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分离型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2856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分离型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溶性微针依次包括针尖、中间层和基层,所述针尖由高分子赋形材料制备而成,所述中间层由亲水性大分子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基层由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备而成。通过控制中间层的亲水性大分子材料和针尖的高分子赋形材料的种类以及中间层的厚度,加快中间层的溶解速度,扩大针尖与中间层的溶解时间差,使得针尖能与基底快速分离,将针尖留在体内,解决了传统可溶性微针无柔韧性基底与皮肤的贴合问题以及避免了贴剂型基底微针造成的过敏性伤害、皮内断裂以及废弃物二次伤害等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生物医药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分离型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如今生物大分子药物在医药领域和美容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其不稳定性的特性使得这类药物无法通过最基本的口服途径给药,而注射给药需要克服相应的医疗技术与顺应性差的不足。因此,针对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方便,可靠,高顺应性,高疗效的给药途径成为药剂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微针能在很小的皮肤面积上同时覆盖数百根微针刺穿皮肤角质层,允许药物通过这个重要的屏障实现对药物的导入,其因安全方便、疗效高、患者顺应性好成为了生物药物一个最有前景的给药方式。传统金属微针易造成皮内断裂及有废弃物二次伤害的风险;而传统的可溶性微针通过胶布等贴剂将承载着针尖的基层固定于皮肤上,给药时间有赖于针尖的溶解速度。如此,无柔韧性的基层与人体皮肤的贴合不牢可造成给药不充分,且针尖在给药途中容易发生不规则断裂从而造成给药剂量的不精确,另外,贴剂也可引起部分使用者的皮肤过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微针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主动分离型可溶性微针,本专利技术的可溶性微针在针尖与基底之间包括有中间层,将针尖与基层分开,利用中间层的亲水性大分子材料与针尖材料的溶解时间不同的特性,使所得微针在使用时,针尖能主动与微针分离,并留在皮肤内。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溶性微针,依次包括针尖、中间层与基底,所述针尖由高分子赋形>材料制备而成,所述中间层由亲水性大分子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基层由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备而成;所述高分子赋形材料选自右旋糖苷、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乙烯二醇、牛血清白蛋白、弹性蛋白多肽、羟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亲水性大分子材料选自卡波姆、羟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果胶、明胶、海藻酸、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的单体聚合物或共聚物、右旋糖苷、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大分子材料为卡波姆、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高分子赋形材料为右旋糖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的单体聚合物或共聚物。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波姆选自卡波姆940、卡波姆934、卡波姆971;所述泊洛沙姆选自泊洛沙姆184、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1μm~500μm。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150μm~250μ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述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针尖溶液的制备:将高分子赋形材料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针尖溶液;2)中间层溶液的制备:将亲水性大分子材料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中间层溶液;3)基层溶液的制备: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得基层溶液;4)将步骤1)所得的针尖溶液加入到微针阴模中,离心;刮去多余的针尖溶液;然后加入步骤2)所得的中间层溶液,喷涂均匀,放入常温干燥箱中干燥0.8-1.2小时;然后加入步骤3)所得的基层溶液,再次离心;将整个微针阴模置于常温干燥器中干燥12~24小时,干燥后将微针从微针阴模中取出,即得所述可溶性微针。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中所述中间层溶液的加入量为每立方厘米微针阴模中喷涂1μl~100μl。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中所述中间层溶液的加入量为每立方厘米微针阴模中喷涂5μl~50μl。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所述针尖溶液中高分子赋形材料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5-2.5;步骤2)所述中间层溶液中亲水性大分子材料的浓度为0.02-0.6g/ml。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所述基层溶液中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浓度为0.3-0.5g/ml。本专利技术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以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可溶性微针,通过控制中间层的亲水性大分子材料和针尖的高分子赋形材料的种类,加快中间层的溶解速度,扩大针尖与中间层的溶解时间差,通过控制中间层的厚度可以进一步调节中间层的溶解速度,进一步扩大针尖与中间层的溶解时间差;当针尖刺入皮肤后,中间层接触到皮肤表面的水分及少量皮肤内溢出的组织液,亲水性大分子材料发挥其亲水的特性,在皮肤表面发生快速溶解,使得针尖能与微针基底快速分离。(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溶性微针,针尖与基层通过主动断裂,将针尖留在体内,解决了传统可溶性微针无柔韧性基底与皮肤的贴合问题以及避免了贴剂型基底微针造成的过敏性伤害、皮内断裂以及废弃物二次伤害等风险;具有生产制备方便,快速定量释药,无二次伤害等特点。(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溶性微针,针尖与微针基底快速分离,并留在皮肤中,方便含有缓释作用的药物长时间停留于体内给药,使微针更加方便有效地释放药物。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可溶性微针;图2为实施例1的可溶性微针的针尖掉落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亲水性高分子材料是指分子带有极性基团的分子,对水有大的亲和能力,可以吸引水分子,或溶解于水的材料,这类分子形成的固体材料的表面,易被水所润湿。利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的这一特点,使微针在刺入皮肤吸收组织液后发挥亲水特性,迅速溶解,使微针的针尖与微针基层快速分离,达到方便给药的效果。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间层为卡波姆971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针尖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右旋糖酐(分子量40000),按质量比为1:2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在45℃的水浴锅中水浴搅拌,得到赋形材料右旋糖酐溶液,即针尖溶液。2)中间层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卡波姆971,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得到0.03g/ml的卡波姆凝胶状物质。3)基层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质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加入无水乙醇,搅拌溶解,溶胀过夜,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K90的浓度为0.4g/mL的基层溶液。4)可溶性微针的制备将针尖溶液注入到微针阴模中,4000rpm离心20min,刮去多余的针尖溶液,然后加入20μl中间层溶液,喷涂均匀,放入常温干燥箱中干燥1小时,然后加入基层溶液,再次4000rpm离心20min,把微针阴模放到常温干燥箱中常温干燥24小时,把微针从微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有针尖、中间层与基底,所述针尖由高分子赋形材料制备而成,所述中间层由亲水性大分子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基层由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备而成;所述高分子赋形材料选自右旋糖苷、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乙烯二醇、牛血清白蛋白、弹性蛋白多肽、羟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亲水性大分子材料选自卡波姆、羟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果胶、明胶、海藻酸、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的单体聚合物或共聚物、右旋糖苷、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有针尖、中间层与基底,所述
针尖由高分子赋形材料制备而成,所述中间层由亲水性大分子材料制备而成,
所述基层由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备而成;
所述高分子赋形材料选自右旋糖苷、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乙烯二醇、牛
血清白蛋白、弹性蛋白多肽、羟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亲水性大分子材料选自卡波姆、羟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果胶、明胶、海藻酸、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的单体聚合物或共
聚物、右旋糖苷、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大分子材
料为卡波姆、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高分子赋形材料为右旋糖酐,所
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的单体聚合物或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波姆选自卡波
姆940、卡波姆934、卡波姆971;所述泊洛沙姆选自泊洛沙姆184、泊洛沙姆
188、泊洛沙姆40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
的厚度为1μm~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
150μm~250μm。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革张茜陈航平姚港涛张敏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