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基灭菌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3985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养基灭菌室,包括灭菌室本体、密封门、水槽、炉灶、加热管、排烟管;其中,水槽设置于灭菌室本体的底部,灭菌室本体的顶部和侧壁设有迷宫式夹层;加热管为空心管,布置于水槽内,其一端与炉灶连通,另一端与迷宫式夹层连通;排烟管位于灭菌室本体之上,且与迷宫式夹层连通。本灭菌室通过在灭菌室本体顶部和侧壁上设置迷宫式夹层,可有效利用烟气余热进行灭菌前期的升温和灭菌过程的保温,可稳定维持室内温度恒定,保温效果好,从而缩短灭菌时间,达到灭菌彻底、稳定的效果;并且可提高热利用率,降低能耗,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培养基灭菌室。
技术介绍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在食用菌生产种植过程中,菌包的灭菌效果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生产的成败与效益,故需对菌包进行严格灭菌,以达到接菌前消灭杂菌的目的。目前,对于食用菌菌包中杂菌的杀灭和消除,多采用灭菌灶或灭菌锅等传统灭菌设备,而现有的灭菌设备存在较多缺陷。其中,部分设备结构简单,热利用率低,升温慢;而部分在燃烧时未能形成完全封闭,保温效果差,较难实现恒温,灭菌时间长,灭菌不彻底,菌包易变质,灭菌效果不稳定;并且大部分设备能耗大,烟尘燃烧不充分,烟气余热得不到有效利用,节能环保性差;另外,当温度达到所需灭菌温度后,还需不断添加燃料以维持温度,浪费人力和物力,增加食用菌的种植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灭菌彻底、效果稳定的培养基灭菌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培养基灭菌室,包括灭菌室本体、密封门、水槽、炉灶、加热管、排烟管;所述密封门包裹有保温材料,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灭菌室;所述水槽设置于所述灭菌室本体的底部,所述灭菌室本体的顶部和侧壁设置有迷宫式夹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基灭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包括灭菌室本体、密封门、水槽、炉灶、加热管、排烟管;所述密封门包裹有保温材料,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灭菌室;所述水槽设置于所述灭菌室本体的底部,所述灭菌室本体的顶部和侧壁设置有迷宫式夹层;所述加热管为空心管,布置于所述水槽内,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炉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迷宫式夹层连通;所述排烟管位于所述灭菌室本体之上,且与所述迷宫式夹层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基灭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包括灭菌室本体、密封门、水槽、炉灶、加热管、排烟管;所述密封门包裹有保温材料,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灭菌室;所述水槽设置于所述灭菌室本体的底部,所述灭菌室本体的顶部和侧壁设置有迷宫式夹层;所述加热管为空心管,布置于所述水槽内,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炉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迷宫式夹层连通;所述排烟管位于所述灭菌室本体之上,且与所述迷宫式夹层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灭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夹层为设有蛇形进气通道的夹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灭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本体包括四侧壁,所述灭菌室本体的四侧壁依次首尾相接,所述密封门所在的侧壁以及与所述密封门相对的侧壁包裹有保温材料,所述迷宫式夹层设置于所述灭菌室本体的顶部和另外相对的两侧壁上。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培养基灭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为保温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勤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益康菌业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