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IL-12细胞因子家族的适体和其自体免疫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8028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治疗发病机理与细胞因子相关的免疫疾病的材料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材料和方法对自体免疫疾病的治疗是有利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材料和方法是针对能够结合人类IL-23和/或人类IL-12细胞因子的核酸配体并因此调节它们的生物活性,作为免疫、自体免疫和癌症治疗的治疗药物是有用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通常是关于核酸领域并更特别关于能够结合人白细胞介素-12(IL-12)细胞因子家族,更具体是关于人白细胞介素-12(IL-12)、人白细胞介素-23(IL-23)、或IL-12与IL-23,并且是关于其它的相关细胞因子(例如,IL-27和p40二聚体)的适体。这种适体作为自体免疫相关疾病和/或其它疾病或障碍中的治疗剂是有利的,这些疾病与IL-12家族的细胞因子,具体是IL-23和IL-12有关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关于能够结合IL-23和/或IL-12的适体给药的材料和方法。
技术介绍
适体是通过与非标准Watson-Crick碱基配对相互作用来结合分子的具有特殊结合能力的核酸分子。适体,象由噬菌体展示或单克隆抗体(″mAbs″)产生的肽,能够特殊结合所选靶标和调节靶标活性,例如,通过结合适体可以阻滞其靶标发挥作用的能力。由随机序列寡核苷酸库的体外筛选过程产生,适体已经被制成超过100个蛋白,该蛋白包含生长因子、转录因子、酶、免疫球蛋白和受体。典型的适体尺寸是10-15kDa(30-45核苷酸),使用亚纳摩尔亲和力结合其靶标,并且针对紧密相关靶标进行辨别(例如,适体一般不结合来自同一基因家族的其它蛋白)。一些列结构研究已经显示出适体能够使用相同类型结合作用(氢键、静电互补性、疏水接触、位阻排阻),该结合作用使抗体-抗原复合体内的亲和性和特异性丧失活性。适体具有许多作为治疗和诊断使用的理想的特征,其包含高度特异性和亲和性、生物功效、和极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此外,他们提供了对抗体和其它蛋白生物的特异性竞争优势,例如1)速度和控制。适体完全由体外制得,虑及初始通道包含治疗通道的快速生成。体外筛选使适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被高度控制并且允许通道,包含抗毒性和非免疫原性靶的通道的生成。2)毒性和免疫原性。一类适体已经证明了很少或无毒性或免疫原性。在进行高水平适体的缓慢定量给药的老鼠或美洲旱獭体内,任何临床、细胞、或生物化学测试观察不到毒性。然而,许多单克隆抗体的效力能被抗体自己的免疫反应严重限制住,诱出适体的抗体是极其困难的,最可能因为适体不可能经过MHC由T-细胞递呈,并且免疫反应一般被训练为不认知核酸片断。3)给药。尽管目前大部分认可的抗体疗法通过静脉内灌输给药(一般在2-4小时内),适体能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在对猴子的研究中,适体通过皮下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大于80%(Tucker et al,J.ChromatographyB.732203-212,1999))。此区别主要由于相对低的溶解度和最大治疗mAbs所必需的大量体积)。具有优良的溶解度和相对低的分子量(适体10-50kDa;抗体150kDa),一周剂量的适体可经过注射小于0.5mL体积进行输送。此外,以抗体为基础疗法或预防的另一个优势为,小尺寸的适体使他们穿入构象狭窄部分,该部分不能使抗体或抗体片断穿透。4)可量测性和费用。治疗适体是经化学合成的,因此当需要满足生产需要时,容易测量出。然而测量产物的困难是目前限制一些生物的可用性和大规模蛋白生产商的投资性成本是巨大的,单一的大规模寡核苷酸合成能生产100千克/年以上并且需要相对适度的初期投资。对比高度最优化抗体的费用,千克等级的适体合成产物的目前费用估计是$500/g。生产工艺的不断改善预期在5年内降低货物的费用小于$100/g。5)稳定性。治疗适体是化学稳定的。它们适于在接触如加热和变性剂因素后恢复活性并且能在室温下以冻干粉末存储较长时间。细胞因子和免疫反应哺乳动物的免疫反应以一系列复杂的称为“免疫网络”的细胞相互作用为基础。除了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性白细胞、和其它细胞的网络样细胞相互作用、以淋巴因子、细胞因子、或单核因子闻名的可溶蛋白在控制这些细胞相互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免疫系统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在免疫反应的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大部分细胞因子是多向性的并且具有包含抗原呈递;活化、增殖、和CD4+细胞亚群分化;B细胞抗体反应;和超敏性表现的多重生物活性。细胞因子与宽范围退化或非正常条件相关,非正常条件直接或间接与免疫系统和/或造血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重要家族是IL-12家族,其包含,如IL-12、IL-23、IL-27、和p40单体和p40二聚体。IL-23是由p19和p40亚基组成的共价键异二聚体分子,每一个由单独基因编码。IL-12也是由p35和p40亚基组成的共价键异二聚体分子。因此,IL-23和IL-12两者共同具有p40亚基(附图说明图1)。人类和小鼠p19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70%并且p35紧密相关(亚基相对IL-12是独一无二的)。转染试验显示类p35、p19蛋白当单独表达时分泌极少并且需要其具有高表达的异二聚体另一个成员p40的共同表达。p40和p19一起组成二硫键异二聚体。P19成分由活性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s″)、内皮细胞、和T细胞大量制备出。ThI细胞表达p19mRNA的量大于表达Th2细胞的量;然而,在这些细胞类型中仅活性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s″)自发表达p40,IL-23的另一成分。细菌产物,经由Toll-类受体-2的信号增加p19的表达,其暗示p19和IL-23可能对特定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中期作用。IL-12和IL-23的一个同源性是它们对T-细胞的增殖效果(Brombacher et al.,Trends in Immun.(2003))。然而,这些细胞因子作用的T-细胞亚群中存在明显差异。在小鼠体中,IL-12诱发原初小鼠T-细胞而不是记忆T-细胞的增殖,尽管IL-23增殖效果对记忆T-细胞受限。IL-23对IFN-γ生成的作用主要针对人体内记忆T-细胞。虽然IL-12能在原初T-细胞中诱发IFN-γ生成,并在更大程度上,记忆T-细胞、IL-23对原初T-细胞中IFN-γ生成具有非常小的影响。在IL-23刺激的记忆T-细胞中观察到IFN-γ生成的适度增加,但这种影响比IL-12刺激的结果稍微小些。因此,IL-23具有不同于IL-12的生物活性,然而两者被认为在自体免疫和炎性疾病如多重硬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全身性红斑狼疮、和肠易激综合症(包含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和溃疡性结肠炎)中起作用,除了如骨质酥松症中骨吸收、I型糖尿病、和癌症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治疗的IL-23和/或IL-12特异性适体虽然不受限于理论,应相信IL-12和IL-23与多重硬化症(″MS″)发病机理相关。例如,多重硬化症患者脑脊液中的p40水平上调(Fassbenderet al.,(1998)Neurology 51753)。此外,抗-p40 mAb已经显示出定位在脑损伤处(Brok et al.,JI(2002)1696554)。而且,较低水平p40 mRNA显示出对IFN-β治疗的预期临床反应(Van-Boxel-Dezaire et al.,1999)。因此,IL-12和IL-23经由p40的敲除可能改善多重硬化症的综合症。事实上,抗-p40抗体显示出显著性抑制老鼠的实验性自体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发展和严重性(Constantinescu et al.,JI(1998)1615097)and in marmosets(B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异性结合IL-23的适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L戴纳艾利希那费格森滨口信子萨拉切斯沃思克内HA丹尼尔莱加斯波加桑霍尼克里斯汀汤普森
申请(专利权)人:阿切埃米克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