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磷酸钒锂锂离子正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自放电系数小、循环寿命长、重量轻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电源的有力竞争者。常见的动力锂离子正极材料有尖晶石锰酸锂,钴酸锂和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LiMPO4,M=Mn、Fe、V等)。其中钴酸锂在锂脱出和嵌入过程中结构很不稳定,而且其价格很昂贵。尖晶石类锰酸锂由于姜泰勒效应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与这两类材料相比,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其中,磷酸铁锂(LiFePO4)的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但存在电子离子导电性差、锂离子扩散系数低和大电流放电特性较差等缺陷。同为聚阴离子型结构的磷酸钒锂(Li3V2(PO4)3)理论能量密度达500mWh/g,相比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子导电性,理论充放电容量和充放电电压平台,因此成为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但是磷酸钒锂具有以下缺点阻碍了它的实际应用:(1)锂离子在Li3V2(PO4)3中扩散困难导致活性材料的利用率低;(2)高电压(4.8V)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1)将原料钒源、磷源、锂源按钒:磷:锂以(1‑2):3:(1.5‑1.65)或(1‑2):3:(3‑3.3)的摩尔比例研磨混合均匀后于700‑900℃温度下熔融0.5‑2h;(2)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反应产物并加入碳源研磨均匀;碳源与合成产物的质量比为(0.2‑0.4):1;(3)将步骤(2)产物300‑400℃条件下煅烧3‑5h,得到预处理材料;(4)将预处理材料在700‑850℃条件下煅烧6‑10h得到磷酸钒锂正极材料;所述的钒源为五氧化二钒或钒酸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1)将原料钒源、磷源、锂源按钒:磷:锂以(1-2):3:(1.5-1.65)或(1-2):3:(3-3.3)的摩尔比例研磨混合均匀后于700-900℃温度下熔融0.5-2h;(2)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反应产物并加入碳源研磨均匀;碳源与合成产物的质量比为(0.2-0.4):1;(3)将步骤(2)产物300-400℃条件下煅烧3-5h,得到预处理材料;(4)将预处理材料在700-8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凯,程意,张华民,李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