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试验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包括支架、试验平台、动力机构和试验载体,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试验平台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试验平台的背面与所述支架相对;所述试验载体通过设于实验平台正面的支座设于试验平台上,且所述试验载体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煤尘室和托辊,所述煤尘室的一端敞口一端封闭,所述托辊与所述煤尘室的敞口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动力机构通过皮带与所述煤尘室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煤尘室及所述托辊转动。试验台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试验结果准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托辊防尘性能试验的缺陷,且试验平台可转动的与支架连接,适用于多种托辊的防尘试验,具有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试验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
技术介绍
《圆管带式输送机》JB/T10380-2013对用于圆管带式输送机上托辊的防尘性能试验方法作了严格、详细的规定:六边形托辊组的托辊以60°倾角放置,八边形托辊组的托辊以90°倾角放置,并将托辊的辊端置入装有一定量煤尘的密封容器内,以600r/min的转速旋转,连续运转200h,检查其轴承和润滑脂内有无煤尘。由于,托辊防尘性能的试验要求比较高,采用现有的防尘试验装置对托辊做试验时,很难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托辊的防尘性能进行检测的专业的试验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防尘装置在对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的防尘性能做试验时难以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包括支架、试验平台、动力机构和试验载体,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试验平台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试验平台的背面与所述支架相对;所述试验载体通过设于实验平台正面的支座设于试验平台上,且所述试验载体包括沿试验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煤尘室和托辊,所述煤尘室的一端敞口一端封闭,所述托辊与所述煤尘室的敞口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煤尘室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煤尘室及所述托辊转动。其中,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与所述试验平台的背面相对,所述倾斜面自下而上向远离所述试验平台的方向倾斜,所述试验平台转动后可贴合的支撑在所述倾斜面上。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竖杆、横杆和斜杆,所述竖杆的数量为至少4根,其中靠近所述试验平台的至少两根所述竖杆的高度小于远离所述试验平台的至少两根所述竖杆的高度,靠近所述试验平台的至少两根所述竖杆和远离所述试验平台的至少两根所述竖杆的上端通过横杆和斜杆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上端限定出所述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呈60度的夹角。其中,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试验平台的背面,且所述电机的安装位置与所述倾斜面的位置相对,在所述试验平台转动时,所述电机可穿过所述倾斜面容置于所述支架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所述试验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煤尘室的外壁上设有带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带槽连接。其中,所述试验平台通过多对螺旋扣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螺旋扣的一端与所述试验平台的背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以实现所述试验平台的转动和贴合的支撑在所述倾斜面上。其中,所述试验载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试验载体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试验平台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张紧轮,所述皮带绕过所述张紧轮依次与各个所述试验载体的煤尘室连接。其中,所述支座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所述试验载体还包括通过轴承与所述煤尘室的封闭的一端连接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托辊的轴设于所述活动座内;所述试验平台的正面沿所述试验载体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座设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活动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滑槽连接。其中,所述煤尘室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托辊连接段、工作段和固定轴连接段,所述托辊连接段、工作段和固定轴连接段均为筒状结构,且所述托辊连接段与所述工作段连通,所述固定轴连接段与所述工作段相接的一端封闭,所述固定轴连接段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且通过轴承连接。其中,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包括锥形段和耳板,且所述压块上沿轴向设有依次穿过锥形段和耳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托辊的外壁配合;所述托辊连接段设有楔形口,所述锥形段与所述楔形口配合,所述压块和所述托辊连接段通过穿过耳板和楔形口外壁的紧固件连接。其中,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机构的转速。(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包括支架、试验平台、动力机构和试验载体,支架竖直设置,试验平台竖直设置且与支架可转动连接,试验试验载体通过设于试验平台的正面的支座设于试验平台上,且试验载体包括沿试验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煤尘室和托辊,煤尘室的一端敞口一端封闭,托辊与所述煤尘室敞口的一端密封连接,动力机构与煤尘室连接,用于带动煤尘室和托辊转动。煤尘室内装有一定量的煤尘,托辊与煤尘室敞开的一端密封连接,使煤尘室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在试验时通过控制动力机构来调整煤尘室和托辊以600r/min转速转动,连续运转200h,检查托辊的轴承和润滑脂内是否有煤尘,以此来判断托辊的防尘性能。该试验台根据托辊的特点为判断托辊的防尘性能提供了科学的试验平台,且试验台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试验结果准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托辊防尘性能试验的缺陷,且试验平台可转动的与支架连接,适用于多种托辊的防尘试验,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在托辊竖直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煤尘室和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在托辊倾斜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试验平台;3:煤尘室;4:托辊;5:皮带;6:螺旋扣;7:动机机构;8:固定座;9:活动座;10:支撑座;11:张紧轮;12:试验载体;13:固定轴;14:轴承;15:压块;16:螺栓;100:竖杆;101:横杆;102:斜杆;301:托辊连接段;302:工作段;303:固定轴连接段;1301:带槽;1501:耳板;1502:锥形段;3011:楔形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包括支架1、试验平台2、动力机构7和试验载体12,支架1竖直设置,试验平台2与支架1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且试验平台2的背面与支架1相对;试验载体12通过设于试验平台2的正面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试验平台、动力机构和试验载体,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试验平台与所述支架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试验平台的背面与所述支架相对;所述试验载体通过设于试验平台的正面的支座设于所述试验平台上,且所述试验载体包括沿试验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煤尘室和托辊,所述煤尘室的一端敞口一端封闭,所述托辊与所述煤尘室的敞口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动力机构所述煤尘室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煤尘室及所述托辊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试验平台、动力机构和试验载体,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试验平台与所述支架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试验平台的背面与所述支架相对;所述试验载体通过设于试验平台的正面的支座设于所述试验平台上,且所述试验载体包括沿试验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煤尘室和托辊,所述煤尘室的一端敞口一端封闭,所述托辊与所述煤尘室的敞口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动力机构所述煤尘室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煤尘室及所述托辊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与所述试验平台的背面相对,所述倾斜面自下而上向远离所述试验平台的方向倾斜,所述试验平台转动后可贴合的支撑在所述倾斜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竖杆、横杆和斜杆,所述竖杆的数量为至少4根,其中靠近所述试验平台的至少两根所述竖杆的高度小于远离所述试验平台的至少两根所述竖杆的高度,靠近所述试验平台的至少两根所述竖杆和远离所述试验平台的至少两根所述竖杆的上端通过横杆和斜杆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上端限定所述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呈60度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试验平台的背面,且所述电机的安装位置与所述倾斜面的位置相对,在所述试验平台转动时,所述电机可穿过所述倾斜面容置于所述支架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所述试验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煤尘室的外壁上设有带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带槽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管带式输送机用托辊防尘性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平台通过多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伟,张继功,罗克松,包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