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251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其特征在于该压装机包括液压缸、左支撑墙板、圆柱横梁、活动压头、右支撑墙板、压机底座,滑台、曳引机承载机构和静止压头;所述左支撑墙板和右支撑墙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压机底座的左右两端,左支持墙板和右支持墙板上部又通过圆柱横梁连接,左支撑墙板、圆柱横梁、右支撑墙板和压机底座共同构成压装机的整体框架;所述液压缸穿过并固定在左支撑墙板上,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滑台的一端连接,滑台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压头;所述压机底座表面安装滑台导轨和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滑台上安装有与滑台导轨相配合的导轨滑块,在液压缸的驱动下,滑台能在滑台导轨上左右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机装配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
技术介绍
曳引机是电梯轿厢升降的主要动力来源,压装轴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曳引机整体的性能和稳定性。目前,常用的卧式轴承压装机多为卧式导向柱型,滑板沿导向柱横向滑行。当压装行程比较长,活动压头结构比较重时,活动压头在运动过程中将导致导向柱的轻微变形,从而改变左右定位顶尖的同轴度。尤其是当两支持墙板距离比较大,导向柱比较长,产生的变形效果会更明显。目前,压装过程中承载曳引机的平台全为刚性平台。刚性的承载平台上没有浮动效果,在压装过程中,随着轴承的压入,曳引机机身的重量将全部作用到压头上,增加压头的负载。当曳引机机身中心高误差比较大时,轴承的压入力将会增大,装配质量将会下降。为了提高轴承装配质量,提高曳引机整体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该压装机采用类车床的结构,由液压缸驱动滑台在底座上往复滑动,从而完成轴承的压装动作。相比传统的导向柱型的卧式压装机,该压装机压头在运动过程中能保持更好的刚性,提高两定位顶尖的同轴度。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其特征在于该压装机包括液压缸、左支撑墙板、圆柱横梁、活动压头、右支撑墙板、压机底座,滑台、曳引机承载机构和静止压头;所述左支撑墙板和右支撑墙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压机底座的左右两端,左支持墙板和右支持墙板上部又通过圆柱横梁连接,左支撑墙板、圆柱横梁、右支撑墙板和压机底座共同构成压装机的整体框架;所述液压缸穿过并固定在左支撑墙板上,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滑台的一端连接,滑台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压头;所述压机底座表面安装滑台导轨和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滑台上安装有与滑台导轨相配合的导轨滑块,在液压缸的驱动下,滑台能在滑台导轨上左右滑动;所述曳引机承载机构底部安装有导轨滑块,并与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卧式轴承压装机,其特征在于该压装机包括液压缸、左支撑墙板、圆柱横梁、活动压头、右支撑墙板、压机底座,滑台、曳引机承载机构和静止压头;所述左支撑墙板和右支撑墙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压机底座的左右两端,左支持墙板和右支持墙板上部又通过圆柱横梁连接,左支撑墙板、圆柱横梁、右支撑墙板和压机底座共同构成压装机的整体框架;所述液压缸穿过并固定在左支撑墙板上,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滑台的一端连接,滑台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压头;所述压机底座表面安装滑台导轨和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滑台上安装有与滑台导轨相配合的导轨滑块,在液压缸的驱动下,滑台能在滑台导轨上左右滑动;所述曳引机承载机构底部安装有导轨滑块,并与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导轨相配合,曳引机承载机构能在曳引机承载机构横移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军刘聪聪赵海文常庆麒苏凡董学鹏王学伟吴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