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丛知专利>正文

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3608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2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属于生理数据测量领域的技术方案,其包括握持柄、用于测量脉搏信息的脉搏波传感器、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心电信息的第一心电电极和第二心电电极;所述脉搏波传感器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握持柄的端部;所述第一心电电极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所述第二心电电极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或所述握持柄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心电电极与所述第二心电电极分离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省力的握持操作进行生理数据测量,使得积累长期持续测量数据、挖掘出与健康状况相关重要信息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生理参数测量仪器,特别涉及一种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
技术介绍
在慢性病管理体系中,对人体生理参数的长时间连续测量是一个关键功能。常见的生理参数测量设备主要包括血压计、血氧计、心电图仪、体温计等。近年来,适合于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用的,集成化程度很高的小型便携式多参数同步测量设备不断出现,可以同时测量心电、血压、血氧、脉搏、呼吸和体温等多个参数,被认为是此类设备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实际上,这些设备所使用的测量原理都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外形设计及患者的使用方式,其外形要么是扁圆盒子形设计,要么是方形盒子设计。但是,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由于病情已经确诊,所以零星的测量意义并不大,必须积累足够长期的持续测量数据,才有可能从中挖掘出与健康状况相关的有价值信息,而上述产品在外观和使用方式的设计上,都并不适合进行长时间的连续测量。在现有技术中,人体生理参数测量仪器均有一个测量点,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要使用食指和拇指夹持在测量点上,这个测量过程通常是一瞬间完成,所以此时使用者并不会感觉疲劳;但是食指和拇指的夹持动作并不自然,需要两指保持施力才可以维持,所以测量时间一旦增长,将会导致使用者手部出现僵硬不适,为生理信息的长时间获取带来了极大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该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进行长时间数据测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包括用于测量脉搏信息的脉搏波传感器、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心电信息的第一心电电极和第二心电电极,还包括握持柄,所述脉搏波传感器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握持柄的端部;所述第一心电电极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所述第二心电电极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或所述握持柄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心电电极与所述第二心电电极分离布置。优选的,所述握持柄端部上设有第一凹陷区,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区内。优选的,所述握持柄端部的握持面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一凹陷区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或者,所述第一凹陷区设置在所述握持柄端部的握持面上;或者,所述第一凹陷区设置在所述握持柄的端面上。优选的,所述握持柄的端部设有耳温探头,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耳温探头的端部,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用于测量人体的耳温。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红外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设有第二凹陷区,所述脉搏波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内。优选的,所述第二凹陷区内为曲折状的凹槽,所述脉搏波传感器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两端口延伸至所述握持柄的两侧,以使所述凹槽的两端口与所述脉搏波传感器互不相对。优选的,所述凹槽呈V型、U型、M型、N型、W型或S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心电电极和所述脉搏波传感器在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呈相对布置,以使所述第一心电电极和所述脉搏波传感器能够被使用者一手同时握持。优选的,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设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人体的手温,所述第一心电电极覆盖在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设有握持柄,该握持柄用于给使用者进行握持操作,而且脉搏波传感器设于握持柄的握持面上,当使用者对握持柄进行握持时,只要卷缩手掌便能让指尖触碰脉搏波传感器,即实现了用握持操作进行数据测量;需要指出,
人的手掌在自然状态均呈现微卷缩,而在该微卷缩状态下再稍加施力便能变为握持状态,其施加的力度要远小于保持两指张开状态;更进一步的,握持状态下的受力面为整个手掌,而两指夹持操作的受力面只有两个指尖,显然,对于相同重量的物件,受力面大的握持姿势受到压强较小,受力面积小的夹持姿势受到压强较大,所以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夹持操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显然能够进行更长时间的生理数据采集,使得积累长期持续测量数据、挖掘出与健康状况相关重要信息成为可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应用耳温探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握持柄;2、凸台;3、第一凹陷区;4、温度传感器;5、凹槽;6、脉搏波传感器;7、接触式温度传感器;81、第一心电电极;82、第二心电电极;9、耳温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从图1至4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包括用于测量脉搏
信息的脉搏波传感器6、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以及用于测量心电信息的第一心电电极81和第二心电电极82;还包括握持柄1,所述脉搏波传感器6设于所述握持柄1的握持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4设于所述握持柄1的端部;所述第一心电电极81设于所述握持柄1的握持面上,所述第二心电电极82设于所述握持柄1的握持面、或所述握持柄1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心电电极81与所述第二心电电极82分离布置。首先需要指出,所述握持柄1可以圆柱体或长方体等,只要握持柄1为条状体便于使用者握持便可;另外,所述握持柄1的握持面是指技术人员希望使用者握持的表面,如握持柄1为圆柱体时,圆柱体的侧面便为握持面,而握持柄1是长方体时,长方体除两个端面外的表面均为握持面,即握持面的选择应以方便使用者握持为基准。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知,由于脉搏波传感器6设于握持柄1的握持面上,所以使用者只需手握握持柄1便可用进行脉搏信息的检测,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双指夹持,使用过程十分便利轻松,不容易出现疲劳,使得长时间的生理信息收集变为可行。同理,现有技术测量心电信息时需要一只手夹持一个心电电极,另一只手触碰另一个心电电极,不但使用极为不便,而且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疲劳;而上述实施方式的心电电极具有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设置方式是第一心电电极81和第二心电电极82均设于握持柄1的握持面上,此时使用者只需两手分别握住第一心电电极81、第二心电电极82便能实现心电数据的测量;而第二种设置方式是第一心电电极81设于所述握持柄1的握持面上,第二心电电极82设于握持柄1的端面上,此时使用者只需一只手握住第一心电电极81,并用第二心电电极82触碰第二只手便可实现心电数据的测量;显然,无论心电电极采用哪种设置方式,其测量主要是依靠使用者进行握持操作实现,而握持操作明显比现有技术的夹持操作方便省力,从而进一步使得长时间的生理信息收集变为可行。更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4设于所述握持柄1的端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4可以用于测量人体额头的温度、耳腔内的温度、甚至是手部的温度;但是一般不建议使用者若随意测量各种不同部位的温度,因为将导致收集准确有用的信息变得困难,所以本专利技术的温度传感器4一般设定为测量某种特定的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包括用于测量脉搏信息的脉搏波传感器、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心电信息的第一心电电极和第二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握持柄,所述脉搏波传感器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握持柄的端部;所述第一心电电极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所述第二心电电极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或所述握持柄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心电电极与所述第二心电电极分离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包括用于测量脉搏信息的脉搏波传感器、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心电信息的第一心电电极和第二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握持柄,所述脉搏波传感器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握持柄的端部;所述第一心电电极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上,所述第二心电电极设于所述握持柄的握持面、或所述握持柄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心电电极与所述第二心电电极分离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柄端部上设有第一凹陷区,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区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柄端部的握持面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一凹陷区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或者,所述第一凹陷区设置在所述握持柄端部的握持面上;或者,所述第一凹陷区设置在所述握持柄的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柄的端部设有耳温探头,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耳温探头的端部,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用于测量人体的耳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丛知贾学恩成臣
申请(专利权)人:王丛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