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dielectric material,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in weight portion: 75, 60 barium titanate gamma 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10 14, 3 5, two 2.6 amino benzoic acid benzene ester phosphite three 3, 6 8, 3 pyridine 4, 0.03, 0.02 lithium chloride copper bromide 4.3 5, 7 10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The composite material of the invention can increase the thickness of the interfacial layer, on the other hand can improve the charge transfer ability in the interfacial region, which will promote the charge accumulation at the interface, enhanced the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improve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compo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电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介电材料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评估该材料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是介电常数。因此,制备高性能的介电材料,首先就是要提高它的介电常数。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主要源自于材料内部的极化,要想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本文必须增强材料内部极化的强度。电介质在电场下极化的分子机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四种:界面极化、偶极取向、离子极化和电子极化。其中,偶极取向、离子极化及电子极化和材料的组成及它们本征电性能有关,而界面极化除了和材料本征电性能有关外,还和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有关。为了制备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高介电纳米填料和聚合物基体来提高偶极取向、离子极化和电子极化,并通过纳米特有的结构来设计独特的界面结构来提高界面极化,从而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首先,本专利技术选择纳米钛酸钡颗粒作为填料,来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纳米钛酸钡是一种常见的铁电陶瓷,能够自发极化,有很高的介电常数,同时,钛酸钡还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和稳定性,其表面存在有反应活性羟基官能团,为后面设计特殊的界面结构提供了可行性。和其他常见的高介电填料,如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锆等无机颗粒相比,钛酸钡有很大的优势,因此被广泛用于制备高介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人们还研究发现,选用纳米填料比选用微米填料更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电性能,一方面,纳米填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增大复合材料中的界面面积,从而增强界面极化,提高介电常数;另一方面,往聚合物中添加纳米填料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强度,提升材料的实用价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介电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钛酸钡60‑75、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0‑14、3,5‑二氨基苯甲酸2.6‑3、亚磷酸三苯酯6‑8、吡啶3‑4、氯化锂0.02‑0.03、溴化亚铜4.3‑5、聚偏氟乙烯7‑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介电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钛酸钡60-75、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0-14、3,5-二氨基苯甲酸2.6-3、亚磷酸三苯酯6-8、吡啶3-4、氯化锂0.02-0.03、溴化亚铜4.3-5、聚偏氟乙烯7-10。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上述钛酸钡,加入到浓度为25-30%的双氧水溶液中,超声10-20分钟,送入100-105℃的油浴中,保温搅拌3-4小时,离心分离,将沉淀在80-85℃下真空干燥10-12小时,得羟基化钛酸钡;(2)将上述羟基化钛酸钡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超声6-10分钟,加入上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通入氮气,在76-80℃下保温搅拌20-25小时,离心分离,将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松,许飞云,罗翔,戴挺,章功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吉思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