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用铝炭质塞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454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用铝炭质塞棒,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用电熔白刚玉作主要原料组分生产连铸用铝炭质塞棒生产成本高、能源消耗大且不利于环保的缺点提供的,是用焙烧后的高铝矾土熟料粉剂代替电熔白刚玉,与其他原料一起混练、成型和烧结即可。由于我国高铝矾土资源丰富,又不要电熔,能源消耗小,生产成本低,没有熔炼的有害气体。以目前国内年产铝炭塞棒约1万吨左右计算,年可降低费用达4000万元。同时高铝矾土的抗热震性比刚玉好,使塞棒的常温强度、高温抗折强度以及抗热震稳定性,比现有技术都有显著提高。再者,由于高铝矾土的比重比电熔白刚玉小,用高铝矾土为主料制造的铝炭质塞棒,其单重比现有的铝炭质塞棒减低1%左右,使用、运输方便。

Aluminium carbon plug rod for continuous cast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luminum carbon stopper for continuous casting,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use of white fused corundum as main raw material components for production of continuous casting aluminum carbon stopper of high production cost,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shortcomings, is the use of high alumina bauxite powder after calcination instead of white fused corundum, together with other raw materials mixing, molding and sintering. Due to the rich bauxite resources in China, there is no need for electric smelt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small,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 and no harmful gases are smelted.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about 10 thousand tons of aluminum carbon rods, the annual cost can be reduced to 40 million yuan.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high alumina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rundum, so the temperature, strength, flexural strength an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the plug rod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Moreover, because the proportion of high alumina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fused white corundum, the aluminum carbon stopper made of high alumina bauxite has a single weight of about 1% less than the existing aluminum carbon stopper, and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trans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在连铸生产中使用的铝炭质塞棒。
技术介绍
生产连铸用塞棒是在连铸机浇钢水的过程中起控流作用,保证拉速平稳,并可在事故状态时堵住水口确保安全生产之用。目前国内生产连铸用铝炭质塞棒的主要含铝原料是电熔刚玉。因为刚玉具有耐火度高、高温强度好、硬度大、耐磨性、抗冲刷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对钢水的适应性强等特性,是生产连铸用铝炭质塞棒的首选原料。现阶段国内生产铝炭质塞棒是以电熔白刚玉为主要的原料组分,电熔白刚玉是以铝氧粉为原料在电弧炉中熔炼而成。生产电熔白刚玉时,需要将铝氧粉电熔,因而能源消耗大;并且在电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不利于环保;再者,铝氧粉的原料来源大部分需要进口,并且进口铝氧粉的价格正成倍上翻,导致目前电熔白刚玉的市场价格涨到9000元/吨左右,用电熔白刚玉生产连铸用铝炭质塞棒的成本在11000元/吨左右,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用电熔白刚玉作主要原料组分生产连铸用铝炭质塞棒生产成本高、能源消耗大且不利于环保的缺点,提供一种连铸用铝炭质塞棒。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铝炭质塞棒是用下列原料组分制备的(原料用量为重量份数,高铝矾土为焙烧后的熟料粉剂) 铝炭质塞棒的原料组份重量份数的一种配比为高铝矾土40-80鳞片石墨5-30金属硅粉2-5碳化硅粉3-6酚醛树脂5-15。铝炭质塞棒原料组份的重量份数的另一种配比为高铝矾土60-75鳞片石墨15-25金属硅粉3-5碳化硅粉4-5酚醛树脂10-15。铝炭质塞棒原料组份的重量份数的最佳配比为高铝矾土65鳞片石墨25金属硅粉5碳化硅粉5酚醛树脂13。所述高铝矾土的颗粒直径不大于3m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现有的铝炭质塞棒,是用进口的铝氧粉经过电熔产生的白刚玉作主要原料生产的,而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高铝矾土资源,用本国丰富的高铝矾土代替现有的电熔白刚玉,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用高铝矾土作主料生产铝炭质塞棒时,仅将高铝矾土焙烧粉碎制备成高铝矾土熟料粉剂,再与上述原料混合后的泥料混练和成型烧结即可,不需要如加工刚玉一样的电熔,因此能源消耗小,其目前的市场价格仅在1100元/吨左右,用高铝矾土做主料生产连铸用铝炭质塞棒,其成本在7000元/吨左右。以目前国内年产铝炭塞棒约1万吨左右计算,年可降低费用达4000万元;并且由于没有电熔加工的生产环节,不会产生熔炼的有害气体,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高铝矾土的抗热震性比刚玉好,用其做主要原料制造的铝炭质塞棒,通过合理的颗粒级配,使上述原料混合后的泥料混练和成型后,比起以刚玉做主要原料的铝炭质塞棒来,常温强度提高2%左右,高温抗折强度以及抗热震稳定性也有的显著提高;再者,由于高铝矾土的比重比电熔白刚玉小,用高铝矾土为主料制造的铝炭质塞棒,其单重比现有技术的铝炭质塞棒减低1%左右,使用和运输均很方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铝炭质塞棒原料组份的重量份数的一种配比为高铝矾土40鳞片石墨10金属硅粉3碳化硅粉3酚醛树脂5。实施例二 铝炭质塞棒原料组份的重量份数的另一种配比为高铝矾土80鳞片石墨30金属硅粉5碳化硅粉6酚醛树脂15。实施例三铝炭质塞棒原料组份的重量份数的第三种配比为高铝矾土65鳞片石墨20金属硅粉3.5碳化硅粉4.5酚醛树脂10。上述三种实施例中所述的高铝矾土,其粉剂的颗粒直径小于3mm。所述的酚醛树脂可以是粉末状,也可以是液态的。上述原料混合后的泥料混练和成型工艺同于现有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用铝炭质塞棒,生产其制品的原料包括鳞片石墨、金属硅粉、碳化硅粉和酚醛树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铝矾土熟料粉剂,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配比为高铝矾土40-80鳞片石墨5-30金属硅粉2-5碳化硅粉3-6酚醛树脂5-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铝炭质塞棒,其特征在于生产其制品的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配比为高铝矾土60-75鳞片石墨15-25金属硅粉3-5碳化硅粉4-5酚醛树脂10-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铝炭质塞棒,其特征在于生产其制品的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配比为高铝矾土65鳞片石墨25金属硅粉5碳化硅粉5酚醛树脂13。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连铸用铝炭质塞棒,其特征在于生产其制品用高铝矾土的颗粒直径不大于3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用铝炭质塞棒,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用电熔白刚玉作主要原料组分生产连铸用铝炭质塞棒生产成本高、能源消耗大且不利于环保的缺点提供的,是用焙烧后的高铝矾土熟料粉剂代替电熔白刚玉,与其他原料一起混练、成型和烧结即可。由于我国高铝矾土资源丰富,又不要电熔,能源消耗小,生产成本低,没有熔炼的有害气体。以目前国内年产铝炭塞棒约1万吨左右计算,年可降低费用达4000万元。同时高铝矾土的抗热震性比刚玉好,使塞棒的常温强度、高温抗折强度以及抗热震稳定性,比现有技术都有显著提高。再者,由于高铝矾土的比重比电熔白刚玉小,用高铝矾土为主料制造的铝炭质塞棒,其单重比现有的铝炭质塞棒减低1%左右,使用、运输方便。文档编号C04B35/10GK1927508SQ20061006921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修和, 徐文相, 董文全, 王秀显, 吴春 申请人:山东中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用铝炭质塞棒,生产其制品的原料包括鳞片石墨、金属硅粉、碳化硅粉和酚醛树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铝矾土熟料粉剂,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配比为:高铝矾土40-80鳞片石墨5-30金属硅粉2-5碳 化硅粉3-6酚醛树脂5-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修和徐文相董文全王秀显吴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