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和动力装置,包括由动力源带动的直线运动的挺杆,对外输出动力的动力轴;所述的挺杆的一面设置有齿廓形成单面齿条,在单面齿条上啮合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一单向齿轮同轴,所述的第二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同轴;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任何一轴为所述的动力轴。该动力装置采用上述的动力传输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齿条与齿轮啮合方式实现动力方向由直线上下转换成齿轮轴输出旋转力矩,克服由目前内燃机的连杆和曲轴传输动力所带来的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传输机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将直线运动到旋转的动力传递的动力传输装置和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动力传输一般有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或者旋转转换成直线运动方式,如内燃机中,在爆炸的汽缸内,活塞是做上下直线运动,而内燃机输出一般是利用一个输出轴进行旋转输出力矩,这是由于在内燃机内,活塞下面带动连杆随活塞做上下运动,连杆下面与曲轴连接,将连杆的上下运动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连杆上下方向的冲力也就转换成曲轴的旋转的力矩了,但这样的转换结构需要较大的空间,在有些时候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目前内燃机等动力装置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采用连杆曲轴的方式所带来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在连杆上设置齿条通过齿条带动齿轮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的动力传输机构和利用这样的动力传输机构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的动力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包括由动力源带动的直线运动的挺杆,对外输出动力的动力轴;所述的挺杆的一面设置有齿廓形成单面齿条,在单面齿条上啮合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一单向齿轮同轴,所述的第二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同轴;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任何一轴为所述的动力轴。本技术由于采用齿条与齿轮啮合方式实现动力方向由直线上下转换成齿轮轴输出旋转力矩,克服由目前内燃机的连杆和曲轴传输动力所带来的不便。进一步的,上述的动力传输机构中:还包括变速机构,所述的变速机构与报述的动力轴相连。这样通过变速机构转接,可以输出不同速度的旋转。进一步的,上述的动力传输机构中:所述的第一单向齿轮包括弹簧、滚针、传动内盘以及套于传动内盘外的外齿盘;所述外齿盘内部开有形腔;所述滚针、弹簧收容于形腔内部;所述弹簧安装于形腔的底部,顶住设置在形腔口部的滚针;所述传动内盘外轮廓包括一组同心圆弧以及相应的线段,圆弧与圆弧之间通过线段连接;所述圆弧和线段连接处形成一棱角;所述的外齿盘与单面齿条啮合,所述的传动内盘与第一单向齿轮同轴。这样的单向齿轮将齿轮分为了传动内盘以及套于传动内盘外的外齿盘,其传动内盘外侧设有棱角,通过棱角来顶滚针而实现传动,传动效果更好,且相对通过卡片来锁住轴承,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源和和动力源带动的动力传输机构,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为上述的任何一种动力传输机构。所述的动力源包括一个柱形腔体,在柱形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活塞,活塞与动力传输机构的挺杆连动,在所述的柱形腔体两端分别设置进出介质的接口。利用从柱形腔体两端各设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智能控制下,可以带动活塞在柱形腔体内来回运动,带动挺杆输出能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动力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动力传输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的单向齿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可以利用水压做动力的动力装置,包括水压动力源90和如图2所示动力传输机构,该动力传输机构包括由水压动力源90带动的直线运动的挺杆10,挺杆10的一面设置有齿廓形成单面齿条30,在单面齿条30上啮合第一单向齿轮40和第二单向齿轮50。如图2所示,第一单向齿轮40和第二单向齿轮50安装在一个槽形支架内,齿轮轴从槽形支架两侧伸出,第一单向齿轮40和第二单向齿轮50旋转方向相反,单面齿条30可以槽形支架内来回运动,当单面齿条30向前运动时,第一单向齿轮40顺时钟旋转,当单面齿条30回收时第二单向齿轮50逆时钟方向旋转。上述的动力传输机构还具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60和第二齿轮70,第一齿轮60与第一单向齿轮40同轴顺时钟旋转,第二齿轮70和第二单向齿轮50同轴逆时钟方向旋转,这样,第一齿轮60和第二齿轮70啮合后,力矩可以叠加。根据实际的使用状态,本实施例的动力传输机构中,第一单向齿轮40和第二单向齿轮50可以安装在槽形支架上,相对距离可调,根据输出的第一齿轮60和第二齿轮70之间轴间的距离,还可以设置转换齿轮,转换齿轮分别与一个转换齿轮啮合后再分别与第一单向齿轮40和第二单向齿轮50啮合,转换齿轮轴则为输出力矩动力输出轴20。根据需要,在槽形支架外还可以设置变速机构80,变速机构80与力矩动力输出轴20相连,经过变速机构80可以将输出的速度进行调节。本实施例的水压动力源90包括一个柱形腔体,在柱形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活塞,活塞与动力传输机构的挺杆10连动,在柱形腔体两端分别设置进出水口91、92,在实践上,在每一端设置一个进水口91和一个出水口92,进水口91与具有一定水压的水管连接,出水口92直接出水。在实践可种中可以在两端的进水口91和出水口92上设置可控的开关,在一个智能控制机构的控制下,一端打开进水口91同时关闭出水口92,另一端打开出水口92和关闭进水口91,这样,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活塞在柱形腔内上下运动,通过挺杆向外传送能量,带动单面齿条30来回运动,使啮合的第一单向齿轮40和第二单向齿轮50向反方向旋转,利用变速机构输出力矩,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较高的水位发电,比如,从山上利用管道引水下来,分成两个支路,一个支路进入到柱形腔体上侧的进水口,另一支路进入到柱形腔体下侧的进水口,通过控制柱形腔上下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变速机构带动发电机发电,利用控制装置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频率以及调节变速机构的变速率,发电机可以产生的市电的频率,当然也可以产生自己规定的交流频率。在实践应用中,动力源90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能量,如压缩气体等,使用不同的介质,如果是高压的气体,则介质就可以是气体,如果是高压的油,介质就可以是油,这里的介质可以是任何高压的流体,特别是压缩空气,通过接口如上面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可以用来作为进气口和出气口,采用一段气管与压缩空气源连接上下的进气口,利用一个控制装置,控制气管与上下的进气口之间的阀门,同时也控制上下的出气口上的阀门,控制控制高压水进入到中一样,可以带动活塞在柱形腔体内上下运动,通过挺杆向外传送能量,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柱形腔体可以是圆柱形的腔体。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齿轮40和第二单向齿轮50使用的单向齿轮如图3所示,该单向齿轮包括弹簧3、滚针2、传动内盘5以及套于传动内盘5外的外齿盘1;外齿盘1内部开有形腔4;所述滚针2、弹簧3收容于形腔4内部;弹簧3安装于形腔4的底部,并且顶住设置在形腔4口部的滚针2;传动内盘5外轮廓包括4段同心圆弧6以及4段线段7,圆弧6与圆弧6之间通过线段7连接;圆弧6和线段7连接处形成一棱角,总共8个棱角;当传动内盘5按一方向转动时,棱角会顶住滚针2而带动外齿盘1转动,而当传动内盘5按另一方向转动时,棱角会将滚针2顶到形腔4内而无法带动外齿盘1转动。本实施例中,单向齿轮分为了传动内盘5以及套于传动内盘外5的外齿盘1,其传动内盘5外侧设有棱角,通过棱角来顶滚针2而实现传动,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包括由动力源带动的直线运动的挺杆,对外输出动力的动力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挺杆(10)的一面设置有齿廓形成单面齿条(30),在单面齿条(30)上啮合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单向齿轮(40)和第二单向齿轮(50);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60)和第二齿轮(70),所述的第一齿轮(60)与所述的第一单向齿轮(40)同轴,所述的第二齿轮(70)和第二单向齿轮(50)同轴;所述的第一齿轮(60)和第二齿轮(70)的任何一轴为所述的动力轴(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包括由动力源带动的直线运动的挺杆,对外输出动力的动力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挺杆(10)的一面设置有齿廓形成单面齿条(30),在单面齿条(30)上啮合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单向齿轮(40)和第二单向齿轮(50);
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60)和第二齿轮(70),所述的第一齿轮(60)与所述的第一单向齿轮(40)同轴,所述的第二齿轮(70)和第二单向齿轮(50)同轴;
所述的第一齿轮(60)和第二齿轮(70)的任何一轴为所述的动力轴(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速机构(80),所述的变速机构(80)与报述的动力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单向齿轮(40)包括弹簧(3)、滚针(2)、传动内盘(5)以及套于传动内盘(5)外的外齿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亦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圣铂纳家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