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王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0649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瑶王膏,该瑶药的瑶王膏的有效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瑶药原料制成的:两面针160~300份、下山虎150~250份、清风藤150~250份、麻骨风160~300份、朱砂根50~160份、桂枝60~160份、生川乌25~80份、生草乌30~90份与防己150~300份等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治疗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肿痛、伤口愈合的功效,充分利用了中医辩证施治,能够将各味药进行科学配伍,各药性能相互融合形成最佳的治疗药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瑶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坐骨神经痛疾病、消肿止痛、外伤愈合、皮肤湿疹等疾病的瑶王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历代医家均崇尚“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膏药即是外治法最常见、效果又是最好的一种。至今已流传几千年,它是全科治疗实行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极佳方法,利用药物直接施于病者外表穴位或患处,借助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的通径走络、行滞去瘀、开窍透骨、舒筋活血、驱风散寒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古医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膏药之优劣,疗效是根本。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检索到有关舒乳功效香包的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有一些,现摘录如下:1、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725480.3<专利技术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的药膏<申请人>骆维忠<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街道西岘路土地殿<专利技术人>骆维忠<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的药膏,其由胆南星、制马钱子、龙骨、红花、乳香等原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对各种陈伤风痛、风湿性关节炎、腰椎劳损、坐骨神经痛等疗效迅速,效果显著,不会复发,并且没有毒副作用。2、中国专利<申请号>200310111433.6<专利技术名称>一种风湿药膏<申请人>蒋介勇<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街道西岘路土地殿<专利技术人>蒋介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湿药膏,其特征是由中药材研细后用新基质方法制成药膏,中药材成分分别是:灵仙90-110克、生南星45-55克、生半夏45-55克、生草乌45-55克、生川乌45-55克、白芥子45-55克、巴豆霜45-55克、穿山甲45-55克、血余炭45-55克、驴蹄炭45-55克、水牛角炭45-55克。本专利技术具有药材选择适当、配伍合理、直接贴于关节骨节等患处,药物易于渗透入病灶,将风湿拨出体外,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若根据不同体质的病者,辅以内服药,可达到固本清源,事半功倍的治疗作用。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885097.3<专利技术名称>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膏剂<申请人>杜云昌<地址>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武隆南路2号<专利技术人>杜云昌;杜欣桥<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它包含: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细辛、生马钱子、雪上一枝蒿、川椒、生姜、清风藤、玄参、白芷、赤勺、大黄、乳香、没药、当归、血竭、麝香、木鳖子、黄芪、骨碎补、地龙、红花、蜈蚣、全蝎、羌活、威灵仙、千年健、钻地风、伸筋草和红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散寒除湿的功效,对于四肢麻木,手足不遂,关节不利,瘅痛诸症有很好的疗效。4、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292788.4<专利技术名称>治疗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药膏<申请人>黄效德<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顺环北路五胡同5号<专利技术人>黄效德<摘要>一种治疗治疗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药膏,主要由白花蛇、桂枝、生川乌、独活、杜仲、威灵仙、鸡血藤、伸筋草、透骨草、木鳖子、生马钱子、穿山龙、防风杜仲等而是多种原料药组成,组方科学、疗效显著,诸中药配伍即可起到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养骨舒筋的作用,可生肌壮体、经络通畅,骨质增生逐渐软化一萎缩一痊愈;故对治疗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疗效。本药膏经8年多的临床应用,共治疗颈椎增生、膝关节增生、风湿、类风湿患者、跌打损伤、扭伤、闪腰、岔气、落枕、劳损、腰肌劳损患者23897例,痊愈患者共22056人,总治愈率92.4%。从检索到的专利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有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有些还在试验中;中医博大精深,将各味药进行不同的科学配伍,就会对疾病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现今如何将中药成分进行科学配比,使之产生最大的功效,发挥出应有的效能,至今仍是中医中药研究的主攻方向,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对风湿类风湿疾病、坐骨神经痛疾病、消肿止痛、外伤愈合、皮肤湿疹等疾病进行有效治疗,而能够最大化的保留了药物中富含的药性,又是外用制剂,较大程度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能快速见效的瑶王膏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针对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关节无故疼痛、肿痛、外伤等疾病的长期研究,对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关节无故疼痛、肿痛、外伤等疾病的中草药长期探索,精确掌握了这些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再在少数民族瑶族的民间传统秘方基础上进行改进,整理出了治疗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关节无故疼痛、肿痛、外伤等疾病的独特处方,经过科学配伍,使各药物相互配合与协同作用,再进行取长补短,各药物的药性相互融合,取得治疗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关节无故疼痛、肿痛、外伤等疾病的药效;可见每味药都发挥出相对应的最大功效;体现了每味药物的药用价值。从而起到有效治疗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关节无故疼痛、肿痛、外伤等疾病的疗效,起到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瑶王膏,该膏药的有效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瑶药原料制成的:两面针160~300份下山虎150~250份清风藤150~250份麻骨风160~300份朱砂根50~160份桂枝60~160份生川乌25~80份生草乌30~90份防己150~300份。所述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两面针、下山虎、清风藤、麻骨风、朱砂根、桂枝、生川乌、生草乌份与防己分别各自洗净,去除杂质,杀菌,放入烘干机内进行脱水,烘至含水量为20%~26%时,取出,放于阳光下,进行晒至含水量为12%~16%,再存放于干燥位置进行备用;(2)将两面针、麻骨风分别各自进行切段,再各自存储于干燥位置进行备用;(3)将下山虎、清风藤、朱砂根、桂枝、生川乌、生草乌、防己分别各自进行切片,再各自存储于干燥位置进行备用;(4)按重量份数分别量取步骤(2)与步骤(3)中的药材,混合均匀,利用搅碎机进行搅碎,过200目筛,得药物混合物;(5)将上述步骤(4)所得的药物混合物,添加适量的粮食酒,进行充分搅拌,制得糊状药物,将糊状药物灌入装药装置中,即为瑶王膏。所述的粮食酒为高粱酒、米酒、红薯酒或木薯酒,酒精度为35%~45%。以上所述的瑶王膏在制备治疗风湿骨痛、跌打外伤、消肿止痛与伤口愈合药物的应用。上述瑶王膏其制备原料,可以从《广西瑶族习用药材质量标准》和其它中药手册中查到其别名、拉丁名以及产地、用法、为了了解本专利技术抑止疾病的机理,现对上述各味原药的功效和药理性简述如下:(1)两面针,拉丁学名:Zanthorμlumnitidum(Roxb.)DC.,别名有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等,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本品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cm,少数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瑶王膏,其特征在于,该膏药的有效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瑶药原料制成的:两面针160~300份    下山虎150~250份   清风藤150~250份麻骨风160~300份    朱砂根50~160份    桂枝60~160份生川乌25~80份      生草乌30~90份     防己150~3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瑶王膏,其特征在于,该膏药的有效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瑶药原料制成的:两面针160~300份下山虎150~250份清风藤150~250份麻骨风160~300份朱砂根50~160份桂枝60~160份生川乌25~80份生草乌30~90份防己150~3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瑶王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两面针、下山虎、清风藤、麻骨风、朱砂根、桂枝、生川乌、生草乌份与防己分别各自洗净,去除杂质,杀菌,放入烘干机内进行脱水,烘至含水量为20%~26%时,取出,放于阳光下,进行晒至含水量为12%~16%,再存放于干燥位置进行备用;(2)将两面针、麻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赵生梁琼平黄金官
申请(专利权)人: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