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地指一种联动式可折叠自限位式上车踏步结构。
技术介绍
客户对汽车配置要求提高的同时,也向如何平衡汽车“人-机-环境”的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汽车的人性化要求越来越丰富。因此,汽车设计在不断革新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人性化设计。其中,乘员上、下车方便是汽车人性化设计体现之一。目前,因门槛距地面线的高度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采用一级踏步时,乘员上车比较费劲困难;而目前常用的两级踏步,其通常为固定式结构,存在影响车辆在行驶时离去角度的风险,且在通过复杂越野路面情况时,很难保证与路面不刮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联动式可折叠自限位式上车踏步结构,该结构使得乘员上下车方便,收放自如,保证车辆在行驶时离去角不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动式可折叠自限位式上车踏步结构,包括车身连接部,所述车身连接部上从下往上依次连有一级踏板连接管和二级踏板连接管,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上固定连有一级踏板,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上固定连有二级踏板,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与所述车身连接部铰接,且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与所述车身连接部间连有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动式可折叠自限位式上车踏步结构,包括车身连接部,所述车身连接部上从下往上依次连有一级踏板连接管(1)和二级踏板连接管(2),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上固定连有一级踏板(3),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2)上固定连有二级踏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与所述车身连接部铰接,且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与所述车身连接部间连有一级踏步旋转限位结构(5),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2)与所述车身连接部铰接,且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2)与所述车身连接部连有二级踏步旋转限位结构(6);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和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2)间连有联动撑杆(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式可折叠自限位式上车踏步结构,包括车身连接部,所述车身连接部上从下往上依次连有一级踏板连接管(1)和二级踏板连接管(2),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上固定连有一级踏板(3),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2)上固定连有二级踏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与所述车身连接部铰接,且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与所述车身连接部间连有一级踏步旋转限位结构(5),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2)与所述车身连接部铰接,且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2)与所述车身连接部连有二级踏步旋转限位结构(6);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和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2)间连有联动撑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可折叠自限位式上车踏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踏步旋转限位结构(5)包括对称固定在所述车身连接部上的两个一级限位凸块结构(5-1)和分别固定在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两端的两个一级限位凹槽结构(5-2),所述一级限位凸块结构(5-1)与所述一级限位凹槽结构(5-2)一一对应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可折叠自限位式上车踏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踏步旋转限位结构(6)包括对称固定在所述车身连接部上的两个二级限位凸块结构(6-1)和分别固定在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2)两端的两个二级限位凹槽结构(6-2),所述二级限位凸块结构(6-1)与所述二级限位凹槽结构(6-2)一一对应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可折叠自限位式上车踏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撑杆(7)为弯折杆,所述联动撑杆(7)底端与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铰接,所述联动撑杆(7)顶端与所述二级踏板连接管(2)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式可折叠自限位式上车踏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限位凹槽结构(5-2)包括一级圆筒(5-21),所述一级圆筒(5-21)筒壁与所述一级踏板连接管(1)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圆筒(5-21)端部开有弧形的一级限位缺口槽(5-22);所述一级限位凸块结构(5-1)包括一级连接圆筒(5-11),所述一级连接圆筒(5-11)筒壁上对称设有侧立的一级固定板(5-12),所述一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永帅,戴旭,胡文海,胡向群,张骆曦,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