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机器人关节的绳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种智能化设备逐渐出现。机器人所谓智能化设备的巅峰产物,帮助着各行各业的人群,解决了许多问题。机器人的关节,作为机器人主要运动部件,其结构更是很多结构工程师需要攻克的问题。如图1所示,现有机器人关节结构包括,现有第一关节1、现有第二关节2、现有复位弹簧一3、现有复位弹簧二4、现有回弹绳5、现有拉紧绳6和现有电机输出盘7。其原理是当现有电机输出盘7逆时针转动时,现有拉紧绳6回收,同时现有回弹绳5释放。所述现有第一关节1和现有第二关节2弯曲。当现有电机输出盘7顺时针转动时,现有拉紧绳6释放,同时现有回弹绳5回收。所述现有第一关节1和现有第二关节2伸直。以达到让机器人关节弯曲伸直的目的。分析上述提及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图一所示,由于现有回弹绳5和现有拉紧绳6在所述现有第一关节1和现有第二关节2中并被完全约束,并且现有复位弹簧一3的拉力方向与现有回弹绳5的运动方向不共线。这种使得现有回弹绳5在被释放后存在松动。导致电机在控制机器人关节弯曲和伸直动作时存在空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机器人关节的绳结构。该装置主要应用于机器人行业。高效的解决了常规机器人关节结构中,电机在控制机器人关节弯曲和伸直动作时存在空程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机器人关节的绳结构,包括第一关节、第二关节、回弹绳、拉紧绳和电机输出盘。所述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上加工有两个压圆;所述第一关节上加工有一个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关节的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关节(21)、第二关节(22)、回弹绳(23)、拉紧绳(24)和电机输出盘(25);所述第一关节(21)上加工有所述第一关节压圆一(31)和所述第一关节压圆二(33);所述第二关节(22)上加工有所述第二关节压圆一(32)和所述第二关节压圆二(34);所述第一关节(21)上加工所述第一关节转圆(35);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第一指关节(21)和第二指关节(22)铰接;所述拉紧绳(2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盘(25)上;所述拉紧绳(24)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指关节(21)上;所述拉紧绳(24)与所述第一关节压圆一(31)和所述第二关节压圆一(32)的内侧接触;所述拉紧绳(24)与所述第一关节转圆(35)外侧接触;所述回弹绳(2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盘(25)上;所述回弹绳(23)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指关节(21)上;所述回弹绳(23)与所述第一关节压圆二(33)和所述第二关节压圆二(34)的内侧接触;所述回弹绳(23)与所述第一关节转圆(35)外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关节的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关节(21)、第二关节(22)、回弹绳(23)、拉紧绳(24)和电机输出盘(25);所述第一关节(21)上加工有所述第一关节压圆一(31)和所述第一关节压圆二(33);所述第二关节(22)上加工有所述第二关节压圆一(32)和所述第二关节压圆二(34);所述第一关节(21)上加工所述第一关节转圆(35);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第一指关节(21)和第二指关节(22)铰接;所述拉紧绳(2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盘(25)上;所述拉紧绳(24)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指关节(21)上;所述拉紧绳(24)与所述第一关节压圆一(31)和所述第二关节压圆一(32)的内侧接触;所述拉紧绳(24)与所述第一关节转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君,张雅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