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742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包括撬装房本体、第一排风扇、第一固定架、支撑底座、第一稳固铁块、铰接轴、滚轮、第二稳固铁块、气动伸缩柱、第二固定架和第二排风扇,所述撬装房本体的下端与支撑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的上端右侧与第一排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的上端左侧与第二排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的右侧通过第一固定架与第一稳固铁块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的左侧通过第二固定架与第二稳固铁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四周固定有四个气动伸缩柱;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滚轮固定连接。该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安全稳定性高和移动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仪器设备撬装房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
技术介绍
目前的仪器设备撬装房,安全稳定性差和移动使用不便捷。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的仪器设备撬装房,安全稳定性差和移动使用不便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包括撬装房本体、网纱窗、安全防护门、手拉把手、第一排风扇、第一固定架、支撑底座、第一稳固铁块、铰接轴、滚轮、第二稳固铁块、气动伸缩柱、第二固定架、折页和第二排风扇,所述撬装房本体的下端与支撑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门;所述安全防护门通过折页与撬装房本体铰接;所述撬装房本体的上端右侧与第一排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的上端左侧与第二排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的右侧通过第一固定架与第一稳固铁块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的左侧通过第二固定架与第二稳固铁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四周固定有四个气动伸缩柱;所述气动伸缩柱包括气缸、自闭式注气孔和伸缩杆,所述气缸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气缸固定连接;所述自闭式注气孔设置在气缸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滚轮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撬装房本体的上端前后两侧各设置一个网纱窗。进一步,所述安全防护门的一侧设置有手拉把手。进一步,所述滚轮采用的是万向轮,并且外侧设置有耐磨橡胶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通过在支撑底座的四周设置有气动伸缩柱,并且气动伸缩柱的伸缩杆的端部通过铰接轴与滚轮固定连接,当需要对仪器设备撬装房移动时,只需通过自闭式注气孔给气动伸缩柱注气,然后气动伸缩柱带动滚轮降到相应的支撑位置,方便移动仪器设备撬装房,使得移动使用便捷,当移动完成后,只需将滚轮升高,让支撑底座起到支撑作用,使得仪器设备撬装房的安全稳定性高;通过在撬装房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固定架与第一稳固铁块固定连接和撬装房本体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固定架与第二稳固铁块固定连接,可以增加仪器设备撬装房的安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动伸缩柱结构示意图。图中:1-撬装房本体;2-网纱窗;3-安全防护门;4-手拉把手;5-第一排风扇;6-第一固定架;7-支撑底座;8-第一稳固铁块;9-铰接轴;10-滚轮;11-第二稳固铁块;12-气动伸缩柱;121-气缸;122-自闭式注气孔;123-伸缩杆;13-第二固定架;14-折页;15-第二排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包括撬装房本体1、网纱窗2、安全防护门3、手拉把手4、第一排风扇5、第一固定架6、支撑底座7、第一稳固铁块8、铰接轴9、滚轮10、第二稳固铁块11、气动伸缩柱12、第二固定架13、折页14和第二排风扇15,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下端与支撑底座7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门3;所述安全防护门3通过折页14与撬装房本体1铰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上端右侧与第一排风扇5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上端左侧与第二排风扇15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右侧通过第一固定架6与第一稳固铁块8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左侧通过第二固定架13与第二稳固铁块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7的下端四周固定有四个气动伸缩柱12;所述气动伸缩柱12包括气缸121、自闭式注气孔122和伸缩杆123,所述气缸121与支撑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23的一端与气缸121固定连接;所述自闭式注气孔122设置在气缸121上;所述伸缩杆123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9与滚轮10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上端前后两侧各设置一个网纱窗2。进一步,所述安全防护门3的一侧设置有手拉把手4。进一步,所述滚轮10采用的是万向轮,并且外侧设置有耐磨橡胶套。工作原理:该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通过在支撑底座7的四周设置有气动伸缩柱12,并且气动伸缩柱12的伸缩杆123的端部通过铰接轴9与滚轮10固定连接,当需要对仪器设备撬装房移动时,只需通过自闭式注气孔122给气动伸缩柱12注气,然后气动伸缩柱12带动滚轮10降到相应的支撑位置,方便移动仪器设备撬装房,使得移动使用便捷,当移动完成后,只需将滚轮10升高,让支撑底座7起到支撑作用,使得仪器设备撬装房的安全稳定性高;通过在撬装房本体1的一侧设置第一固定架6与第一稳固铁块8固定连接和撬装房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固定架13与第二稳固铁块11固定连接,可以增加仪器设备撬装房的安全稳定性。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包括撬装房本体(1)、网纱窗(2)、安全防护门(3)、手拉把手(4)、第一排风扇(5)、第一固定架(6)、支撑底座(7)、第一稳固铁块(8)、铰接轴(9)、滚轮(10)、第二稳固铁块(11)、气动伸缩柱(12)、第二固定架(13)、折页(14)和第二排风扇(15),其特征在于: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下端与支撑底座(7)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门(3);所述安全防护门(3)通过折页(14)与撬装房本体(1)铰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上端右侧与第一排风扇(5)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上端左侧与第二排风扇(15)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右侧通过第一固定架(6)与第一稳固铁块(8)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左侧通过第二固定架(13)与第二稳固铁块(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7)的下端四周固定有四个气动伸缩柱(12);所述气动伸缩柱(12)包括气缸(121)、自闭式注气孔(122)和伸缩杆(123),所述气缸(121)与支撑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23)的一端与气缸(121)固定连接;所述自闭式注气孔(122)设置在气缸(121)上;所述伸缩杆(123)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9)与滚轮(1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稳定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撬装房,包括撬装房本体(1)、网纱窗(2)、安全防护门(3)、手拉把手(4)、第一排风扇(5)、第一固定架(6)、支撑底座(7)、第一稳固铁块(8)、铰接轴(9)、滚轮(10)、第二稳固铁块(11)、气动伸缩柱(12)、第二固定架(13)、折页(14)和第二排风扇(15),其特征在于: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下端与支撑底座(7)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门(3);所述安全防护门(3)通过折页(14)与撬装房本体(1)铰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上端右侧与第一排风扇(5)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上端左侧与第二排风扇(15)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右侧通过第一固定架(6)与第一稳固铁块(8)固定连接;所述撬装房本体(1)的左侧通过第二固定架(13)与第二稳固铁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先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启昌管道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