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技术

技术编号:152829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从艾纳香原植物中制备其总黄酮有效部位。采用适当的前处理步骤,进而以聚酰胺为吸附剂进行层析分离。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效率、降低制备成本,实现了在保证原有药效基础上,减少患者服用量,同时更有利于制剂制备以及规模化工业生产的技术创新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制备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对中国专利申请CN1403451中公开的制备方法的改进,该专利申请全文作为引用参考文献结合于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艾纳香为菊科植物Blumea balsamifera(L.)DC干燥茎叶。艾纳香,中药又称大风艾。《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记载,艾纳香性“辛、苦、温”,具“温中活血、调经、祛风除湿”之功能。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泻痢、腹痛、肠鸣、肿胀、月经不调、筋骨疼痛”等病症。艾纳香叶含挥发油,其中以L-龙脑(Borneol)为主,另含桉叶素(Cineole)、柠檬烯(Limonene)、倍半萜烯醇等(《中药大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562~563.)。中药艾纳香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提取冰片的原料,也有少数传统中药复方以其挥发油或药材入药,例如咽立爽滴丸等。近年来报道的化学成分有黄酮化合物、二氢黄酮化合物、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Nijsiri R.等,Journal of Nature Products.1981.44(5)541~545)。中国专利申请CN1403451首次公开了以艾纳香黄酮类化学成分为主要组分的总黄酮有效部位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及降血脂作用,可以用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或预防,该专利技术还建立了总黄酮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其采用吸附树脂或酸沉淀法作为艾纳香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并进一步详述了其中吸附树脂法采用氯化钙沉淀作为层析前处理方法,然后经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D-101)柱层析,得总黄酮提取物。经HPLC检测,该提取物具有保留时间(Rt)为10.908、14.398、19.791、38.607、43.063的主要黄酮类组份;并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达25%~100%。由该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总黄酮提取物,经药效学试验证明,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及降血脂作用,作为艾纳香总黄酮有效部位,可以用于制备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药物。试验研究表明,大孔吸附树脂不仅可以吸附艾纳香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也可以吸附提取物中所含的甾体、萜类以及挥发性成分,对脂溶性成分有广谱吸附作用,即使采用乙醇-水梯度洗脱,也只能有限富集黄酮类化合物,使得大孔树脂纯化产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难以进一步提高,例如使产物中的总黄酮含量达到60%以上。已知聚酰胺树脂在特定条件下对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姚新生主编,《天然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由于聚酰胺树脂吸附属于氢键吸附,因此对带有多元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实际上,在中药有效部位的工业化制备技术中,聚酰胺树脂的应用仍极为有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应当是聚酰胺树脂的吸附/洗脱等具体步骤中的工艺技术处理问题。采用聚酰胺树脂纯化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粗提物吸附上样问题。已知聚酰胺与酚类化合物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在水中最强,在含水乙醇中随醇浓度的增高而相应减弱,在高浓度醇或其它有机溶剂中几乎不缔合。聚酰胺柱层析时,通常用水装柱,样品也尽可能做成水溶液上柱以利聚酰胺对溶质的充分吸附(姚新生主编,《天然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根据文献以及本专利技术人研究结果,艾纳香所含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黄酮类化合物,仅含少量的黄酮苷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水溶性都很差,显然,采用其水溶液上样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以较高浓度的醇溶液上样,则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很难被聚酰胺树脂所吸附。本领域中,采用干法上样可以不受上样溶剂的影响,但干法上样由于其处理步骤繁琐而一般仅限于实验研究,难以应用于规模化的工业生产。现已发现,借助粗提物的“共溶”性可以实现艾纳香提取物的聚酰胺树脂的吸附上样。所谓“共溶”,是指通过粗提物中存在的水溶性非黄酮类化合物提高黄酮类化合物在水或低醇水溶液中的溶解性。与CN1403451所述方法相比,除所得终产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得以进一步提高之外,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势还包括工艺过程中的目标物损失率降低;相同吸附柱床体积下的活性成分的吸附量提高,即吸附效率显著提高;以总黄酮计,终产物收率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阐明了CN1403451没有阐明的所得艾纳香总黄酮产物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艾纳香总黄酮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聚酰胺树脂将艾纳香的醇水提取物纯化分离可制备含量较高的艾纳香总黄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药物组合物和制备艾纳香甲素、乙素、丙素、北美圣草酚、7-甲氧基圣草酚中的应用。术语定义本专利技术中,“艾纳香”是指菊科植物Blumea balsamifera(L.)DC的地上部分,尤其是适合储存和运输需要的艾纳香干燥叶及嫩枝。“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或总黄酮提取物)”、“艾纳香总黄酮有效部位(或总黄酮有效部位)”是指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从艾纳香中获得的提取物,所述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总含量不低于50%。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述有机溶剂水溶液的浓度均指体积百分含量(v/v);例如,40%乙醇溶液,是指该溶液中含有40%体积的乙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艾纳香提取物中总黄酮或某一特定化学成分的“含量”均指质量百分含量。其中,对于特定化学成分,例如艾纳香甲素、乙素、丙素,其含量是指通过HPLC法测定的百分含量;对于总黄酮含量,则是指通过后文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百分含量。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检测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检测步骤包括(1)制备对照品溶液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艾纳香甲素,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艾纳香甲素0.4mg的溶液,所得溶液即对照品溶液。(2)制备标准曲线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ml、2.0ml、3.0ml、4.0ml、5.0ml、6.0ml置25ml量瓶中,加10%硝酸铝溶液,混匀,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以0号管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 B)在380nm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3)制备供试品溶液液体样品经稀释至适当浓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固体样品则取样约4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25ml量瓶中,作为供试品溶液。(4)含量测定与计算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10%硝酸铝溶液”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总黄酮的浓度(μg/ml),计算,即得。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检测提取物中总黄酮HPLC检测的色谱条件是色谱柱迪马钻石C18柱(4.6mm×250mm,5μ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4nm和/或289nm。流动相梯度洗脱,洗脱程序见下表 专利技术详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艾纳香黄酮类化学成分,特别是总黄酮有效部位的新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根据艾纳香药材以及目标产物理化性质,采用聚酰胺层析技术分离其总黄酮有效部位。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包括的主要步骤有(1)提取艾纳香药材采用醇水溶液提取。采用醇水溶液提取时,所述醇水溶液优选乙醇水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酰胺吸附层析从艾纳香的醇水粗提取物中纯化分离艾纳香总黄酮提取物,该提取物中占50%~95%质量百分比的为黄酮类化合物;所述艾纳香为菊科植物Blumeabalsamifera(L.)D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华康晖曾伟珍姚光辉殷米来张丽娟李靖冯汉林于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创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