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头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551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前底座、中底座、后底座、前顶梁、中顶梁、后顶梁,前底座与中底座、中底座与后底座之间可拆连接在一起,前顶梁的后端与中顶梁的前端铰接连接,中顶梁的后端与后顶梁的前端铰接连接,中顶梁与中底座之间可拆连接有第一中立柱、第二中立柱,前底座、前顶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第一中立柱两端的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二前安装结构,后底座、后顶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中立柱两端的第一后安装结构、第二后安装结构。在前顶梁、后顶梁、前底座、后底座上设置备用的立柱安装结构,在不增加立柱数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立柱的安装位置,改变液压支架的结构,使端头液压支架可以适应于不同的工作面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头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端头液压支架的推广应用,对液压支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一台端头支架既能满足多种采煤工艺工作面又能不增加采购成本,既要求端头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又要求支架结构紧凑,便于下井。中国专利CN102877872A(申请公布日为2013.01.16)公开了一种重型大采高全防护大倾角长壁综放工作面自动控制支护设备,如该申请文件中的图4b所示的一种端头支架,该端头支架为三段式,包括前底座、中底座、后底座、前顶梁、中顶梁、后顶梁,前底座、中底座、后底座之间可拆连接在一起,前顶梁与中顶梁、中顶梁与后顶梁之间铰接连接在一起。前底座与前顶梁之间设有前立柱,中底座与中顶梁之间设有两个中立柱,后底座与后顶梁之间设有后立柱。中立柱分别称为第一中立柱、第二中立柱,第一中立柱、前立柱之间形成安装设备的空间,第二中立柱、后立柱之间也形成安装设备的空间。但是一台端头支架只能适应一种采煤工艺工作面,很难满足一台端头支架同时满足多个采煤工艺工作面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多个采煤工艺工作面的端头液压支架。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中端头液压支架的技术方案如下: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前底座、中底座、后底座、前顶梁、中顶梁、后顶梁,前底座与中底座、中底座与后底座之间可拆连接在一起,前顶梁的后端与中顶梁的前端铰接连接,中顶梁的后端与后顶梁的前端铰接连接,所述中顶梁与中底座之间可拆连接有第一中立柱、第二中立柱,所述前底座、前顶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第一中立柱两端的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二前安装结构,所述后底座、后顶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中立柱两端的第一后安装结构、第二后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二前安装结构、第一后安装结构、第二后安装结构均为供相对应的立柱铰接连接的铰接结构。所述前顶梁的前端铰接有前梁,前梁与前顶梁之间设有前梁千斤顶。所述后底座包括第一后底座、与所述第一后底座后端铰接连接的第二后底座,所述第一后安装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后底座上。所述后顶梁的后端铰接有掩护梁,所述掩护梁与所述第二后底座之间设有前连杆、后连杆,掩护梁、前连杆、第二后底座及后连杆之间形成平面四连杆机构。所述掩护梁的后端铰接有尾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端头液压支架,将第一中立柱、第二中立柱中安装在中顶梁与中底座之间时,此时的端头液压支架可适用于放顶煤工作面。当将中顶梁、中底座拆卸掉后,使得前顶梁与后顶梁之间直接铰接连接,前底座与后底座之间之间直接连接,然后将第一中立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顶梁、前底座上,将第二中立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后顶梁、后底座上,此时的端头液压支架就可适用于掩护式或支撑掩护式的采煤工作面。在不增加立柱数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立柱的安装位置,使端头液压支架可以适应于不同的工作面要求,结构紧凑,适应能力强,能够满足客户一机多用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端头液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三架一组时的状态);图3是本技术端头液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去除中间部分后);图4是图3的俯视图(三架一组时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端头液压支架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前底座18、中底座17、后底座、前顶梁3、中顶梁7、后顶梁8,前底座18与中底座17、中底座17与后底座之间铰接连接在一起,前顶梁3的后端与中顶梁7的前端铰接连接,中顶梁7的后端与后顶梁8的前端铰接连接,中顶梁7与中底座17之间铰接连接有第一中立柱30、第二中立柱31。前底座18、前顶梁3之间设有前立柱5。后底座、后顶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第二中立柱31的第一后安装结构、第二后安装结构。前底座18、前顶梁3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第一中立柱30的上下两端的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二前安装结构。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二前安装结构、第一后安装结构、第二后安装结构均为供相对应的立柱铰接连接的铰接结构,铰接结构上均设有供铰接对应的立柱的铰接轴穿过的铰接孔。后底座包括第一后底座16、与第一后底座16后端铰接连接的第二后底座15,第一后安装结构设置在第一后底座16上。第二后底座15与后顶梁8之间设有后立柱29。第二后底座15后侧连接有后拖座14。后顶梁8的后端铰接有掩护梁9,掩护梁9与第二后底座15之间设有前连杆10、后连杆11,掩护梁9、前连杆10、第二后底座15及后连杆11之间形成平面四连杆机构。掩护梁9的后端铰接有尾梁13,尾梁13与后连杆11之间设有尾梁千斤顶12。前顶梁3的前端铰接有前梁1,前梁1与前顶梁3之间设有前梁千斤顶2。前底座的前侧连接有前拖座20。前底座18与前顶梁3之间还设有铰接在一起的上杆4、下杆19。上述的端头液压支架为适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端头支架。图1-2中所示的为三架一组,并排设置,也可采用两架一组设置。为便于区分,中间的端头液压支架为主支架,两侧的为副支架。图1中所示的液压支架为主支架的结构。副支架的一侧还设有防护板,防护板通过侧推千斤顶22进行调节角度。主支架上还设有调架千斤顶23,调架千斤顶23作用在相邻的支架上,通过调架千斤顶23来保持相邻支架之间的位置,防止支架倾倒。副支架的构造连接关系与主支架的相同,不再详述,副支架主要包括副架前底座、副架中底座、副架后底座,副架后底座也包括第一副架后底座、第二副架后底座。副支架还包括副架前梁、副架前顶梁、副架中顶梁、副架后顶梁、副架掩护梁、副架前连杆、副架后连杆、推移千斤顶21。如图3-4所示,当需要将本实施例中的端头液压支架应用到掩护式工作面或支撑掩护式工作面时,将第一中立柱、第二中立柱拆卸掉,将中底座、中顶梁也拆卸下来,将前顶梁与后顶梁直接铰接连接在一起,将前底座与第一后底座直接铰接在一起。然后将第一中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连接在前顶梁上的第二前安装结构、前底座的第一前安装结构上,将第二中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连接在后顶梁的第二后安装结构、后底座上的第一后安装结构上。通过变换立柱的安装位置,即可得到满足该采煤工艺的端头液压支架。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设置在前底座和后底座上的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一后安装结构,也可不采用上述的带有铰接孔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安装槽结构,该安装槽结构能够对立柱的下端进行轴向限位,又能满足在立柱上下伸缩时下端能够摆动。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采用将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一后安装结构设置成供螺栓穿过的固定孔结构,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立柱。第二前安装结构、第二后安装结构可以参照上述的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一后安装结构的形式进行结构变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前底座、中底座、后底座、前顶梁、中顶梁、后顶梁,前底座与中底座、中底座与后底座之间可拆连接在一起,前顶梁的后端与中顶梁的前端铰接连接,中顶梁的后端与后顶梁的前端铰接连接,所述中顶梁与中底座之间可拆连接有第一中立柱、第二中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座、前顶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第一中立柱两端的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二前安装结构,所述后底座、后顶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中立柱两端的第一后安装结构、第二后安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前底座、中底座、后底座、前顶梁、中顶梁、后顶梁,前底座与中底座、中底座与后底座之间可拆连接在一起,前顶梁的后端与中顶梁的前端铰接连接,中顶梁的后端与后顶梁的前端铰接连接,所述中顶梁与中底座之间可拆连接有第一中立柱、第二中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座、前顶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第一中立柱两端的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二前安装结构,所述后底座、后顶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中立柱两端的第一后安装结构、第二后安装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头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安装结构、第二前安装结构、第一后安装结构、第二后安装结构均为供相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燕梁勇郑永强车艳春史磊黄泉清梁鹤曹银苟张芳卫解成林陈素芳裴刚王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四维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