速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减速轴承设有串联二级减速级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c为图8b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d为图8a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径向移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a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的电机结构示意图一;图10b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的电机结构示意图二;图10c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的电机结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本技术的减速器,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在同一轴承平面的内圈、中间圈和外圈,且内圈与中间圈之间以及外圈与中间圈之间分别设有滚动元件。上述减速器具有至少一个减速级,其中内圈、中间圈和外圈分别具有沿减速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和外圈延伸部,且上述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以及外圈延伸部位于同一减速级平面上。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部,相应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设有凹部;或者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部,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设有凹部;上述凸部的径向方向的高度与凹部的径向方向的深度匹配。中间圈延伸部设在内圈延伸部与外圈延伸部之间并通过径向移动元件传输波浪型减速动作。为方便加工,上述凹部具体可采用沟槽的形式,且凹部的数量与径向通道的数量不同。特别地,凹部的径向深度等于或大于凸部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以下以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为沟槽、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具有凸部的结构进一步揭露本技术的减速器的结构。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上述减速器的横截面。减速器包括同心布设的内圈10、中间圈20、外圈30。在横截面的左边部分,标出了轴承平面41,该轴承平面41上包括三个同心布设的内圈10、中间圈20、外圈30以及多个第一滚动元件50和第二滚动元件51,多个第一滚动元件50和第二滚动元件51分别放置在内圈10与中间圈20之间和中间圈20与外圈30之间。因此,轴承平面41上的元件构成了具有三个可旋转圈的径向滚动轴承。多个第一滚动元件50在内圈10和中间圈20之间以间隔垂直交叉的方式排列(即相邻的第一滚动元件50相互垂直),和/或多个第二滚动元件51在外圈30和中间圈20之间以间隔垂直交叉的方式排列(即相邻的第二滚动元件51相互垂直);使得内圈10、第一滚动元件50、中间圈20形成一个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和/或外圈30、第二滚动元件51、中间圈20形成一个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即减速器至少包括一个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另一个则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十字交叉滚子轴承结构形式或者采用圆柱滚子、滚珠、滚针等常用的任何其他种类的滚动元件构成常规结构的轴承。优选的,第一滚动元件50和/或第二滚动元件51采用圆柱滚子。并且第一滚动元件50和/或第二滚动元件51之间装设有间隔保持器或者隔离块,即圆柱滚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以承受轴向力的减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承受轴向力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部和减速部,所述轴承部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在同一轴承平面的内圈、中间圈和外圈,所述内圈与中间圈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滚动元件,所述外圈与中间圈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滚动元件;多个所述第一滚动元件在内圈与中圈之间以间隔垂直交叉的方式排列,和/或多个所述第二滚动元件在外圈与中间圈之间以间隔垂直交叉的方式排列;所述减速部具有至少一个减速级,其中,所述内圈、中间圈和外圈分别具有沿所述轴承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和外圈延伸部,所述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以及外圈延伸部位于同一减速级平面上;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设有凹部;或者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设有凹部;所述中间圈延伸部设有用于置放径向移动元件的径向通道;所述径向移动元件分别与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接触;所述中间圈延伸部设在所述内圈延伸部与外圈延伸部之间传输波浪型减速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承受轴向力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部和减速部,所述轴承部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在同一轴承平面的内圈、中间圈和外圈,所述内圈与中间圈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滚动元件,所述外圈与中间圈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滚动元件;多个所述第一滚动元件在内圈与中圈之间以间隔垂直交叉的方式排列,和/或多个所述第二滚动元件在外圈与中间圈之间以间隔垂直交叉的方式排列;所述减速部具有至少一个减速级,其中,所述内圈、中间圈和外圈分别具有沿所述轴承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和外圈延伸部,所述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以及外圈延伸部位于同一减速级平面上;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设有凹部;或者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设有凹部;所述中间圈延伸部设有用于置放径向移动元件的径向通道;所述径向移动元件分别与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接触;所述中间圈延伸部设在所述内圈延伸部与外圈延伸部之间传输波浪型减速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元件和/或第二滚动元件为圆柱滚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元件之间装设有间隔保持器或者隔离块;所述第二滚动元件之间装设有间隔保持器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晓东李俊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曼精密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