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1638 阅读:1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其包括:主支撑梁,操作杠杆,皮带顶杆和短套;其中,主支撑梁设置有三角形槽,主支撑梁通过三角形槽安装于皮带托辊支架梁上;主支撑梁的顶面上设置有铰接座,短套通过铰接座与主支撑梁铰接;短套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操作杠杆插设于第一插孔内,皮带顶杆插设于第二插孔内;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夹角为150°;皮带顶杆的末端用于与皮带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托辊更换装置具有皮带机托辊更换作业便捷,省时省力的优点。

Roller replacement device for belt conveyor under 1500m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1500mm belt conveyor roller changing device, comprising a main supporting beam, the operating lever, a push rod and a short sleeve belt; wherein, the main supporting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triangular slot, the main supporting beam through a triangular groove is installed on the belt roller rack beam; main supporting beam of the roof the su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hinged seat, short sleeve through the articulated seat and the main supporting beam hinge; shor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jack and a second jack; the operating lever is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socket rod inserted in second belt holes; the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jack jack is 150 degrees; the end of the top rod used in contact with the belt phase belt. The support roller replac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replacement of belt conveyor, convenient operation, time saving and labor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原燃料皮带输送机是高炉系统的重要设备,由于长期不间断运转工作,皮带输送机的托辊经常出现磨损易坏现象,一旦托辊损坏就会对皮带产生刮损,后果十分严重,所以必须及时更换托辊,保证皮带正常运转。托辊与托辊架通过轴与卡槽连接,因此托辊更换的最大限制问题是需要将皮带撑起,为更换托辊提供良好的作业空间。传统更换皮带托辊的办法是在皮带机停机检修时由检修工通过导链拉起皮带,然后5-6人进行更换,每更换1个托辊用时约1-2小时,由于皮带跨度大、带料重量大,更换托辊作业耗时耗力,并且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更换时间长就会影响高炉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其包括:主支撑梁,操作杠杆,皮带顶杆和短套;其中,所述主支撑梁设置有三角形槽,所述主支撑梁通过三角形槽安装于皮带托辊支架梁上;所述主支撑梁的顶面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短套通过铰接座与主支撑梁铰接;所述短套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操作杠杆插设于第一插孔内,所述皮带顶杆插设于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夹角为150°;所述皮带顶杆的末端用于与皮带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皮带顶杆的末端的端面为圆弧面。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梁上设置有手提把手;所述手提把手与主支撑梁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梁上设置有可容纳操作杠杆和皮带顶杆的梁槽,所述梁槽形成操作杠杆和皮带顶杆的收纳空间。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梁上设置有挡盖;所述挡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梁槽的开口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3人即可完成更换皮带机托辊作业,每更换1个托辊用时约10-20分钟。使皮带机托辊更换作业便捷、省时、省力,避免了繁琐的撑皮带工序,减少了皮带机停机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2、不用电、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可组装,携带移动方便,结构简单,经久耐用。维修,清洗方便,人工操作简单,工作能力满足现场作业要求,安装位置自由性较高、安全性能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的中主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支撑梁2-操作杠杆3-皮带顶杆4-短套5-手提把手6-挡盖7-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所述1500mm以下皮带机中的1500mm为皮带宽度,即皮带宽度为1500mm以下的以下的皮带机。请参考图1至图3,该图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托辊更换装置的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梁1,操作杠杆2,皮带顶杆3和短套4;其中,所述主支撑梁1设置有三角形槽,所述主支撑梁1通过三角形槽安装于皮带托辊支架梁上;所述主支撑梁1的顶面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短套4通过铰接座与主支撑梁1铰接;所述短套4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操作杠杆2插设于第一插孔内,所述皮带顶杆3插设于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夹角为150°;所述皮带顶杆3的末端用于与皮带相接触。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更换装置由主支撑梁1、操作杠杆2、皮带顶杆3和短套4组成。实施更换托辊作业时,先将本装置拿到作业现场,在需要更换托辊的位置展开组装,主支撑梁1通过三角形卡槽坐在两个托辊支架梁上,将操作杠杆2及皮带顶杆3插到短套4内,工作位置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进行调整,优选地,所述皮带顶杆3的末端的端面为圆弧面,以免划伤皮带,人工操作杠杆2即可将皮带7顶起。摘取损坏的旧托辊,挂新托辊。更换托辊完毕后,逆安装顺序进行拆解、组装。作业完毕。作业时间10-20分钟,由3人即可完成。优选地,所述主支撑梁1上设置有手提把手5;所述手提把手5与主支撑梁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由此携带方便。另外,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支撑梁1上设置有可容纳操作杠杆2和皮带顶杆3的梁槽,所述梁槽形成操作杠杆2和皮带顶杆3的收纳空间。由此,在非作业时间内可以拆解,并将皮带顶杆3、操作杠杆2装入主支撑梁1的梁槽内。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梁1上设置有挡盖6;所述挡盖6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梁槽的开口端。由此当非作业时间时,皮带顶杆3、操作杠杆2由于挡盖6的限位作用,被稳固的收纳于梁槽内。本技术提供的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3人即可完成更换皮带机托辊作业,每更换1个托辊用时约10-20分钟。使皮带机托辊更换作业便捷、省时、省力,避免了繁琐的撑皮带工序,减少了皮带机停机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2、不用电、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可组装,携带移动方便,结构简单,经久耐用。维修,清洗方便,人工操作简单,工作能力满足现场作业要求,安装位置自由性较高、安全性能高。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梁,操作杠杆,皮带顶杆和短套;其中,所述主支撑梁设置有三角形槽,所述主支撑梁通过三角形槽安装于皮带托辊支架梁上;所述主支撑梁的顶面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短套通过铰接座与主支撑梁铰接;所述短套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操作杠杆插设于第一插孔内,所述皮带顶杆插设于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夹角为150°;所述皮带顶杆的末端用于与皮带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500mm以下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梁,操作杠杆,皮带顶杆和短套;其中,所述主支撑梁设置有三角形槽,所述主支撑梁通过三角形槽安装于皮带托辊支架梁上;所述主支撑梁的顶面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短套通过铰接座与主支撑梁铰接;所述短套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操作杠杆插设于第一插孔内,所述皮带顶杆插设于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夹角为150°;所述皮带顶杆的末端用于与皮带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齐洪涛周宏伟梁红根贺运刚张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