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1756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包括用于承载待装吊臂分体的两个以上装配线体。两个以上装配线体中至少一个为变位线体。变位线体包括用于承载待装吊臂分体的承载平台。承载平台能够调节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的竖直高度且承载平台能够使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朝向相邻的装配线体移动。在进行起重机的吊臂的装配时,调节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的竖直高度使其与承载于相邻的装配线体上的另一个待装吊臂分体进行对中,再使此待装吊臂分体朝向相邻的装配线体移动即向另一个待装吊臂分体的方向移动进行捅装,此装配过程由承载平台来完成,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
技术介绍
起重机的吊臂装配是起重机的装配关键之一。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的吊臂装配采用的是地摊式多人装配,即首先将滑轮、滑块、钢丝绳、伸缩油缸等分装好,各级节臂内部滑道上用长竹竿涂抹上大量润滑脂,然后将各级节臂通过行车进行转运和捅装。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各级节臂之间的装配依靠行车进行转运和捅装,由于各级节臂均较长,因此在进行捅装的过程中不易保持平衡,相邻节臂之间的对中和捅装难度大,需要长时间的不断调整才能完成,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吊臂装配存在劳动强度较高且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吊臂装配存在的劳动强度较高且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用于装配起重机吊臂,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包括用于承载待装吊臂分体的两个以上装配线体,两个以上装配线体中至少一个为变位线体,变位线体包括用于承载待装吊臂分体的承载平台,承载平台能够调节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的竖直高度且承载平台能够使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朝向相邻的装配线体移动。进一步地,承载平台包括支承待装吊臂分体的承载机构,其中,承载平台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能够调节承载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的竖直高度;和/或,承载平台还包括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承载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朝向相邻的装配线体移动。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支柱。进一步地,承载机构包括板链输送带。进一步地,变位线体还包括待装吊臂分体支撑装置,待装吊臂分体支撑装置包括上部设有开口的支撑部,承载于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至少部分容纳于开口内。进一步地,开口的底端包括向下凹进的下凹部,下凹部用于容纳待装吊臂分体的伸缩油缸。进一步地,待装吊臂分体支撑装置还包括挡板卡槽,挡板卡槽用于卡装待装吊臂分体的挡板。进一步地,变位线体还包括润滑装置,其中,润滑装置包括用于为承载于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的内壁滑道进行润滑的内壁润滑装置;和/或,润滑装置包括用于为承载于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的外壁滑道进行润滑的外壁润滑装置。进一步地,润滑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承载平台的纵向两端的两个内壁润滑装置;和/或,润滑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承载平台的纵向两端的两个外壁润滑装置。进一步地,内壁润滑装置包括竖直支撑结构、水平支撑结构和内壁涂抹结构,竖直支撑结构设于承载平台的纵向端部,水平支撑结构设于竖直支撑结构上且沿承载平台的纵向向内延伸,内壁涂抹结构设于水平支撑结构的端部。进一步地,竖直支撑结构能够调节内壁涂抹结构的竖直高度;和/或,水平支撑结构能够调节内壁涂抹结构与竖直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内壁涂抹结构的外壁的周向形状与待装吊臂分体的内壁的周向形状相适配且内壁涂抹结构能够与待装吊臂分体的内壁间隙配合以将设于内壁涂抹结构的外壁上的润滑油通过压力挤出涂抹于待装吊臂分体的内壁滑道上。进一步地,外壁润滑装置包括外壁润滑支撑结构和设于外壁润滑支撑结构上的外壁涂抹结构,外壁润滑支撑结构设于承载平台的纵向端部。进一步地,外壁润滑支撑结构能够调节外壁涂抹结构的竖直高度。进一步地,外壁涂抹结构包括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内壁的周向形状与待装吊臂分体的外壁的周向形状相适配且待装吊臂分体能够与环形结构的内壁间隙配合以将设于环形结构的内壁上的润滑油通过压力挤出涂抹于待装吊臂分体的外壁滑道上。进一步地,环形结构包括第一部分环形结构和第二部分环形结构,第一部分环形结构和第二部分环形结构的相对的端面彼此贴合以形成环形结构。进一步地,外壁润滑装置还包括开合机构,开合机构控制第一部分环形结构与第二部分环形结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一步地,变位线体还包括用于限制承载于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的两端的高度的定位装置。进一步地,变位线体包括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承载平台的纵向两端的两个所述定位装置。进一步地,定位装置与承载平台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承载平台的横向两侧的定位支撑结构以及设于定位支撑结构之间的限位结构,待装吊臂分体设于限位结构的下方,限位结构的下端与待装吊臂分体的上端相抵接以限制待装吊臂分体的高度。进一步地,定位支撑结构能够调节限位结构的高度。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尼龙托辊,尼龙托辊设于限位结构的中部。进一步地,变位线体还包括位于承载平台的下方的支撑体。进一步地,支撑体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设置的支撑立柱和连接支撑立柱的支撑横梁,支撑结构还包括拱形梁,拱形梁设于支撑横梁的下方且拱形梁的顶端与支撑横梁的底端相抵接。进一步地,两个以上装配线体包括至少两个变位线体。基于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用于装配起重机吊臂,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包括用于承载待装吊臂分体的两个以上装配线体。两个以上装配线体中至少一个为变位线体,变位线体包括用于承载待装吊臂分体的承载平台。承载平台能够调节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的竖直高度且承载平台能够使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朝向相邻的装配线体移动。在进行起重机的吊臂的装配时,调节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的竖直高度使其与承载于相邻的装配线体上的另一个待装吊臂分体进行对中,再使此待装吊臂分体朝向相邻的装配线体移动即向另一个待装吊臂分体的方向移动进行捅装,此装配过程由承载平台来完成,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的变位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变位线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变位线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变位线体中的待装吊臂分体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内壁润滑装置的内壁涂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所示的内壁润滑装置的竖直支撑结构的部分结构和水平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所示的外壁润滑装置的外壁涂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2所示的外壁润滑装置的外壁润滑支撑结构和开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2所示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2所示的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承载平台;11-升降机构;12-承载机构;2-内壁润滑装置;21-竖直支撑结构;22-水平支撑结构;23-内壁涂抹结构;3-外壁润滑装置;31-外壁润滑支撑结构;32-开合结构;33-外壁涂抹结构;331-第一部分环形结构;332-第二部分环形结构;4-待装吊臂分体支撑装置;41-挡板卡槽;5-定位装置;51-定位支撑结构;52-限位结构;6-支撑体;61-拱形梁;62-支撑横梁;63-支撑立柱;9-节臂;F-第一装配线体;S-第二装配线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用于装配起重机吊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包括用于承载待装吊臂分体的两个以上装配线体,所述两个以上装配线体中至少一个为变位线体,所述变位线体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待装吊臂分体的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能够调节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的竖直高度且所述承载平台能够使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朝向相邻的装配线体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用于装配起重机吊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包括用于承载待装吊臂分体的两个以上装配线体,所述两个以上装配线体中至少一个为变位线体,所述变位线体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待装吊臂分体的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能够调节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的竖直高度且所述承载平台能够使承载于该承载平台上的待装吊臂分体朝向相邻的装配线体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1)包括支承所述待装吊臂分体的承载机构(12),其中,所述承载平台(1)还包括升降机构(11),所述升降机构(11)用于调节所述承载机构(12)的至少一部分的竖直高度;和/或,所述承载平台(1)还包括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12)的至少一部分朝向相邻的装配线体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1)包括液压支柱。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2)包括板链输送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线体还包括待装吊臂分体支撑装置(4),所述待装吊臂分体支撑装置(4)包括上部设有开口的支撑部,承载于所述承载平台上的所述待装吊臂分体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开口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底端包括向下凹进的下凹部,所述下凹部用于容纳所述待装吊臂分体的伸缩油缸。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装吊臂分体支撑装置(4)还包括挡板卡槽(41),所述挡板卡槽(41)用于卡装所述待装吊臂分体的挡板。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线体还包括润滑装置,其中,所述润滑装置包括用于为承载于所述承载平台上的所述待装吊臂分体的内壁滑道进行润滑的内壁润滑装置(2);和/或,所述润滑装置包括用于为承载于所述承载平台上的所述待装吊臂分体的外壁滑道进行润滑的外壁润滑装置(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承载平台的纵向两端的两个所述内壁润滑装置;和/或,所述润滑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承载平台的纵向两端的两个所述外壁润滑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润滑装置(2)包括竖直支撑结构(21)、水平支撑结构(22)和内壁涂抹结构(23),所述竖直支撑结构(21)设于所述承载平台的纵向端部,所述水平支撑结构(22)设于所述竖直支撑结构(21)上且沿所述承载平台的纵向向内延伸,所述内壁涂抹结构(23)设于所述水平支撑结构(22)的端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结构(21)能够调节所述内壁涂抹结构(23)的竖直高度;和/或,所述水平支撑结构(22)能够调节所述内壁涂抹结构(23)与所述竖直支撑结构(21)之间的距离。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重机吊臂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涂抹结构(23)的外壁的周向形状与所述待装吊臂分体的内壁的周向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内壁涂抹结构(23)能够与所述待装吊臂分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复明赵守鹏王彬李忠祥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