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材料与器件领域,涉及一种悬空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及其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氮化物材料特别是GaN材料,具有更高的禁带宽度,更大的电子饱和漂移速度,更强的临近击穿电场,更高的热导率以及热稳定性等特性,是制备高频、高温、高压、大功率器件的理想材料。而基于硅衬底氮化物材料的光致晶体管器件,通过利用各向异性硅刻蚀技术,剥离去除器件结构下硅衬底层,得到基于悬空氮化物薄膜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进一步采用氮化物背后减薄刻蚀技术,获得超薄的悬空器件。该器件一端的LED光源发出的光,由另一端的光电探测器感知到,实现器件的光致晶体管特性;该器件作为两个共地的LED光源,独立地传输被调制的光信号,实现可见光无线通信的双通道发射;该器件作为两个共地的光电探测器,独立地感知空间光信号,实现可见光无线通信的双通道探测。这为发展面向可见光无线通信、光传感的氮化物光子及光学微电子器件提供了新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悬空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将该晶体管一端作为LED光源,另一端作为光电探测器、两个共地的LED光源、两个共地的光电探测器,分别实现器件的光致晶体管特性、可见光无线通信的双通道发射和可见光无线通信的双通道探测,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该晶体管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悬空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以硅基氮化物晶片为载体,包括硅衬底层、设置在所述硅衬底层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悬空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管以硅基氮化物晶片为载体,包括硅衬底层(1)、设置在所述硅衬底层(1)上的外延缓冲层 (2)、设置在所述外延缓冲层(2)上的两个p‑n结量子阱器件;所述p‑n结量子阱器件由n‑GaN层(3)、InGaN/GaN多量子阱(4)、p‑GaN层(5)、p‑电极(6)和n‑电极(7)构成,在所述n‑GaN层(3)上表面有刻蚀出的阶梯状台面,所述阶梯状台面包括下台面和位于下台面上的上台面,所述InGaN/GaN多量子阱(4)、p‑GaN层(5)、p‑电极(6)从下至上依次连接设置在上台面的上方,所述n‑电极(7)设置在下台面上,为两个p‑n结量子阱器件所共用;在所述n‑GaN层(3)下方设置有贯穿硅衬底层(1)、外延缓冲层(2)至n‑GaN层(3)中的空腔,使得p‑n结量子阱器件悬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悬空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管以硅基氮化物晶片
为载体,包括硅衬底层(1)、设置在所述硅衬底层(1)上的外延缓冲层(2)、设置在所述外延
缓冲层(2)上的两个p-n结量子阱器件;所述p-n结量子阱器件由n-GaN层(3)、InGaN/GaN多
量子阱(4)、p-GaN层(5)、p-电极(6)和n-电极(7)构成,在所述n-GaN层(3)上表面有刻蚀出
的阶梯状台面,所述阶梯状台面包括下台面和位于下台面上的上台面,所述InGaN/GaN多量
子阱(4)、p-GaN层(5)、p-电极(6)从下至上依次连接设置在上台面的上方,所述n-电极(7)
设置在下台面上,为两个p-n结量子阱器件所共用;在所述n-GaN层(3)下方设置有贯穿硅衬
底层(1)、外延缓冲层(2)至n-GaN层(3)中的空腔,使得p-n结量子阱器件悬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空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电
极(6)由依次连接的悬空p-电极区(8)、p-电极导电区(9)和p-电极引线区(10)组成;所述n-
电极(7)由相互连接的n-电极导电区(11)和n-电极引线区(12)组成;两个p-n结量子阱器件
的悬空p-电极区(8)和部分n-电极导电区(11)、部分n-电极引线区(12)构成悬空电极区
(13),所述空腔位于悬空电极区(1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空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n结
量子阱器件在硅基氮化物晶片的氮化物层上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基于悬空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p-电极(6)和n-电极(7)均为Ni/Au电极,即沉积的金属材料为Ni/Au。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基于悬空p-n结量子阱的光致晶体管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硅基氮化物晶片背后对硅衬底层(1)进行减薄抛光;
步骤(2)在硅基氮化物晶片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进,袁威,高绪敏,蔡玮,白丹,许银,朱桂遐,袁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