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电动汽车和无线充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5971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电动汽车和无线充电系统,其中,该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于对动力电池充电,包括接收线圈模块、充电电路、车载控制电路、车载电源和开关模块;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车载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所述车载电源经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车载控制电路的供电端,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模块;所述接收线圈模块产生感应电压输出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车载控制电路上电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工作,以使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减小系统待机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电动汽车和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例如电动汽车。现有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中,为了保证车载控制电路能随时响应并启动充电电路开始充电工作,因此,在不充电情况下,车载控制电路与车载电源也处于连通状态,即车载控制电路始终保持通电,这样车载控制电路上会存在一定的静态功耗,导致系统待机时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旨在降低待机功耗,增加车载电路待机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于对动力电池充电,包括接收线圈模块、充电电路、车载控制电路、车载电源和开关模块;其中,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车载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所述车载电源经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车载控制电路的供电端,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模块;所述接收线圈模块产生感应电压输出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车载控制电路上电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工作,以使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优选地,所述接收线圈模块包括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所述第一接收线圈经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二接收线圈与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控制开关和解调电路;所述解调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触发端。优选地,所述控制开关为继电器、接触器、晶体管或MOS管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接收线圈模块还包括补偿电路,所述补偿电路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于对动力电池充电,包括接收线圈模块、充电电路、车载控制电路、车载电源和开关模块;其中,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车载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所述车载电源经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车载控制电路的供电端,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模块;所述接收线圈模块产生感应电压输出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车载控制电路上电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工作,以使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系统,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以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于对动力电池充电,包括接收线圈模块、充电电路、车载控制电路、车载电源和开关模块;其中,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车载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所述车载电源经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车载控制电路的供电端,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模块;所述接收线圈模块产生感应电压输出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车载控制电路上电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工作,以使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接收线圈模块耦合连接的发射线圈模块。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整流电路、调压电路和逆变电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供电输入端,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线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还包括辅助电源模块和调制电路,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调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调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控制开关和解调电路;所述解调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触发端。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调制电路的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逆变电路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开关模块来控制车载控制电路与车载电源之间的通断,且当充电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开关模块断开,如此可保证车载控制电路断电,减少或避免车载控制电路在待机时的耗电。而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该开关模块触发导通,使得车载控制电路与车载电源之间连通,以控制充电电路启动而对动力电池充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接收线圈模块于一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图1中接收线圈模块于另一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图1中接收线圈模块于又一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仅以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于对动力电池28充电,包括接收线圈模块21、充电电路(未标号)、车载控制电路23、车载电源25和开关模块(未标号);其中,接收线圈模块21经充电电路连接动力电池28,车载控制电路23连接充电电路,车载电源25经开关模块连接车载控制电路23的供电端,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接收线圈模块21;接收线圈模块21产生感应电压输出时,开关模块导通,车载控制电路23上电控制充电电路工作,以使接收线圈模块21经充电电路向动力电池28充电。具体地,充电电路包括第二整流电路26和电池管理系统27,接收线圈模块21依次经第二整流电路26和电池管理系统27连接动力电池28。车载控制电路23用于检测第二整流电路26的输出电流i和输出电压v,并根据该输出电流i和输出电压v以控制充电电路对动力电池28进行充电。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开关模块来控制车载控制电路23与车载电源25之间的通断,且当充电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开关模块断开,如此可保证车载控制电路23断电,减少或避免车载控制电路23在待机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电动汽车和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于对动力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线圈模块、充电电路、车载控制电路、车载电源和开关模块;其中,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车载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所述车载电源经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车载控制电路的供电端,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模块;所述接收线圈模块产生感应电压输出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车载控制电路上电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工作,以使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于对动力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线圈模块、充电电路、车载控制电路、车载电源和开关模块;其中,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车载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所述车载电源经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车载控制电路的供电端,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模块;所述接收线圈模块产生感应电压输出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车载控制电路上电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工作,以使所述接收线圈模块经所述充电电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模块包括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所述第一接收线圈经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二接收线圈与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控制开关和解调电路;所述解调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触发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为继电器、接触器、晶体管或MOS管中的任意一种。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模块还包括补偿电路,所述补偿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张永辉曹生辉梁立科金亮亮罗勇刘俊强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中兴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