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硅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5965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硅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针对部分高等(植)作物需要硅素肥和不便有效施用硅肥的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建立平衡的复合体系为基础,其基本配方构成为甲、乙两组份。其中甲组份含有主肥份氮、磷、钾和所需的微肥,乙组份为胶体二氧化硅。甲、乙组份则分别单制,施用时当其与水混合稀释后构成的药液,可有效地提高作物对硅素及多种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能显著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逆)性,并具有防早衰,确保丰产等多重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硅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国际专利分类号为Co5G3/00。硅素肥料是部分高等植物及单细胞藻类生长、发育中所必需的几种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据报道,硅对三十余种农作物能不同程度地提供可靠的肥效,尤其对水稻、麦类等禾谷类作物,硅素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日本学者曾把用好水稻硅肥,视为氮、磷、钾、硅同等重要的第四大主要肥份。鉴于硅的化学特性决定其绝大多数化合物是不溶性的,虽然有少量可溶性物,亦受到种种因素所局限,至今未见在农作物上直接施用高剂量硅肥的成功例子,特别是作为一种叶面肥给予作物根外追肥上还未见报道。近年来国内开发生产了一种硅酸盐菌剂,系可在土壤中施用的一种主要由钾、磷细菌等组成的微生物制剂,具有分解、转化土壤中不能被植物吸收的钾、磷、镁、铁、钼及硅等元素而被利用,但此种“生物钾肥”对需硅量大的作物究竟有多大作用目前尚无定论。多年来,如何在农业上有效地施用硅素肥料,即施硅素肥后使作物能够真正吸收和被有效利用,一直是人们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布了一件授权专利“一种液体微肥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91106176.2是由化肥和农药两部分组成。鉴于作物在不同生长季节对肥料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专一性,而病虫害的防治也因作物种类不同,和病虫为害程度不同对药剂种类、浓度和喷施次数有不同的要求,该专利技术将作用不同的两大类物质合在一起制成叶面肥。其中所添加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不可能达到杀菌和防病毒的目的。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该专利技术还添加了含量为30-35%的硅酸钠(Na2SiO3)0.05-0.5%,虽然看似有硅肥存在,但由于配方中含有微量元素的硫酸盐、硝酸盐的络合体系中不可避免的会有CaSO4沉淀析出。同时Na2SiO3遇上这两类微肥的盐时,亦同样会发生SiO2沉淀析出,故从制备体系上讲,最终根本不可能有硅素的踪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之不足,研制一种适合作物根外追肥的含硅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作物对硅肥及纯营养物质相配合液剂的利用率,使之达到既增加产又能保障增强某些抗性的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硅叶面肥,其专利技术的要点是在该叶面肥的配方设计中强化硅肥的配合施用,即在产品配方中将含有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和/或以锌、镁、铜、铁、锰、钼、硫、氯、硼、硒微量元素组成的甲组份单制一成品,再以有效成份的胶体二氧化硅作为乙组份单制-->另一成品。用统一大包装将甲、乙组份包装在一起。田间施用时,甲、乙两组份现配现用,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硅元素肥份和主、微肥份的作用。具体的方案如下所述:甲组份按(g/L)单位体积重量的配方如下:大量营养元素中N 30-180,P2O5 100-180,K2O 240-360;微量营养元素中锌(Zn)15-39,镁(Mg)0-15,铜(Cu)0-8,铁(Fe)0-12,锰(Mn)0-15,钼(Mo)0-12,硫(S)0-48,氯(Cl)0-50,硼(B)0-6,硒(Se)0-4×10-5。乙组份按(g/L)单位体积重量的配方如下:胶体二氧化硅(SiO2)0-450。对其中一类作物而言,设计出以下一种配方:即按(g/L)单位体积重量计算,大量元素N=30-180,P2O5=100-180,K2O=240-360;微量元素仅加入Zn=15-39;乙组份的胶体二氧化硅(SiO2)加入或不加入,按(g/L)体积单位重量计添加为0-450。对其中的另一类作物而言,设计出以下一种配方为:大量元素N=30-180,P2O5=100-180,K2O=240-360;微量元素Zn=15-39,Mg=0-15,Cu=0-8,Fe=0-12,Mn=0-15,Mo=0-12,S=0-98,Cl=0-50,B=0-6,Se=o-4×10-5;乙组份中胶体二氧化硅的(SiO2)为0-450。上述叶面肥中的大量营养元素呈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磷铵,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正磷酸钾、焦磷酸钾(焦钾)、三聚磷酸钾、多(缩聚)磷酸钾及磷酸,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钾,碳酸钾,氢氧化钾(苛钾)。上述叶面肥中的微量营养元素呈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碳酸盐,钼酸及其盐,硼酸及其盐,亚硒酸、硒酸及其盐,锌氧化物。上述叶面肥中其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的配制过程,在使用原材料上,均为市售的商品化肥和化工原料。以上叶面肥的制备方法由以下工艺步骤构成:a.将焦钾和水在化料罐中混合,所述料液冷却备用;b.将苛钾和锌氧化物在反应罐中加热反应,所述生成物冷却备用;c.将a和b步骤制(生)成物一同进入制备罐中复合,再加入尿素肥制得粗制品,经冷却后入(半)成品罐,加入微肥和表面活性剂复合均一后,离心去渣,即为产品;d.将c步骤获得的产品灌装到容器中,单独小包装,即为所述叶面肥或称其甲组份;e.将工业硅溶胶称量后单独小包装,即为所述的叶面肥的乙组份;f.将以上制备的甲组份与乙组份小包装合用一个大包装内,即为含硅叶面肥商品,使用时甲、乙组份与水同时交叉混合施用(现配现用)。以上高钾、高锌、中(高)磷、低(中)氮及(低)中硅复系列产品属呈碱性类制剂。尚有高氮、(低)中磷、低钾+微肥及(低)中硅复合系列产品属呈酸性类制剂。后者限于篇幅暂不引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细节,但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制。实施例1禾谷类专用型含硅叶面肥(多复佳4号)配方如下(按g/L重量体积):N 90,P2O5 155,K2O 305,Zn 32,Mo 0-12;+SiO2 150,SiO20-450;其余是水。实物添加量,甲组份为:尿素195,焦磷酸钾420,苛钾(氢氧化钾)122,锌氧化物40,或钼肥0-30,余下部分是水。乙组份为工业硅溶胶(如商品S30)1000ml-3000ml。制备方法按本专利技术前已叙述的工艺流程(图1)进行制备。实施例2花生(含豆科作物)专用型(含硅)叶面肥(多复佳5号),其配方如下(按g/L重量体积):其组份含量:N 140,P2O5 140,K2O 260,Zn 18,Mo12,B 6;+SiO2 150,其余是水。乙组份可不加,也可加入,其工业硅溶胶添加量SiO2=0-150。实物添加量,甲组份为:尿素304,焦磷酸钾380,苛钾90,锌氧化物22.4,钼肥30,硼肥50,其余是水。该组份按实施例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乙组份如若添加,实物用量工业硅溶胶(S30)1000ml。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实施例3油菜、芝麻专用型(含硅)叶面肥(多复佳6号)的配方如下(按g/L重量体积):其组份含量:N 60,P2O5 130,K2O 250,Zn 18,B 4.5;+SiO2 150;其余是水。实物添加量甲组份分为:尿素348,焦磷酸钾350,苛钾(氢氧化钾)93,锌氧化物22.4;硼肥40,余下部分是水。乙组份(工业硅溶胶)不加入或加入;如若添加硅元素,其实物用量工业硅溶胶(S30)1000ml。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田间试验举例如下:田间试验实例1(小麦增产效果试验)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多复佳叶面肥与绿芬威1号(美国产)、氨基酸复合微肥(绿叶宝)、清水(CK)的小麦试验。小区面积27m2,随机区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大量营养元素和/或微量元素的甲组份和含有硅元素的乙组份所组成:所述的甲组份中的大量营养元素为氮、磷、钾,按(g/L)单位体积重量为N 30-180,P↓[2]O↓[5] 100-180,K↓[2]O 24 0-360;所述的甲组份中的微量营养元素为锌、镁、铜、铁、锰、钼、硫、氯、硼、硒,按(g/L)单位体积重量为Zn 15-39,Mg 0-15,Cu 0-8,Fe 0-12,Mn 0-15,Mo 0-12,S 0-98,Cl 0-50,B 0-6,Se 0-4×10↑[-5];所述的乙组份为胶体二氧化硅(SiO↓[2]),按(g/L)单位体积重量为0-4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大量营养元素和/或微量元素的甲组份和含有硅元素的乙组份所组成:所述的甲组份中的大量营养元素为氮、磷、钾,按(g/L)单位体积重量为N 30-180,P2O5100-180,K2O 240-360;所述的甲组份中的微量营养元素为锌、镁、铜、铁、锰、钼、硫、氯、硼、硒,按(g/L)单位体积重量为Zn 15-39,Mg 0-15,Cu 0-8,Fe 0-12,Mn 0-15,Mo 0-12,S 0-98,Cl 0-50,B 0-6,Se 0-4×10-5;所述的乙组份为胶体二氧化硅(SiO2),按(g/L)单位体积重量为0-4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P2O5∶K2O∶Zn按(g/L)单位体积重量依次为30-180,100-160,240-360,15-39;其中乙组份胶体二氧化硅(SiO2)按(g/L)单位体积重量为0-4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量营养元素氧、磷、钾,按(g/L)单位体积重量依次为N 30-180,P2O5 100-180,K2O 240-360;所述的微量营养元素为Zn 15-39,Mg 0-15,Cu 0-8,Fe 0-12,Mn 0-15,Mo 0-12,S 0-9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承恩陈吉忠刘艳尹名济程为仁唐崇珍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