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液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6010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09:45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液冷装置,其包括:液冷板、布置在所述液冷板的上部的电池组,和液冷管道,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板组和第二液冷板组;相对冷却液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液冷板组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组经所述液冷管道并联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冷板组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组分别具有两个通过所述液冷管道串联的子液冷板,该液冷装置设计合理,其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较为均匀,有效地减少温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液冷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温室效应及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在这种背景下,电动汽车研发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对电池性能提升要求进一步提升。伴随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发展,电池产热问题更加突出。市场上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组容量较大,续驶里程较长,能够满足短途代步需求,同时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超长寿命、安全环保、充电速度快,自放电少,无记忆效应、体积小,重量轻、电池单体电压高,放电平台稳定、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受到全球动力电池专家的大力推崇。目前市场上热管理系统方式主要分为风冷、液冷两种方式,风冷价格便宜,但是效果差;液冷系统复杂、部件成本高,但是效果好。纯电动汽车电池组容量较大同时必然带来成本上升,同时有限体积内布置电池数目较多必然导致动力电池总成热管理系统散热问题,电池组在有限时间内均匀散热便成为重要难题,目前风冷加热冷却效果不理想,温差较大;液冷系统散成本虽高但加热冷却效果好,温差能有效控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液冷装置,可以有效解决高能量密度电池产热大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能够满足电池散热及加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液冷装置,其包括:液冷板、布置在所述液冷板的上部的电池组,和液冷管道,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板组和第二液冷板组;相对冷却液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液冷板组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组经所述液冷管道并联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冷板组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组分别具有两个通过所述液冷管道串联的子液冷板。本技术中的液冷装置设计合理,其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较为均匀,有效地减少温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和图2为子液冷板的外观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液冷板组,2第二液冷板组,3液冷管道,4入口,5出口,6卡箍,10子液冷板,11法兰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液冷装置,其包括:液冷板、布置在所述液冷板的上部的电池组,和液冷管道3,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板组1和第二液冷板组2;相对冷却液的入口4和出口5,所述第一液冷板组1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组2经所述液冷管道3并联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冷板组1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组2分别具有两个通过所述液冷管道串联的子液冷板10。本技术中的液冷装置设计合理,其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较为均匀,有效地减少温差。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子液冷板10的接口处具有法兰面11,且所述法兰面11与所述液冷管道3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液冷管道3采用橡胶管。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密封连接的外部还具有卡箍6。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冷却液的入口4和出口5布置在同一端。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电动汽车电池液冷装置,包括四个子液冷板10,由橡胶管构成的液冷管道3,以及卡箍6;电池组位于液冷板上部;液冷板之间通过橡胶管路进行连接,并在所述密封连接的外部由卡箍6卡紧。子液冷板10的接口处(包括进出水管位置)设计法兰面11,有效与电池下壳体密封,保证电池总成IP等级。冷却液由进水管(入口4)流入一分为二流入并联的第一液冷板组1和第二液冷组2,冷却液分别在第一液冷板组1中串联的两子液冷板10和在第二液冷组2中串联的两子液冷板10中循环后通过橡胶管(出口5)流入出水管。液冷管道3将冷却液通过液冷装置流通至模组底部,通过对冷却液加热冷却来实现电池总成加热冷却性能。液冷装置设计合理,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较为均匀,有效地减少温差。应了解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液冷装置,其包括:液冷板、布置在所述液冷板的上部的电池组,和液冷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板组和第二液冷板组;相对冷却液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液冷板组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组经所述液冷管道并联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冷板组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组分别具有两个通过所述液冷管道串联的子液冷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液冷装置,其包括:液冷板、布置在所述液冷板的上部的电池组,和液冷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板组和第二液冷板组;相对冷却液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液冷板组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组经所述液冷管道并联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冷板组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组分别具有两个通过所述液冷管道串联的子液冷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文杰夏顺礼赵久志张宝鑫宋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