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5349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拉杆,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杆体包括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第三传力杆,第二传力杆置于第一传力杆和第三传力杆之间;第一传力杆的一端与球头连接,第一传力杆上设有第一凹环,第一凹环包括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第二加强环置于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之间,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的截面均为圆弧状;第二传力杆外套有一端与第一传力杆连接的应力环,应力环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强度较大的转向拉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转向拉杆
技术介绍
转向拉杆用来连接前轮转向节和转向齿轮,使方向盘转动时前轮由一边摆向另一边。作为汽车中转向机构中重要的传力部件,转向拉杆时常处于受力状态。现有的转向拉杆强度较小,在使用过程中易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较大的转向拉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拉杆,包括球头和杆体,所述杆体包括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第三传力杆,第二传力杆置于第一传力杆和第三传力杆之间;第一传力杆的一端与球头连接,第一传力杆上设有第一凹环,第一凹环包括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第二加强环置于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之间,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的截面均为圆弧状;第二传力杆外套有一端与第一传力杆连接的应力环,应力环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第三传力杆上设有凹槽和第二凹环,第二凹环包括第一抗弯环、第二抗弯环和第三抗弯环,第一抗弯环的截面、第二抗弯环的截面和第三抗弯环的截面均为圆弧状,第二抗弯环置于第一抗弯环和第三抗弯环之间,凹槽的一端与第一抗弯环导通;两凹槽之间形成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凹环,节省了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整体在使用过程中产品整体两端会受到拉力,当拉力传导至第一传力杆的第一凹环上时,由于第一凹环处为中空,因此一部分拉力受到阻隔而不能直线传递,传递过去的拉力减小,因此第一传力杆能承受的拉力增加,第一传力杆的抗拉强度增加;当拉力从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传导至第一凹环的侧壁上时,由于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的截面为圆弧状,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受力面积大,拉力在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上传导时拉力得到分散而后拉力再传导至第一凹环的侧壁,使得第一凹环和第一传力杆的应力减小,从而增加了第一传力杆抵抗拉力的能力,增加了第一传力杆的抗拉强度;产品整体在使用过程中产品整体两端会受到压力,当压力传导至第一凹环时,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受压力作用而产生轻微的形变并产生抵抗形变的应力,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对第二加强环产生挤压,使第二加强环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于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并抵消了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受到的一部分压力,第一凹环承受压力的能力增加,从而增加了第一传力杆抵抗压力的能力,因此第一传力杆的抗压强度增加。通过设置应力环,应力环套于第二传力杆且应力环的一端与第一传力杆连接,当产品整体的两端受到压力时,压力在产品整体上传导,当压力传导至第二传力杆套有应力环的部位时,应力环与第二传力杆为一体连接,因此应力环承担了一部分传导至第二传力杆的压力,第二传力杆上的应力减小,第二传力杆抵抗压力的能力增加,增加了第二传力杆的抗压强度;当压力从第二传力杆传递至第一传力杆时,由于应力环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压力沿着应力环的外壁分散而后传递至第一传力杆,使得第一传力杆受到的应力减小,增加了第一传力杆承受压力的能力。通过设置第二凹环,第一抗弯环的截面、第二抗弯环的截面和第三抗弯环的截面均为圆弧状,当产品整体的两端受到压力时,压力在产品整体上传导,当压力传导至第二凹环时,第一抗弯环和第三抗弯环会受到压力的作用而产生轻微的形变并产生抵抗形变的应力,当第一抗弯环和第三抗弯环挤压第二抗弯环时,第二抗弯环会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于第一抗弯环和第三抗弯环并抵消了第一抗弯环和第三抗弯环受到的一部分压力,增加了第二凹环承受压力的能力,从而使第三传力杆抵抗压力的能力增加,避免第三传力杆由于受到的压力过大而产生弯曲,增加了第三传力杆的抗弯强度;凹槽的一端与第一抗弯环导通,当产品整体两端受到压力时,压力在产品整体上传导,当压力从第一抗弯环传导至凹槽时,由于第一抗弯环的截面为圆弧,压力在沿着第一抗弯环传导的过程中第三传力杆的受力面积逐渐增加,从而使压应力逐渐减小,因此凹槽上受到的压应力减小,凹槽承受压力的能力增加。通过设置凹槽节省了材料,两凹槽之间形成凸起,当产品整体产生扭转带动凹槽和凸起产生扭转时,凹槽和凸起均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剪切力使凹槽产生轻微的形变并产生抵抗形变的应力,凹槽对凸起产生挤压,凸起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于凹槽并抵消了凹槽上的一部分剪切力,从而减小了凹槽受到的剪切力,增加了凹槽抵抗剪切力的能力,增加了凹槽的抗剪切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球头;2、第一传力杆;21、第一凹环;211、第一加强环;212、第二加强环;213、第三加强环;3、第二传力杆;31、应力环;4、第三传力杆;41、凹槽;42、第二凹环;421、第一抗弯环;422、第二抗弯环;423、第三抗弯环;43、凸起;5、杆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转向拉杆,包括球头1和杆体5,其特征是:所述杆体5包括第一传力杆2、第二传力杆3和第三传力杆4,第二传力杆3置于第一传力杆2和第三传力杆4之间;第一传力杆2的一端与球头1连接,第一传力杆2上设有第一凹环21,第一凹环包括第一加强环211、第二加强环212和第三加强环213,第二加强环212置于第一加强环211和第三加强环213之间,第一加强环211和第三加强环213的截面均为圆弧状;第二传力杆3外套有一端与第一传力杆2连接的应力环31,应力环3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第三传力杆4上设有凹槽41和第二凹环42,第二凹环42包括第一抗弯环421、第二抗弯环422和第三抗弯环423,第一抗弯环421的截面、第二抗弯环422的截面和第三抗弯环423的截面均为圆弧状,第二抗弯环422置于第一抗弯环421和第三抗弯环423之间,凹槽41的一端与第一抗弯环421导通;两凹槽41之间形成凸起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凹环21,节省了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整体在使用过程中产品整体两端会受到拉力,当拉力传导至第一传力杆2的第一凹环21上时,由于第一凹环21处为中空,因此一部分拉力受到阻隔而不能直线传递,传递过去的拉力减小,因此第一传力杆2能承受的拉力增加,第一传力杆2的抗拉强度增加;当拉力从第一加强环211和第三加强环213传导至第一凹环21的侧壁上时,由于第一加强环211和第三加强环213的截面为圆弧状,第一加强环211和第三加强环213受力面积大,拉力在第一加强环211和第三加强环213上传导时拉力得到分散而后拉力再传导至第一凹环21的侧壁,使得第一凹环21和第一传力杆2的应力减小,从而增加了第一传力杆2抵抗拉力的能力,增加了第一传力杆2的抗拉强度;产品整体在使用过程中产品整体两端会受到压力,当压力传导至第一凹环21时,第一加强环211和第三加强环213受压力作用而产生轻微的形变并产生抵抗形变的应力,第一加强环211和第三加强环213对第二加强环212产生挤压,使第二加强环212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于第一加强环211和第二加强环213并抵消了第一加强环211和第三加强环213受到的一部分压力,第一凹环21承受压力的能力增加,从而增加了第一传力杆2抵抗压力的能力,因此第一传力杆2的抗压强度增加。通过设置应力环31,应力环31套于第二传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向拉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拉杆,包括球头和杆体,其特征是:所述杆体包括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第三传力杆,第二传力杆置于第一传力杆和第三传力杆之间;第一传力杆的一端与球头连接,第一传力杆上设有第一凹环,第一凹环包括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第二加强环置于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之间,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的截面均为圆弧状;第二传力杆外套有一端与第一传力杆连接的应力环,应力环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第三传力杆上设有凹槽和第二凹环,第二凹环包括第一抗弯环、第二抗弯环和第三抗弯环,第一抗弯环的截面、第二抗弯环的截面和第三抗弯环的截面均为圆弧状,第二抗弯环置于第一抗弯环和第三抗弯环之间,凹槽的一端与第一抗弯环导通;两凹槽之间形成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拉杆,包括球头和杆体,其特征是:所述杆体包括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第三传力杆,第二传力杆置于第一传力杆和第三传力杆之间;第一传力杆的一端与球头连接,第一传力杆上设有第一凹环,第一凹环包括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第二加强环置于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之间,第一加强环和第三加强环的截面均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