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络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123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新颖的离子金属络合物。该类型化合物能够在最广义上归于电子工业的许多不同应用中用作功能材料。通过通式(1)和(1a)描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作为阳离子或阴离子的通式(2)亚结构M(L)t+/t-n的通式(1)的离子化合物 t-/t+n 通式(1) 其中以下说明适用于使用的符号和标记 M在每一次出现中是元素周期表第一到第九副族的元素,优选铱、铑、铂、钯、金、钨、铼、钌或锇; D在每一次出现中是相同或者不同的,是具有与M配位的非键电子对的sp2-杂化的杂原子; C在每一次出现中是与M结合的sp2-杂化的碳原子; Cy1在每一次出现中相同或者不同的,是通过sp2-杂化的碳原子与M结合的碳环或者杂环,任选被R1和/或Q取代;此处Cy1或者是单环或是寡环; Cy2相同或者不同的在每一次出现中是通过原子D与M配位的杂环,任选被R1和/或Q取代;此处Cy2是单环或低聚环; Q相同或者不同的在每一次出现中是带有t个正或负电荷的带正或负电的取代基; R1在每一次出现中是相同或者不同的,为H、氘、F、Cl、Br、I、OH、NO2、CN、N(R2)2、B(OH)2、B(OR2)2,具有1-4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或者烷氧基,或者具有3-4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者环烷基或者烷氧基,其中在上述各烷基或烷氧基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以被-R2C=CR2-,-C≡C-,Si(R2)2,Ge(R2)2,Sn(R2)2,-O-,-S-,-NR2-,-(C=O)-,-(C=NR1)-,-P=O(R2)-,-COOR2-或-CONR2-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H原子可以被F取代, 或 是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香体系,具有2-30个碳原子的杂芳族体系,或上述提及体系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其各自可被一个或多个非芳基R1取代,其中随后在相同的环或在不同环上的多个或取代基R1可以一起形成另外的单或者多环的脂族或芳香环系; R2在每一次出现中,相同或者不同的是H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团,或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烃基团或具有2-30个碳原子的杂芳族烃基; n是1、2或3, t是1、2或3,优选1或2,特别是1,其中配位体本身载带电荷; 通式(1)中的配位体L′和L″是以双齿方式螯合的单阴离子配位体;m和o相同或者不同的,在每一次出现中为0、1或2; 其特征在于在通式(2)的结构上存在至少一个基团Q; 和作为络离子反离子的离子。 本专利技术对于以正方形平面方式配位的金属,例如铂和钯,n+m+o=2,对于以八面体的方式配位的金属,例如铱,n+m+o=3。 此外,如在WO 05/019373中描述的,环Cy2也可以是通过碳而不是通过杂原子D与金属配位的碳烯。 杂化认为是指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因此,一个2s和两个2p轨道的线性组合产生三个等性的彼此形成120度角的sp2杂化轨道。其余p轨道例如在芳族体系中能够形成π键。 本专利技术的通式(1)的化合物,在八面体络合物情况下,可以具有面式或经式的性质,只有在络合物载带三个配位体,而其中各自具有相同的配位原子的情况下,这样面式和经式络合物的区分才有意义。本专利技术涉及纯面式以及纯经式络合物或其中面式和经式两者都存在的混合物。优选面式络合物。 在本申请意义上,面式或经式配位描述了具有六个配位原子的金属M的环境。如果在(假想)八面体配位的多面体中三个相同的配位原子占据了三角形面,而三个相同的但不同于第一配位原子的配位原子占据了(假想)八面体配位多面体中另一三角形面,则存在面式配位。在经式配位情况下,在(假想)八面体配位的多面体中三个相同的配位原子占据了第一经线,而三个相同的但不同于第一配位原子的配位原子,在(假想)八面体配位多面体中占据其它的经线。参考三个N配位原子和三个C配位原子配位的实施例,显示如下(示意附图说明图1)。因为该描述涉及配位原子,而不是提供这些配位原子的环Cy1和Cy2,因此三个环Cy1和三个环Cy2在每一次出现中可以相同或不同,然而在本申请意义上仍然相当于面式或经式的配位。相同的配位原子认为是指由相同的元素(例如氮)组成的那些,不管这些元素是否结合成为不同的任选环状的结构。 Schema1 facial coordinationmeridional coordination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通式(1)或(1a)的离子化合物也可以为混盐形式。如果通式(1)或(1a)的化合物包含具有阳离子配位体的通式(2)或(2a)的亚结构M(L)t+n,则能够由带有阴离子配位体的通式(2)或(2a)的亚结构M(L)t-n形成作为反离子的阴离子。在相反的情况下同样适用,如果通式(1)或(1a)的化合物包含具有阴离子配位体的通式(2)或(2a)的亚结构M(L)t-n,则能够由带有阳离子配位体的通式(2)或(2a)的亚结构M(L)t+n形成作为反离子的阳离子。 该类型的混合的化合物能够制备本专利技术特定的离子结构并调节化合物的性能。 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其中C1-C40烷基特别优选认为是指如下的基团,此外所述烷基的单个H原子或CH2基团可以被上述提到的基团取代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甲基丁基,正戊基,仲戊基,环戊基,正己基,环己基,正庚基,环庚基,正辛基,环辛基,2-乙基己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环戊烯基,己烯基,环己烯基,庚烯其,环庚烯基,辛烯基,环辛烯基,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或者辛炔基。C1-到C40-烷氧基特别优选认为是指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或者2-甲基丁氧基。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香体系或具有2-30个碳原子的杂芳族体系认为是指特别是来源于如下的基团,它们各自也可以被上述提及的基团R1取代并可以通过任何希望的位置连接到所述芳香或杂芳族体系苯、萘、蒽、菲、嵌二萘、屈、芘、萤蒽、丁省、戊省、苯并芘、联苯、亚联苯基、三联苯、亚三联苯、芴、螺二芴、二氢菲、二氢芘、四氢芘、顺式的或者反式的茚并芴、三聚茚、异三聚茚、呋喃、苯并呋喃、异苯并呋喃、二苯并呋喃、噻吩、苯并噻吩、异苯并噻吩、硫芴、吡咯、吲哚、异吲哚、咔唑、吡啶、喹啉、异喹啉、吖啶、菲啶、苯并-5,6-喹啉、苯并-6,7-喹啉、苯并-7,8-喹啉、吩噻嗪、吩噁嗪、吡唑、吲唑、咪唑、苯并咪唑、萘并咪唑、菲并咪唑、吡啶并咪唑、吡嗪并咪唑、喹喔啉并咪唑、噁唑、苯并噁唑、萘并噁唑、蒽并噁唑、菲并噁唑、异噁唑、1,2-噻唑、1,3-噻唑、苯并噻唑、哒嗪、苯并哒嗪、嘧啶、苯并嘧啶、喹喔啉、吡嗪、二氮蒽、二氮杂萘、氮咔唑,苯并咔啉,菲咯啉,1,2,3-三唑,1,2,4-三唑,苯并三唑,1,2,3-噁二唑,1,2,4-噁二唑,1,2,5-噁二唑,1,3,4-噁二唑,1,2,3-噻二唑,1,2,4-噻二唑,1,2,5-噻二唑,1,3,4-噻二唑,1,3,5-三嗪,1,2,4-三嗪,1,2,3-三嗪,四唑,1,2,4,5-四嗪,1,2,3,4-四嗪,1,2,3,5-四嗪,嘌呤,蝶啶,吲嗪和苯并噻二唑。 Cy1和Cy2优选是芳香或杂芳族体系。 优选通式(1)的化合物包括如下通式(2a)的亚结构M(L)t+/t-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式(1)的离子化合物,    [M(L)↑[t+/t-]↓[n](L‘)↓[m](L“)↓[o]][离子]↑[t-/t+]↓[n]  通式(1)    其包括作为阳离子或阴离子的通式(2)亚结构M(L)↑[t+/t-]↓[n],    ***  Formula  (2)    其中以下说明适用于使用的符号和标记:    M在每一次出现中是元素周期表第一到第九副族的元素,优选铱、铑、铂、钯、金、钨、铼、钌或锇;    D在每一次出现中是相同或者不同的,是具有与M配位的非键电子对的sp↑[2]-杂化的杂原子;    C在每一次出现中是与M结合的sp↑[2]-杂化的碳原子;    Cy1相同或者不同的在每一次出现中是通过sp↑[2]-杂化的碳原子与M结合的碳环或者杂环,任选被R↑[1]和/或Q取代;此处Cy1或者是单环或低聚环;    Cy2相同或者不同的在每一次出现中是通过原子D与M配位的杂环,任选被R↑[1]和/或Q取代;此处Cy2是单环或低聚环;    Q相同或者不同的在每一次出现中是具有t个正或负电荷的带正或负电的取代基;    R↑[1]在每一次出现中是相同或者不同的,为H,氘,F,Cl,Br,I,OH,NO↓[2],CN,N(R↑[2])↓[2],B(OH)↓[2],B(OR↑[2])↓[2],具有1-4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或者烷氧基,具有3-4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者环烷基或者烷氧基,其中在上述各烷基或者烷氧基中的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以被-R↑[2]C=CR↑[2]-,-C≡C-,Si(R↑[2])↓[2],Ge(R↑[2])↓[2],Sn(R↑[2])↓[2],-O-,-S-,-NR↑[2]-,-(C=O)-,-(C=NR↑[1])-,-P=O(R↑[2])-,-COOR↑[2]-或-CONR↑[2]-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H原子可以被F取代,    或    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香体系,具有2-30个碳原子的杂芳族体系,或上述提及体系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其各自可被一个或多个非芳基R↑[1]取代,其中随后在相同的环或在不同环上的多个取代基R↑[1]可以一起形成另外的单或者多环的脂族或芳香环系;    R↑[2]在每一次出现中,相同或者不同的是H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团,或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烃基团或具有2-30个碳原子的杂芳族烃基;    n是1、2或3;    t是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普斯托塞尔海因里希贝克尔埃米尔帕勒姆埃丝特布罗伊宁
申请(专利权)人: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