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9155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包括接续装置、杂散电流导流装置、电缆、埋地金属构筑物、焊点和铜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接续装置可在埋地金属构筑物受到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时,自动导通将埋地金属构筑物上的杂散电流通过杂散电流导流装置进行排放,保证埋地金属构筑物不受到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的危害,焊点为电缆与埋地金属构筑物的连接点,保证电缆与埋地金属构筑物的电联通,杂散电流导流装置与电缆通过铜管压接进行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该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具体为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属于腐蚀与防护

技术介绍
在埋地金属构筑物(如埋地管道)与高压输电线长距离平行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会在埋地金属构筑物上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这些感应电流被称为杂散电流,这种杂散电流会给埋地金属构筑物造成杂散电流干扰腐蚀,也会严重影响埋地金属构筑物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当埋地金属构筑物(如埋地管道)与高压输电系统的杆塔距离较近时,埋地金属构筑物也会受到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系统所排放的电流的干扰影响。对于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的危害,目前常用的防护方法是将埋地金属构筑物远离高压输电线路或杆塔进行敷设,或在埋地金属构筑物附近安装绝缘屏蔽设施,但这些方法均容易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防护效果也很差,也不方便对埋地金属构筑物进行日常参数测试。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包括接续装置、杂散电流导流装置、1号电缆、2号电缆,埋地金属构筑物,焊点,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杂散电流导流装置采用长度超过25m的带状锌合金或直径大于35mm2的铜线;所述杂散电流导流装置与1号电缆通过铜管压接进行连接,同时采用防水和防腐材料对铜管压接处进行防水和防腐处理;所述1号电缆和2号电缆均与接续装置内的接线端子进行连接;所述2号电缆通过焊点与埋地金属构筑物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1号电缆和2号电缆的缆芯截面积为大于16mm2的铜芯电缆。优选的,所述杂散电流导流装置通过1号电缆、接续装置、2号电缆与埋地金属构筑物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接续装置只有在埋地金属构筑物上的杂散电流或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才会将与其连接的1号电缆和2号电缆导通。优选的,所述接续装置内安装有电流导向装置,只允许电流从埋地金属构筑物经2号电缆,再经1号电缆和杂散电流导流装置流出,不能反向流动。优选的,所述接续装置内安装有接线端子,并可通过接线端子对杂散电流导流装置和埋地金属构筑物的参数进行测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中的1号电缆和2号电缆均为缆芯截面积大于16mm2的铜芯电缆,更有利于埋地金属构筑物上的杂散电流的迅速流出;杂散电流导流装置采用长度超过25m的带状锌合金或直径大于35mm2的铜线,可保证杂散电流导流装置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具有更小的接地电阻和更好的导电性,更容易使埋地金属构筑物上的杂散电流通过杂散电流导流装置流出,保证防护效果;接续装置只有在埋地金属构筑物上的杂散电流或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才会将与其连接的1号电缆和2号电缆导通,日常则处于断开状态,不会对埋地金属构筑物的运行构成影响;接续装置内安装有电流导向装置,只允许电流从埋地金属构筑物经2号电缆,再经1号电缆和杂散电流导流装置流出,不能反向流动,防止其它杂散电流经过电流导向装置流向埋地金属构筑物;接续装置内安装有接线端子,并可通过接线端子对杂散电流导流装置和埋地金属构筑物的参数进行测试,方便日常管理和维护。该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续装置,2、杂散电流导流装置,3、1号电缆,4、2号电缆,5、埋地金属构筑物,6、焊点,7、铜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包括接续装置1,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1号电缆3,2号电缆4,埋地金属构筑物5,焊点6,铜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采用长度超过25m的带状锌合金或直径大于35mm2的铜线;所述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与1号电缆3通过铜管7进行压接连接,同时采用防水和防腐材料对铜管压接处进行防水和防腐处理;所述1号电缆3和2号电缆4均与接续装置1内的接线端子进行连接;所述2号电缆4通过焊点6与埋地金属构筑物5进行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1号电缆3和2号电缆4均为缆芯截面积大于16mm2的铜芯电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通过1号电缆3、接续装置1、2号电缆4与埋地金属构筑物5进行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接续装置1只有在埋地金属构筑物5上的杂散电流或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才会将与其连接的1号电缆3和2号电缆4导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接续装置1内安装有电流导向装置,只允许电流从埋地金属构筑物5经2号电缆4,再经1号电缆3和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流出,不能反向流动。优选的,所述接续装置1内安装有接线端子,并可通过接线端子对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和埋地金属构筑物5的参数进行测试。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应该先检查各部分的安装和连接是否牢靠、紧密,确认安全后再使用;当埋地金属构筑物5受到附近的高压输电线或高压输电杆塔接地系统的影响时,在埋地金属构筑物5上产生的杂散电流将通过2号电缆4流到接续装置1上,再通过1号电缆3流向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最后通过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流出,消除埋地金属构筑物5受到的杂散电流的危害影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包括接续装置(1)、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1号电缆(3)、2号电缆(4),埋地金属构筑物(5),焊点(6),铜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采用长度超过25m的带状锌合金或直径大于3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包括接续装置(1)、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1号电缆(3)、2号电缆(4),埋地金属构筑物(5),焊点(6),铜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采用长度超过25m的带状锌合金或直径大于35mm2的铜线;所述杂散电流导流装置(2)与1号电缆(3)通过铜管(7)进行压接连接,同时采用防水和防腐材料对铜管压接处进行防水和防腐处理;所述1号电缆(3)和2号电缆(4)均与接续装置(1)内的接线端子进行连接;所述2号电缆(4)通过焊点(6)与埋地金属构筑物(5)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电缆(3)和2号电缆(4)均为缆芯截面积大于16mm2的铜芯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启昌管道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