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磷基生物炭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2992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基生物炭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磷基生物炭材料以包裹有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菌丝球为原料,通过缺氧高温碳化,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磷基生物炭材料。将合成的磷基生物炭材料按一定比例与土壤混合均匀,经7天固定后,土壤中有效态镉降低了44.8-50.1%,优于纯磷基材料的处理效果。该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重金属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磷基生物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磷基生物炭材料治理镉污染土壤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近期,以湖南为首的多省份的多批次大米被检出镉超标,频现的“镉米”事件,又将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推向了风口浪尖。镉是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在土壤中的化学活性强、毒性持久,容易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害人类健康。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形势十分严峻,2014年4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镉的点位超标率最高,正式被确定为中国土壤的首要污染物,迫切需要有效的土壤镉污染治理和控制技术。重金属污染治理尤其是金属矿区周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问题是世界性环境污染治理难题,已经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以削减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为目的,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即将污染物从土壤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二是以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为目的,将污染物钝化,从可溶态或可交换态转变为难溶态,从而减少其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国内外比较常用的处理手段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农艺措施修复等。每种修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比如换土法和客土法适用于重度污染的小面积土壤,工程量大,费用高;电动修复法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能耗大,投资成本高;化学淋洗法易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固化/稳定化法处理效果依固定剂而定,且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生物修复法操作简便,对土壤无害,也无二次污染,但修复周期长,也不适用于高浓度污染土壤。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固定效果好、持效性强、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小的修复剂。磷基材料不仅能作为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够有效地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是一种价格低廉、修复高效的土壤固定剂。利用丝状真菌高横纵比和具有生物粘性等的特性,将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和强吸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负载于菌丝体上,制成包埋有n-HAP的菌丝球。该固定剂解决了n-HAP在土壤中过于分散、容易流失的问题,但较难定量地运用于土壤修复中,距离工业应用还需作大量的改进。生物炭因其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表面含有大量的官能团和负电荷,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和固定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对重金属镉的络合能力,有效地降低土壤镉污染程度,减轻重金属对作物生长的毒性作用。在控制和治理土壤镉污染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结合两者的优势,如何将包埋有n-HAP的菌丝球与生物炭的环境作用结合,制备出磷基生物炭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基生物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镉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应用,该磷基生物炭材料固定修复效果好,成本较低,制备和应用方法简单,不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且对农作物无毒副作用,施用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磷基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培养基活化及扩大培养丝状真菌,备用;(2)将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加入液体培养基内分散;(3)纳米粒子和培养基灭菌处理;(4)在超净无菌操作台内,将步骤(1)中已活化和培养的菌丝体接种至步骤(3)的灭菌培养基中;(5)步骤(4)中已接种的培养基振荡培养形成的菌丝球。(6)取出步骤(5)中的菌丝球,放入烘箱烘干后将其热解碳化。步骤(1)中所述丝状真菌为一类呈丝状,丛生,具有高横纵比的真菌,包括曲霉和/或青霉。步骤(2)中将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加入液体培养基内,固液比为0.1-2g:100-200mL,所述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要求粒径<100nm,纯度>97%;采用超声分散,功率50-100瓦,超声波震荡0.5-3h。步骤(3)中所述灭菌处理为将含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的培养基放入至灭菌锅内,设置115℃,灭菌25min;高温高压灭菌后,含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的培养基放入超净无菌操作台内,开紫外灯灭菌30-90min。步骤(4)中接种比例为纳米羟基磷灰石:液体培养基:菌液=0.1-2g:100-200mL:0.5-3mL,菌液中菌丝体质量浓度为5.5-6mg/mL。步骤(5)将步骤(4)中已接种的培养基在26-35℃下转速140-180rpm条件下培养2-4天。步骤(5)培养2-4天后,用去离子水润洗形成的菌丝球2-5次后放置在质量浓度2.5-5%的戊二醛内于4℃下保存。步骤(6)中用去离子水润洗菌丝球2-5次后置于培养皿中,放入50-60℃烘箱烘干1-2天。步骤(6)中所述的热解碳化为将烘干的菌丝球放入30-50mL瓷坩埚,加盖,放入通有氮气的高温管式炉,设置升温速率为120-300℃/h,碳化温度280-600℃,保温时间2-4h。一种磷基生物炭材料,是由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的。所述的磷基生物炭材料的应用,用于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所述的磷基生物炭材料在镉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镉污染土壤加入所述的磷基生物炭材料,再加入去离子水,质量比为土壤:磷基生物炭材料:水=100:(1-5):(100-300),混合均匀,处理时间至少7天。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以包埋有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菌丝球为原料,通过缺氧高温碳化,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磷基生物炭材料,充分结合了丝状真菌(高横纵比、具有生物粘性)、纳米羟基磷灰石(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强吸附)和生物炭(具有大量的微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较强)的优点,解决了n-HAP在土壤中过于分散、容易流失的问题,也可方便地施加于污染土壤中。2.本专利技术选用丝状真菌菌丝作为负载体。如黑曲霉是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来源广泛,是公认的丝状真菌研究的模式标本。菌丝生产成本极低,过程清洁可持续,加工无需昂贵的设备,便于大规模生产。3.本专利技术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为中心物质,采用黑曲霉菌丝包裹纳米羟基磷灰石,再通过缺氧高温碳化,制成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磷基生物炭材料。其特点主要在于磷基生物炭材料投加进入镉污染土壤后,土壤中的部分镉被生物炭吸附,另一方面,缓慢释放出来的羟基磷灰石逐渐在土壤溶液中溶解,Cd2+与羟基磷灰石中的Ca2+发生离子交换,或被羟基磷灰石表面晶格中的金属离子吸附,将镉从易于被生物体吸收的生物有效态向低活性形态转变。另外,该材料性能稳定,被生物炭包裹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释放缓慢,能够保持长期的有效性,且磷释放量不大,不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基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培养基活化及扩大培养丝状真菌,备用;(2)将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加入液体培养基内分散;(3)纳米粒子和培养基灭菌处理;(4)在超净无菌操作台内,将步骤(1)中已活化和培养的菌丝体接种至步骤(3)的灭菌培养基中;(5)步骤(4)中已接种的培养基振荡培养形成的菌丝球;(6)取出步骤(5)中的菌丝球,放入烘箱烘干后将其热解碳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基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培养基活化及扩大培养丝状真菌,备用;
(2)将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加入液体培养基内分散;
(3)纳米粒子和培养基灭菌处理;
(4)在超净无菌操作台内,将步骤(1)中已活化和培养的菌丝体接种至
步骤(3)的灭菌培养基中;
(5)步骤(4)中已接种的培养基振荡培养形成的菌丝球;
(6)取出步骤(5)中的菌丝球,放入烘箱烘干后将其热解碳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丝状
真菌为一类呈丝状,丛生,具有高横纵比的真菌,包括曲霉和/或青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羟基磷
灰石纳米粒子加入液体培养基内,固液比为0.1-2g:100-200mL,所述羟基磷灰
石纳米粒子,要求粒径<100nm,纯度>97%;采用超声分散,功率50-100瓦,
超声波震荡0.5-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接种比例
为纳米羟基磷灰石:液体培养基:菌液=0.1-2g:10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辉粱丽芬柴立元侍维王海鹰李青竹唐崇俭闵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