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起重机的胶管卷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061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起重机的胶管卷筒,包括中心回转体、第一轴承、连接轴、芯轴、支架、多个卷簧、外壳、第二轴承、焊接总成、胶管以及导向支架,所述中心回转体包括中心回转体的固定体以及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所述中心回转体的固定体以及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所述焊接总成一端与起重机主臂或副臂连接,另一端与中心回转体的固定体相连,所述支架与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连接,所述胶管与胶管卷筒垂直设置,胶管从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左侧或右侧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内部零部件的互换性,适应性,降低了内部零部件的种类,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卷簧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性好、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应用于起重机的胶管卷筒


技术介绍

1、胶管卷筒是为副臂变幅油缸提供液压油的胶管缠绕装置。胶管卷筒把卷簧为动力收、放胶管,当胶管被拉出时,卷簧存储能量,当胶管需要被收回时,卷簧可释放能量,自动收回胶管。目前大吨位的起重机,普遍采用胶管卷筒将油液输送到副臂的变幅油缸,卷筒伴随主臂的伸出而转动,胶管不断伸出;吊臂回缩时,胶管缠绕到卷筒上。现行的胶管卷筒安装位置有两种:(1)不带超起的起重机,卷筒安装在吊臂的基本臂臂头;(2)带超起的起重机,卷筒安装在副臂支架上,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由于胶管卷筒内部零部件互换性和适应性差,不能同时适应多种型号的胶管卷筒,导致内部的零部种类较多,胶管卷筒成本较高;卷簧远轴端固定处受力集中,导致使用过程中不平稳,可靠性差;缺少胶管保护措施,在卷筒上胶管圈数较少时易造成胶管与其接头连接处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性好、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应用于起重机的胶管卷筒。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起重机的胶管卷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回转体、第一轴承(1)、连接轴(2)、芯轴(5)、支架(6)、多个卷簧(4)、外壳(3)、第二轴承(7)、焊接总成(9)、胶管(13)以及导向支架(12),所述中心回转体包括中心回转体的固定体(8)以及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10),所述中心回转体的固定体(8)以及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10)之间通过第二轴承(7)连接,所述焊接总成(9)一端与起重机主臂或副臂连接,另一端与中心回转体的固定体(8)相连,所述支架(6)与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10)连接,所述胶管(13)与胶管卷筒垂直设置,胶管(13)从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10)左侧或右侧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起重机的胶管卷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回转体、第一轴承(1)、连接轴(2)、芯轴(5)、支架(6)、多个卷簧(4)、外壳(3)、第二轴承(7)、焊接总成(9)、胶管(13)以及导向支架(12),所述中心回转体包括中心回转体的固定体(8)以及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10),所述中心回转体的固定体(8)以及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10)之间通过第二轴承(7)连接,所述焊接总成(9)一端与起重机主臂或副臂连接,另一端与中心回转体的固定体(8)相连,所述支架(6)与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10)连接,所述胶管(13)与胶管卷筒垂直设置,胶管(13)从中心回转体的旋转体(10)左侧或右侧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起重机的胶管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4)的近轴端嵌入芯轴(5)的凹槽中,远轴端固定于外壳(3)上,多个卷簧(4)在外壳(3)均匀分布一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起重机的胶管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5)一端与连接轴(2)连接,另一端与中心回转体固定体(8)连接。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向坡仝猛李瑞年李涛郭钊麟高德华董文斌李怀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