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速、加速度测量和惯性导航
,涉及一种能测量六参数惯性参量的量子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量子干涉仪对加速度和转速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尤其经过数年的研究和发展,量子干涉仪器件由于其惯性参量测量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已经在惯性导航、地球物理学以及基础物理参数检测领域展现了巨大优势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性能最好的量子干涉仪是通过光学拉曼跃迁实现原子束流控制,形成闭合环路,得到相应的干涉条纹。基于该类量子干涉仪,形成了冷原子陀螺仪以及冷原子加速度计等高精度惯性器件。但是该类器件需要冷却原子并有足够空间实现原子操控,导致冷原子陀螺仪、冷原子加速度计的体积偏大,同时,由于惯性导航等领域一般要求测量三轴转速以及三轴加速度,因此,由冷原子陀螺仪和冷原子加速度计构建的惯性系统虽然测量精度高出其他惯性系统好几个数量级,但是由于整体结构过于庞大复杂,实用化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集成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参数量子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1)、三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2)、差分泵浦管(3)、碱金属源(6),两个二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1)通过差分泵浦管(3)连接在三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2)上,且分别连接有碱金属源(6),另外,所述差分泵浦管(3)为与三个腔体材质一致的微晶玻璃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参数量子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1)、三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2)、差分泵浦管(3)、碱金属源(6),两个二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1)通过差分泵浦管(3)连接在三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2)上,且分别连接有碱金属源(6),另外,所述差分泵浦管(3)为与三个腔体材质一致的微晶玻璃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参数量子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源(6)通过四通接头(4)与二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参数量子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接头(4)上分别连接有离子泵(5)和真空阀(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参数量子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泵浦管(3)与二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1)以及三维玻璃真空腔体(2)之间均通过低温键合技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化六参数量子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微晶玻璃真空腔体(1)和三维玻璃真空腔体(2)均通过低温键合技术将微晶玻璃窗片键合或粘接在微晶玻璃基础框架上制成。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六参数量子惯性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三维微晶玻璃腔内两侧施加三对正交冷却光束,获得两个陷俘冷原子团,再将两个冷原子团相对抛射,在冷原子团抛射过程中,沿着x方向,依次作用相向传输的π/2拉曼脉冲光束对、π拉曼脉冲光束对,形成两套冷原子团闭合运动轨迹,实现两组原子干涉仪,得到两相位差信号,然后对相位差信号进行处理能够得到六参数三轴转速和加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六参数量子惯性传感器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两个二维微晶玻璃真空腔内真空阀分别与前级真空泵连接,将二维微晶玻璃真空腔内部抽到超高真空后,关闭真空阀,利用离子泵维持超高真空状态;
步骤2:打开碱金属源,维持二维微晶玻璃腔体内碱金属原子的数量;
步骤3:在二维微晶玻璃真空腔内施加两对正交冷却光束,实现碱金属原子在二维腔体内y,z方向上的冷却;
步骤4:在三维微晶玻璃腔内两个不同位置施加三对正交冷却光束,获得两个陷俘冷原子团;
步骤5:关闭冷却光束对,分别对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刘元正,李攀,雷兴,闻茗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