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挡组件及具有所述遮挡组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9839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挡组件及具有所述遮挡组件的车辆。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以及辅助遮挡结构(3),其用于遮挡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之间的区域,其中,所述辅助遮挡结构(3)以能够沿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的长度方向运动的方式或固定安装到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或右侧遮阳板本体(2b)。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遮挡组件中,通过设置辅助遮挡结构遮挡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之间的区域,从而避免或减小了光照从此区域照射到驾驶员的眼睛的可能,有利于驾驶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遮挡组件及具有所述遮挡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遮阳板用于安装在驾驶员与副驾驶头部上方,用来遮挡阳光。其中,左侧的遮阳板2’与右侧的遮阳板2’分别设置在主驾驶和副驾驶头顶位置。在需要遮挡阳光的时候,左侧的遮阳板2’与右侧的遮阳板2’打开,此时左侧的遮阳板2’与右侧的遮阳板2’分别位于前挡风玻璃1’的左上方区域和右上方区域,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遮挡入射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乘员眼睛的阳光。但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光照方向会随着车辆行驶方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阳光从前挡风玻璃1’上左侧的遮阳板与右侧的遮阳板之间的区域照射到驾驶员的眼睛,影响安全驾驶。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阳组件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以及辅助遮挡结构,其用于遮挡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之间的区域,其中,所述辅助遮挡结构以能够沿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运动的方式或固定安装到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和/或右侧遮阳板本体。优选地,所述遮挡组件进一步包括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所述辅助遮挡结构以能够沿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运动的方式安装到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和/或右侧遮阳板本体。优选地,所述辅助遮挡结构以能够相对于左侧遮阳板本体和/或右侧遮阳板本体滑动的方式安装到所述遮阳板本体。优选地,所述辅助遮挡结构包括支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上的遮挡条,其中:所述支杆上设置有滑轨部,在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滑槽部,所述第一滑槽部与所述滑轨部配合以实现所述支杆相对于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的滑动。优选地,所述辅助遮挡结构包括支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上的挡板,所述支杆上设置有滑轨部,在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上设置有沿所述遮阳板本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滑槽部,所述第一滑槽部与所述滑轨部配合以实现所述支杆在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的滑动,其中: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内后视镜底座穿过的开口。优选地,所述辅助遮挡结构进一步以可沿所述遮阳板本体的宽度方向运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上。优选地,在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上进一步设置有沿所述遮阳板本体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滑槽部,所述辅助遮挡结构通过所述第二滑槽部以进一步实现沿所述遮阳板本体的宽度方向运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遮挡组件。在本技术的遮挡组件中,通过设置辅助遮挡结构遮挡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之间的区域,从而避免或减小了光照从此区域照射到驾驶员的眼睛的可能,有利于驾驶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遮阳板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遮挡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图2中遮挡组件的示意图,其示出了遮挡组件中的辅助遮挡结构。图4是图3遮挡组件中的辅助遮挡结构绕开障碍物的示意图。图5是图3遮挡组件中的辅助遮挡结构处于缩回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辅助遮挡结构处于缩回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前挡风玻璃31支杆2’遮阳板32遮挡条1前挡风玻璃4内后视镜底座2a左侧遮阳板本体35挡板2b右侧遮阳板本体351开口3辅助遮挡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根据本技术的遮挡组件包括辅助遮挡结构,辅助遮挡结构用于遮挡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之间的区域。从而在本技术的遮挡组件中,通过设置辅助遮挡结构遮挡左侧遮阳板本体和右侧遮阳板本体之间的区域,从而避免或减小了光照从此区域照射到驾驶员的眼睛的可能,有利于驾驶的安全。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遮挡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图2中遮挡组件的示意图,其示出了遮挡组件中的辅助遮挡结构。图4是图3遮挡组件中的辅助遮挡结构绕开障碍物的示意图。图5是图3遮挡组件中的辅助遮挡结构处于缩回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辅助遮挡结构处于缩回状态的示意图。图2中示出了左侧遮阳板本体2a、右侧遮阳板本体2b以及辅助遮挡结构3。进一步参见图3和图4,由于在前挡风玻璃1上,驾驶员头部上方的左侧遮阳板本体2a与副驾驶头部上方的右侧遮阳板本体2b之间留有一空白区域设置内后视镜底座4,用于安装内后视镜,从而,阳光可能会通过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之间的尚未被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遮挡的区域入射到车内,影响安全驾驶。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辅助遮挡结构3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左侧遮阳板本体2a上沿左侧遮阳板本体2a的长度方向(图2中示出的A方向)上伸缩,用于遮挡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之间的区域,避免阳光从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之间的区域入射车内照射到驾驶员的眼睛。由于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中间的区域设置有内后视镜底座4,可能会导致辅助遮挡结构3与内后视镜底座4出现干涉的情况发生。为此,应避免辅助遮挡结构3与内后视镜底座4硬性干涉而导致无法伸缩的情况发生。从而在本实施例中,辅助遮挡结构3设置为包括:支杆31以及遮挡条32,其中遮挡条32固定连接在支杆31上,相比较于常用的用于遮阳的板状件,遮挡条32由于较细,其柔性会优于用于遮阳的板状件,因此不会与内后视镜底座4产生硬性的干涉,从而有利于辅助遮挡结构3的继续伸出,能够较好的实现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之间尚未遮挡区域的遮挡,不会因为发生硬性的干涉而导致辅助遮挡结构3无法伸出。优选的是,遮挡条32为圆柱条,其直径在0.5mm-5mm之间,若直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遮挡组件及具有所述遮挡组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以及辅助遮挡结构(3),其用于遮挡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之间的区域,其中,所述辅助遮挡结构(3)以能够沿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的长度方向运动的方式或固定安装到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或右侧遮阳板本体(2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以及
辅助遮挡结构(3),其用于遮挡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之间的区域,
其中,所述辅助遮挡结构(3)以能够沿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的长度方向运动的方式或固定安装到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或右侧遮阳板本体(2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遮挡结构(3)以能够相对于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或右侧遮阳板本体(2b)滑动的方式安装到所述遮阳板本体(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遮挡结构(3)包括支杆(3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31)上的遮挡条(32),其中:所述支杆(31)上设置有滑轨部,在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滑槽部,所述第一滑槽部与所述滑轨部配合以实现所述支杆(31)相对于所述左侧遮阳板本体(2a)和右侧遮阳板本体(2b)的滑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挡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运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