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硅基异质集成的MHEMT结构,包括p型Si衬底和在p型Si衬底上从下至上依次外延生长的晶格应变缓冲层、Ga1-XInXAs沟道层、Al1-XInXAs空间隔离层、平面掺杂层、Al1-XInXAs势垒层、Ga1-XInXAs高掺杂盖帽层;晶格应变缓冲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形成的第一GaAs缓冲层、AlGaAs/GaAs多量子阱缓冲层、采用低温生长的第二GaAs缓冲层、采用高温生长的第三GaAs缓冲层、采用低温生长的第一InP缓冲层及采用高温生长的第二InP缓冲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衬底由Si构成,该结构有利于大幅度降低高速MHEMT器件的成本,并且可与常规Si基CMOS器件无缝契合,采用多层应变缓冲层结构,多量子阱结构有效的减缓了Si材料和InP沟道材料体系之间晶格的失配,可实现大规模化应用的射频与数字的集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基异质集成的MHEMT结构。
技术介绍
InP基HEM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electronmobilitytransistor)已被公认在微波/毫米波低噪声、高功率应用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InP基HEMT由于GaInAs沟道的In组分可以达到53%以上,具有非常高的电子迁移率和二维电子气密度,所以器件性能比Si基RFCMOS更为优越。然而,InP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其材料价格昂贵,目前最大尺寸仅为2英寸,且易碎,工艺加工难度大,难以大批量生产,成本昂贵。之前,也有不少厂商采用GaAs材料衬底代替InP衬底,但由于GaAs材料自身价格和尺寸的限制,仍然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基异质集成的MHEMT结构,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要求,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硅基异质集成的MHEMT结构,包括p型Si衬底和在p型Si衬底上从下至上依次外延生长的晶格应变缓冲层、Ga1-XInXAs沟道层、Al1-XInXAs空间隔离层、平面掺杂层、Al1-XInXAs势垒层、Ga1-XInXAs高掺杂盖帽层;晶格应变缓冲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形成的第一GaAs缓冲层、AlGaAs/GaAs多量子阱缓冲层、采用低温生长的第二GaAs缓冲层、采用高温生长的第三GaAs缓冲层、采用低温生长的第一InP缓冲层及采用高温生长的第二InP缓冲层。优选的,p型Si衬底的材料为Si、SiC、GaN、蓝宝石或金刚石。优选的,第一GaAs缓冲层的厚度为400~800nm,AlGaAs/GaAs多量子阱缓冲层采用周期性生长的多量子阱结构,第二GaAs缓冲层的厚度为100~300nm,第三GaAs缓冲层的厚度为100~300nm,第一InP缓冲层的厚度为400~800nm,第二InP缓冲层的厚度为400~800nm。优选的,Ga1-XInXAs沟道层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沉积生长,厚度为In组分x=0~0.54。优选的,Al1-XInXAs空间隔离层的厚度为In组分x=0~0.54。优选的,平面掺杂层的厚度为掺杂Si的剂量为2.5×1012cm-2至5×1012cm-2。优选的,Al1-XInXAs势垒层的厚度为In组分x=0~0.54。优选的,Ga1-XInXAs高掺杂盖帽层的厚度为In组分x=0~0.54,掺杂Si的剂量为5×1018cm-3至2×1019cm-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衬底由Si构成,该结构有利于大幅度降低高速MHEMT器件的成本,并且可与常规Si基CMOS器件无缝契合,实现大规模化应用的射频与数字的集成;(2)结合了InP基HEMT优越的器件性能和成熟的Si基衬底大尺寸芯片加工工艺的优点,在毫米波频率范围内的低噪声、高功率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3)Ga1-XInXAs高掺杂盖帽层为器件制备提供了良好的欧姆接触,AlGaAs/GaAs多量子阱缓冲层有效的改善了Si基衬底和InP体系之间的晶格失配问题,其生长方式可在同行中推广应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1、p型Si衬底;102、第一GaAs缓冲层;103、AlGaAs/GaAs多量子阱缓冲层;104、第二GaAs缓冲层;105、第三GaAs缓冲层;106、第一InP缓冲层;107、第二InP缓冲层;108、Ga1-XInXAs沟道层;109、Al1-XInXAs空间隔离层;110、平面掺杂层;111、Al1-XInXAs势垒层;112、Ga1-XInXAs高掺杂盖帽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本技术提供一种硅基异质集成的MHEMT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p型Si衬底101和在p型Si衬底101上从下至上依次外延生长的晶格应变缓冲层、Ga1-XInXAs沟道层108、Al1-XInXAs空间隔离层109、平面掺杂层110、Al1-XInXAs势垒层111、Ga1-XInXAs高掺杂盖帽层112;晶格应变缓冲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形成的第一GaAs缓冲层102、AlGaAs/GaAs多量子阱缓冲层103、采用低温生长的第二GaAs缓冲层104、采用高温生长的第三GaAs缓冲层105、采用低温生长的第一InP缓冲层106及采用高温生长的第二InP缓冲层107。p型Si衬底101主要起支撑作用,其材料为Si、SiC、GaN、蓝宝石或金刚石。第一GaAs缓冲层102主要采用GaAs,650℃高温生长,不掺杂,其厚度为400~800nm,用于吸收Si衬底与后续外延层之间因为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避免产生晶格驰豫。AlGaAs/GaAs多量子阱缓冲层103采用周期性生长的多量子阱结构,主要用来对缓冲层的应力进行调节,避免晶格弛豫。第二GaAs缓冲层104主要采用GaAs,550℃低温生长,不掺杂,其厚度为100~300nm。第三GaAs缓冲层105主要采用GaAs,650℃高温生长,不掺杂,其厚度为100~300nm。第一InP缓冲层106主要采用InP,650℃低温生长,不掺杂,其厚度为400~800nm。第二InP缓冲层107主要采用InP,750℃高温生长,不掺杂,其厚度为400~800nm。Ga1-XInXAs沟道层108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沉积生长,用于为沟道生长提供一个平整的界面,在低场下为二维电子气提供导电沟道,厚度为In组分x=0~0.54。Al1-XInXAs空间隔离层109用于将施主杂质电离中心和2DEG空间隔离,减小电离散射作用,保证沟道内2DEG的高电子迁移率,其厚度为In组分x=0~0.54。平面掺杂层110用于提供自由电子,其厚度为掺杂Si的剂量为2.5×1012cm-2至5×1012cm-2。Al1-XInXAs势垒层111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沉积生长,用于和栅金属形成肖特基接触,使平面掺杂层110产生的自由电子向沟道内转移,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基异质集成的MHEMT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型Si衬底和在p型Si衬底上从下至上依次外延生长的晶格应变缓冲层、Ga1‑XInXAs沟道层、Al1‑XInXAs空间隔离层、平面掺杂层、Al1‑XInXAs势垒层、Ga1‑XInXAs高掺杂盖帽层;所述晶格应变缓冲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形成的第一GaAs缓冲层、AlGaAs/GaAs多量子阱缓冲层、采用低温生长的第二GaAs缓冲层、采用高温生长的第三GaAs缓冲层、采用低温生长的第一InP缓冲层及采用高温生长的第二InP缓冲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基异质集成的MHEMT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型Si衬底和
在p型Si衬底上从下至上依次外延生长的晶格应变缓冲层、Ga1-XInXAs沟道层、
Al1-XInXAs空间隔离层、平面掺杂层、Al1-XInXAs势垒层、Ga1-XInXAs高掺杂盖帽
层;所述晶格应变缓冲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形成的第一GaAs缓冲层、
AlGaAs/GaAs多量子阱缓冲层、采用低温生长的第二GaAs缓冲层、采用高温
生长的第三GaAs缓冲层、采用低温生长的第一InP缓冲层及采用高温生长的第
二InP缓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异质集成的MHEM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p型Si衬底的材料为Si、SiC、GaN、蓝宝石或金刚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异质集成的MHEM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GaAs缓冲层的厚度为400~800nm,所述AlGaAs/GaAs多量子阱缓冲层
采用周期性生长的多量子阱结构,所述第二GaAs缓冲层的厚度为100~300nm,
所述第三GaAs缓冲层的厚度为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嘉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